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26 15:44
浙江东道,唐代后期地方行政区名,唐后期所建方镇。道,在隋唐属于监察区名称,在唐前期是监察机构而非正式行政机构。安史之乱后,地方割据兴起,道成为事实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并伴随各地节度使,成为藩镇割据的开始。
唐乾元元年(758年),置浙江东道节度使。领越、衢、婺、台、明、处、温州。治越州山阴县(今绍兴市越城区)。大历十四年(779年)废浙江东道入江南道。
建中元年(780年)复置。仍辖越、衢、婺、台、明、处、温州。仍治越州山阴县(绍兴市越城区)。明年复废入江南道。
贞元三年(787年)复置浙江东道,领越、婺、台、明、衢、处、温七州。仍治越州山阴县(绍兴市越城区),领越州大都督。
唐后期,浙江东道简称浙东或浙江,五代成为南唐的附属吴越国藩镇。
梁开平二年(908年)废浙江东道,另置越州为大都督府。
浙江东道也成为今浙江省名字的早期由来。
在江南东道北部地区,有一条拥有独立入海口的河流,上游为新安江,中游为富春江,下游为著名的钱塘江,全流域通称“浙水”,古名“浙江”,亦名“折江”或“之江”,最早见名于《山海经》,是越文化和徽文化的主要发源之一。河流全长688千米,流域面积5.56万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42.5亿立方米,河口潮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72万千瓦特。发源于徽州休宁县境内的浙岭六股尖,在徽州婺源县北部还有浙源乡,浙源,以浙源山(浙岭)而名,《婺源县志》载:“婺诸水俱入鄱湖,惟此山水东派入休达浙,故名浙源”。
在古代,河流命名很随意,“河”指黄河或其他河流,“江”指长江或其他江水,那么这条河流则称为“浙江”,在徽州歙县境内的一段新安江,当地人称为“渐江”,而在当地方言中,“浙”与“渐”发音完全相同,《辞海》中说,“浙”与“渐”系本字,笔误所致。
由于乾元元年(758年)拆分江南道时,这片区域在浙江东南方向,所以命名为浙江东道。
唐柳宗元(773—819年)《故邕管经略招讨等使朝散大夫持节都督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
公讳某度,字某,实惟文皇帝之元孙。继别曰象,赠越州大都督,封郇国公。
唐张九龄(678—740)《故太仆卿上柱国华容县男王府君》
先是景云岁,我唐虽旧,而公为称首。遂作越州都督,同京官正三品连率,统察闽、婺、衢、睦、温、台、抚、杭八州长吏已下,率由部按。
唐代孙逖(696—761)《送裴参军充大税使序》
越州会稽,海之西镇,国之东门,都会蕃育,膏肆兼倍。向长安而西矣。
唐杜牧(803—852)《李讷除浙东观察使兼御史大夫制》
越州机杼耕稼,茧税鱼盐,衣食半天下。
王玙:唐代宰相,越州大都督,浙江节度使
元稹:唐代宰相,越州大都督,浙江节度使
王璇:唐代宰相,越州大都督,浙江节度使
王抟:唐代宰相,越州大都督,浙江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