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兴祖

更新时间:2024-11-01 08:18

浦兴祖,男,1945年(乙酉年)出生,籍贯是浙江嘉善,任教情况:政治学,行政学,所在院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主任。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曾师从复旦大学王邦佐、孙关宏先生、天津师大徐大同先生研修政治学理论、西方政治思想史。曾赴日本关西大学任交换教授。

个人经历

个人履历

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曾师从复旦大学王邦佐、孙关宏先生、天津师大徐大同先生研修政治学理论、西方政治思想史。曾赴日本关西大学任交换教授。

作为中国(大陆)恢复政治学、行政学学科后的第一批政治学、行政学教学研究者之一,被学界称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研究的“典型代表”,“国内最早开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研究,并在这个领域一直深入钻研,取得丰硕成果,国内外已有一定影响的学者。”

主要兼职

上海市政治学会副会长

上海市行政管理教学理论研究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咨询专家

上海市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

上海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

上海市信访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上海研究基地专家委员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党制度研究中心学术顾问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干部培训客座教授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兼职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MPA兼职教授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顾问教授等。

教学研究

研究方向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当代中国公共行政、西方政治学说史等。

所授课程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国家精品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西方政治学说史

行政实务与案例

当代中国政府管理(MPA)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专题研究(硕士生)

当代中国行政制度专题研究(硕士生)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研究(博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史(博士生)

出版图书

人物成果

出版著作

主编、主笔、合著的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90版,国内第一部同类著作,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99版,校重点课程教材;校创名牌课程教材;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已由韩国翻译出版韩文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主笔 香港三联95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99版,全国庆祝国庆50周年100 部重点书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05修订版)

《当代中国行政》(复旦大学93版)

《权力与制约》(中国社会02版)

西方政治学说史》(复旦大学99版)

参与撰写的还有:《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毛泽东思想研究大系。政治卷》、《邓小平政治思想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外国学术名著提要》、《大辞海。政法卷》、《政治学辞典》等。

发表论文

在《政治学研究》、《复旦学报》、《学术月刊》、《探索与争鸣》、《浙江学刊》、《云南行政学院学报》、《上海行政学院学报》、《天津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战线》、《学习时报》、《文汇报/理论版》、《北京日报/理论周刊》、《社会科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例如:

关注经济改革走向,社会科学报05.1.20

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文汇报04.9.20,新华文摘04(22)

现代文明视角下的法治,云南行政学院学报04(9),人大复印资料04(10)

以科学的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04(12)

党内监督:从“条例”到“实效”的路径,探索与争鸣04(6),人大复印资料04(10)

修宪事大,行宪事更大,学习时报04.5.24

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元首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04(1)

试谈职工素质工程的紧迫性、全面性、全局性,工会理论研究03(5),人大复印资料03(6)

“政治需要”呼唤“政治文明”,学习时报03.8.18

试论努力开发我国党际监督的政治资源(合写),云南行政学院学报03(5),人大复印资料03(12)

机构改革的动力、障力与影响力分析,编制管理研究03(3)

有关“政治文明”若干理论问题,浙江学刊03(4),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03(6)

王亮当选: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端倪初露,社会科学报03.6.5

修改宪法 完善政治制度,政治与法律03(2),人大复印资料03(5)

机构改革的“力学”分析,北京日报/理论版03.3.17

“中国特色”与“国际通则”,文汇报/理论版02.8.2

直选乡长是农村基层民主的一次探索,云南行政学院学报01(6)、02(1)

世纪的感悟:把握民主与国情,探索与争鸣02(2)

重视研究价值 提倡学术争鸣,浙江学刊02(1),人大复印资料

“三个代表”与党的阶级基础,探索与争鸣01(11)

21世纪中国政治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天津社会科学01(2),人大复印资料

原著为据 主题为经 政观为纬:徐大同教授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方法论与基本学术观点初探,《中西政治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天津人民00版)

