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卡子县

更新时间:2024-07-25 09:04

浪卡子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朗格则)藏语意为“白色鼻尖”,地处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与不丹王国接壤,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山南市西南部,距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227千米,属藏南山原湖盆宽谷区,四周边缘高凸,中间低洼湖泊,为高原型壑谷缓冲多平台地带,气候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总面积7969.89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浪卡子县常住人口为32835人。截至2023年6月,浪卡子县辖2个镇、8个乡,县人民政府驻浪卡子镇。

历史沿革

唐朝时期,第三十二代赞普松赞干布建立吐蕃政权,浪卡子一带属“约茹”管辖,并命名为“羊卓康晴布仁底阿玉”,藏语意为“雪域上方的牧场是易养牦牛的五部之乡”。

元朝时期,中央政府扶持并委任藏传佛教萨迦派首领管理西藏地区行政事务,在浪卡子辖境设立羊卓万户府。

明朝时期,帕竹地方政权得到了明朝中央的支持,设立了浪卡子宗管辖羊卓地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浪卡子宗管辖范围为东至位于羊卓雍错湖中央的阿扎等妥朗(湖中央)各村,西至浪卡子与江孜分界线喀若拉山顶,南至洛扎扎界果(岩石大门)和北至亚色村。该宗管辖的还有属私有庄园谢噶林巴,属寺庙庄园的有桑顶寺、打隆上下寺和温噶曲德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西藏噶厦政府分设浪卡子、白地两宗,仍归洛喀基巧管辖。

1960年,浪卡子宗和白地宗合并设浪卡子县,打隆与岭谷并设打隆县,划归江孜专区管辖。

1964年,打隆县并入浪卡子县,划归山南专区管辖至今。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7年,辖16个乡(浪卡子乡章达乡甘扎乡工布学乡特布拉乡多却乡绒布乡推乡普玛江塘乡卡热乡白地乡道布龙乡、卡龙乡、东巴乡阿扎乡、打隆乡),113个村。县政府驻浪卡子乡。

2000年底,浪卡子县辖卡热、白地、卡龙、阿扎、普玛江塘、多却、工布学、张达等8乡和浪卡子、打隆2镇,共设98个行政村居。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浪卡子县辖2个镇、8个乡:浪卡子镇打隆镇普马江塘乡多却乡阿扎乡、卡龙乡、伦布雪乡、卡热乡白地乡张达乡。共有110个行政村(社区),县人民政府驻浪卡子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浪卡子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山南市的西南部,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地理坐标为北纬28°46′~29°11′,东经90°22′~91°05′之间。东连措美县,南接不丹王国,西与日喀则市康马县江孜县接壤,北隔雅鲁藏布江与拉萨市曲水县相望。国界线约25千米,总面积797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浪卡子县属藏南山原湖盆宽谷区,四周边缘高凸,中间低洼湖泊,为高原型壑谷缓冲多平台地带,地质构造复杂。浪卡子县境内山峰众多,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就达5座。其中海拔最高的7206米(宁金岗桑峰)。还有大量冰川存在,宁金岗桑峰附近现代冰川发育,有冰川50多条,冰川面积达129平方千米,其中以抢勇冰川较为有名。

气候

浪卡子县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辐射强,冬春寒冷多大风,夏秋温凉多雨水,干湿季分明,年日照时数为2929.7小时,年降水量为376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至9月中旬,年无霜期只有60天。全县盛行西北风,年均风速2.2米/秒,最大风速34米/秒。

水文

浪卡子县有藏南最大的内流水系:羊卓雍错—普莫雍错—哲古错流域。全县共有大小河流21条,汇入羊卓雍错的“卡洞雄曲”是藏南最大的内流羊卓雍错湖水系河。羊卓雍错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总面积638平方千米,湖水平均深度20~40米,最深处达60米,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浪卡子县境内有国家级保护动物水獭、野驴、雪豹、盘羊、黑颈鹤、赤麻鸭、黄鸭及顶鹤等野生动物;有虫草、贝母及雪莲花等野生植物。羊湖中蕴藏量高达2亿公斤至3亿公斤的高原特有无鳞鱼和裂腹鱼。

