更新时间:2023-12-04 10:35
浅利庆太(1933年3月16日至2018年7月13日),男,出生于日本东京,日本戏剧导演、剧作家。
1954年《Andigom》,《间奏曲》。
1958年《西区故事》、《耶稣基督巨星》和《蝴蝶夫人》。
1973年《耶稣基督巨星》。
1986年《蝴蝶夫人》。
浅利庆太不仅是日本当代戏剧界极为重要的人物,对中国也有着很深的感情和影响。(人民网评)
1933年3月16日,浅利庆太出生于日本东京一个戏剧世家。浅利庆太曾就读于庆应大学文学部法国文学科,1953年为创办四季剧团而退学。
1953年7月14日,浅利庆太与日下武史等十名大学生一起创建了四季剧团。同时,他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要系统地把20世纪法国最著名的剧作家简·吉尔·道克斯和让·阿诺依赫的作品搬到日本舞台上。
1954年,四季演出了让·阿诺依赫的一个作品,随后,演出了《Andigom》,然后演出了吉尔道克斯的《间奏曲》。1958年以前,四季演的16场话剧都是这两个法国人的作品。
1958年以前,四季演的16场话剧都是这两个法国人的作品。1959年以后,浅利庆太开始在四季的剧目单上把一些莎士比亚的剧作、莫里哀的作品和拉辛(Rasin)的作品包括进来,同时开始演一些日本的、美国的和英国的现代话剧。同时,浅利庆太又请了《西区故事》的百老汇制作来演出。为了让日本观众了解莎士比亚剧的精神,他在70年代邀请英国的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到日生剧场作了三次演出。他认为,话剧到了一定时候应该去制作歌剧和音乐剧。他个人认为,在剧场的几种不同形式--话剧、歌剧和音乐剧--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他自己成功地导演了《耶稣基督巨星》和《蝴蝶夫人》,前者是音乐剧,后者是歌剧。
1973年,浅利庆太让观众和评论界都感到吃惊,他把歌舞会风格融进了《耶稣基督巨星》,同时,他还用了一些传统的日本武器也搬上舞台。他的这种决策不仅仅简单地是想使制作更加生动一些,还要使其具有东方的色彩。浅利庆太做音乐剧是按照一种自我意识的直觉的戏剧感觉方式来做的,其间有一种共鸣,在创作过程中他还进行过其他的尝试。浅利庆太做的东方戏剧则认为日本的戏剧应该结合西方戏剧--歌剧和音乐剧的风格。因此,东方和西方在浅利庆太的个性中是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了。
1985年和1986年,浅利庆太在意大利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制作的《蝴蝶夫人》获得了意大利阿毕阿提奖,并获得最佳制作人的提名奖。浅利庆太的《蝴蝶夫人》是非常日本化的,并明确地带有他个人的风格。指挥家祖宾·梅塔赞誉他“是日本很先锋的音乐剧导演”。
1988年10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10周年之际,浅利带领剧团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演出5场原创音乐剧《安徒生之恋》。
1991年1月6日,他根据藤原作弥的小说《李香兰——我的前半生》为蓝本改编的音乐剧《李香兰》在东京青山剧院举行首场公演。
1995年,浅利庆太协助中央戏剧学院建立第一个音乐剧班。
1997年,他获得中国政府授予“政府友谊奖”,同年,获中国文化部颁发的“文化交流贡献奖”,这也是中方给予日本文化艺术界人士的最高荣誉奖。
1998年,担任了长野冬季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总导演。
2014年,年逾八旬的浅利庆太从四季剧团离任后回归原点,设立“浅利演出事务所”。
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浅利在东京再度上演音乐剧《李香兰》。
浅利庆太的伯父是歌舞伎演员二代市川左团次,父亲是筑地小剧场创立人浅利鹤雄。浅利庆太的妻子是女演员野村玲子。
2018年7月13日17点33分,“日本音乐剧之父”浅利庆太因罹患淋巴癌病逝于东京医院,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