立法权限的扩散呼唤立法监督的强化,台湾大学“两岸立法制度与立法运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关于政协功能的思考,探索与争鸣00(12)

民主发展:须适应世情、国情、区情,政治与法律00(2)

有关西方政治学说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政治学研究00(1)

冷战后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互动:以中国为例(中日学者合作研究课题),载《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北京师大99版)

人大制度20年的发展及其启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0年的发展和改革》(中国检察00版)

特大城市城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政治学研究98(3)

法制化:全国人大角色之演变,载《PRC Tomorrow(台湾中山大学两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96版)》

论乡镇人大工作的八大关系,人大研究96(9)

中国政治现代化:面对西方民主的影响,学术月刊95(4)

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浦东新区行政机构设置及其未来走向分析(合写), 编制管理研究94(4)

国情与民主发展,载《国情与民主》(上海社科91版)

社会共和论与人民代表大会制,社会科学战线90(3),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90(8)

提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性:论健全与完善人大制度,政治学研究86(2)

转变职能:政府政绩考核的题中主义,城市管理 05(3)

我国政党制度的“类型归属”与“理论概括” ,天津市委党校学报05(2)

以人大民主为重点,继续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复旦学报05(5),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05(12),载《中国学者论民主法治》(重庆08版)

和谐小康社会呼唤工会的维权与民主功能,工会理论研究05(5)

构建和谐社会:应当认可与兼顾“两种公平” ,载《和谐社会与政治发展》(上海人民05版)

“政治发展”的概念不宜用吗? 北京日报理论版06.7.24。

有关“协商民主”的三个关系 联合时报06.9.29。 载《中国民主丛书。协商民主》(天津人民10版)

现成政治实体与新社会阶层的对接——关于民主党派社会基础的一点思考,上海社院学报07(1)

用足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功能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09(3),人大复印资料

农村基层民主:由村向乡镇分步递升,探索与争鸣09(3)

阻断公权与私欲勾连的“四不”思路,政治研究09(6)

人大“一院双层”结构的有效拓展,探索与争鸣09(12),《中国社会科学文摘》10(4)

郑重建议按原文出版领袖著作,社会科学报10。3。11。

秘密写票制的价值如何实现,北京日报理论周刊10。5。31。

论坚持人民政协独特的组织属性,载《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上海人民10。6版)

依据。蓝图。原则—重温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0(4)

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和拓展政协制度渠道,中国政协理论研究11(1)

论民主视野中的我国选举法修改 复旦学报11(2)

课题研究

受有关方面的委托,主持完成多项重要研究课题,其中有的获省部级奖项,有的已公开出版,有的呈报中央或市有关领导部门,作为决策咨询报告。

现正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史》(五卷本)的研究。

学术活动

应邀在上海、浙江、江苏、山西、河南、贵州、四川、云南、江西、海南等地的高校、党校、国家级干部学院及党政机关、企业作理论报告数百场。

应邀出席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研究成果。

应邀赴香港大学、岭南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发表学术讲演或参加学术研讨活动;应邀多次赴日本,在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创价大学一桥大学、关西大学及东京学社等处发表学术讲演或进行合作研究。

个人荣誉

曾获省部级以上优秀学术成果奖、优秀教材奖与优秀论文奖多项。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90版,国内第一部同类著作),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995);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996);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4)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99版,校重点课程教材;校创名牌课程教材),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

《有关政治文明若干理论问题》获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成果论文二等奖(2004)

《以人大民主为重点,继续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获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成果论文三等奖(2006)

《人大“一院双层”结构的有效拓展》,获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成果论文二等奖(2010)

多次获复旦大学教学奖

2003年以来两次被评为复旦大学教学名师

2005年以来三次被评为“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获上海市育才奖(2007)

主持的《夯实基础 操作思维 惑受实际--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研究课题》,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

主持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先后被评为复旦大学精品课程(2006)、上海市精品课程(2006)、国家精品课程(201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