矿产资源

浪卡子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金、银、铜、水晶、泥碳等。

水资源

浪卡子县境内羊卓雍错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湖内分布着十余个小岛,大的可容五、六户人家,小的只有百米方圆。羊卓雍错蓄水量150多亿立方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羊卓雍错与雅鲁藏布江只有一山之隔,最近距离仅6千米,山南边湖面海拔4441米,山北边江面海拔只有3570米,两者水面高差达800多米,具有发展水电的有利条件。

太阳能资源

浪卡子县太阳能资源充裕,日照时数以盛夏7­­­­~8月较少,月平均不足200小时,10~­­­­12月较多,月平均在270小时以上。日照百分率以雨季6­­­­~9月较少,月平均不足60%,以11月­­­­至次年1月较多,月平均在80%以上,是我国太阳辐射较为充裕的地区。

土地资源

浪卡子县是山南市最大的牧业县,宜牧土地面积约861.24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7.11%。宜农土地面积89250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8%,是典型的牧业为主、农业为辅的高寒县。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浪卡子县常住人口为32835人。

经济

综述

2020年,浪卡子县分别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3664万元,比2015年增长98.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206元,比2015年增长55.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75元,比2015年增长76.33%。

第一产业

2020年,浪卡子县粮食产量达到5375.8吨、蔬菜总产1088.28吨,饲草收割3718.07万斤,牲畜存栏26.98万头(只、匹)、出栏7.83万头(只、匹)。截至2020年底,浪卡子县粮食存栏26.98万头/只/匹,5年牲畜出栏40.88万头/只/匹。发展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34家,完成培育创建各级示范社2家、农畜产品加工企业3家。

第二产业

浪卡子县工业主要是以毛纺和皮毛加工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业。主要产品有地毯、卡垫藏被藏靴等。全县有大小水电站10余座,总装机容量1000千瓦。2014年,浪卡子县完成工业产值2095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407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36.66%,完成年度计划的100.24%,其中国家投资47676万元、援藏投资5535万元、民间投资13196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583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21.71%。

第三产业

2020年,浪卡子县接待游客37.6万人次,旅游创收3040.3万元、带动农牧民旅游创收376万元。

2020年,浪卡子县建成43个乡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实现95个行政村电商服务点全覆盖,建成运行电商O2O展厅,全年共开通36家网店,累计销售农产品8.4万元,助力13家合作社发展。全年登记市场主体319户、注册资金15022.8万余元,按时完成了2019年企业及合作社年报327户任务,年报公示率超过95%。

交通运输

浪卡子县城距拉萨164千米,距泽当镇217千米。交通运输实现了乡乡有公路,村村通汽车,并开展了县城至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的客运路线。拉萨至亚东的公路从县境内通过。

2020年,浪卡子县公路通畅总里程262.4公里、通达总里程达107.6公里。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0年,浪卡子县投入本级财政教育经费4298.65万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扎实开展中小学“控辍保学”等工作,1317名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1316人、就业率99.9%。

文化事业

2020年,浪卡子县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考评验收,县文化综合活动中心被评定为“三级文化馆”;创新推出《热巴舞》《堆谐》等27部文化作品,发掘并申报非遗项目39项,累计开展群众思想教育和党的优惠政策宣传、实现普惠群众教育24.5万人次。

医疗卫生

2020年,浪卡子县成功创建县人民医院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建立健全县乡村三位一体医疗救治体系,有序开展分级诊疗工作,与市级公立医院开通先住院后结算服务。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浪卡子县在唐朝时,吐蕃王松赞干布归属于“约茹”管辖并藏文命名为“羊卓康晴布仁底阿玉”的称号,“羊卓”为“上方的牧场”;“康晴”指“雪域”;“布仁”为古藏文中指“长毛牲畜”,也就是牦牛的异名;“底阿”为“五部”;“玉”为“之乡”。其以上的藏文之意连起来则是:“雪域上方的牧场是易养牦牛的五部之乡”。

非遗

截至2018年,浪卡子县有普玛江塘孔丝等10项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康如达羌节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甘扎赛马节等14项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文物

截至2018年,浪卡子县有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3处。

民俗文化

“谐旺”歌舞

“谐旺”歌舞发祥于浪卡子县打隆镇曲宗村,始创于德瑟桑杰嘉措时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一项历史悠久、特色浓郁的民间传统歌舞,过去在盛大庆典活动上,“谐旺”歌舞是开场或压轴的固定节目。

吉仁节

“吉仁节”的藏语意思就是旧社会各部落共同拜佛求神,祈福消灾的宗教法事,主要在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一带开展,全称“吉仁勤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仁”思潮的冲击,“吉仁勤毋”节被人为地取消,1985年“吉仁勤毋”节得以恢复,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执行。恢复了的“吉仁勤毋”节里多了扔石头、赛耗牛、男子长跑、男子跳远四项体育活动。

民族服饰

浪卡子县羊卓服饰特点大致可分为四个区域:张达、工布学两乡与贡嘎县接壤,因而该区域的服饰与贡嘎县基本相似。其基本特点是:春、夏、秋季,妇女下身喜欢穿黑色或棕黑色并带有白道的藏式氆氇裙,上身内穿各种颜色且带有花纹的藏式丝绸衬衣,外穿领子、襟和底边上由各色绸子镶边的黑色氆氇藏式马甲,前腰系围裙,后腰系绣有龙凤、八喜等各种图案的“加布丹”,即有后身围裙之意,脚穿“松巴”鞋,冬季服饰与后藏相似。

多却乡、打隆镇、浪卡子镇、阿扎乡、卡龙乡、白地乡的服饰均与后藏相似,其主要特点是男女的藏胞都是大襟服,男式以黑白氆氇为料,领子、袖口、衣襟和底边镶上色布、绸子,脚穿“松巴”鞋。普玛江塘乡位于海拔5200米以上,属纯牧区,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服饰基本相似于藏北地区,男装上身宽大,袖长且宽,系腰适中,系上腰带后裙边垂到脚面。与藏北服饰大有差异的是,男人喜欢穿用不同颜色的毛线编织的方格长筒袜及不丹国出产的笨重而结实的“果热”皮鞋。

整个“羊卓”地区的妇女,根据家庭贫富之差,都有价值不等的珍珠、玛瑙、珊瑚、猫眼石、绿松石等珍宝装饰的项链。在重大节日时,胸前戴着配有名贵“九眼石”的项链和金银制的微型佛龛即“噶乌”,头戴珠宝连串的三角形“巴珠”,手腕上喜欢戴金银铜的镯子外,大部分妇女还喜欢戴海螺镯子,另外,耳戴金环,手戴金银戒指是每一位妇女常见的装饰。

与妇女相比,男人的装饰较为简单,除了腰上佩戴着精雕细刻的腰刀、鼻烟壶等生活用具外,每逢佳节时,耳戴金银铜等所制成的圆形耳饰“阿龙”或叫“索吉”的长耳坠,个别男人还喜欢拇指上戴鹿角、翡翠等做成的扳指“夏龛”

宗教场所

浪卡子县辖14座寺庙、16座拉康、4座日追,全县持证僧尼201人。

风景名胜

综述

浪卡子县境内主要景区有羊卓雍错、普莫雍错、岗巴拉山、宁金岗桑峰、卡若拉冰川、嘎玛林草场以及各类鸟岛等自然景区,还有桑顶寺、扎热桑旦曲林寺、打隆宗古遗址等人文景观。

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意为 “上面牧区的碧玉湖”,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雅鲁藏布江南面的山南浪卡子县境内,周围四面群山环绕,湖面海拔4441米,湖水面积638平方千米,与藏北的纳木措和阿里的玛旁雍措齐名,被尊称为西藏的“三大圣湖”。羊卓雍措风景秀丽,民间传说此湖是天上的一位仙女下凡变成的,湛蓝的湖水中,微风吹过,涟漪轻漾。

打隆古镇

打隆镇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羊卓雍错湖西南岸,镇所在地建成面积约为1平方公里,介于东经90°26′26″,北纬28°48′22″,中、东部为山间谷地,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地处浪卡子县西南部,距离县城25千米,距离拉萨180千米,是距离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最近的边境乡镇,是打隆边贸物资文化交流会的举办地,也是全县农畜产品的重要集散地。

地方特产

浪卡子县地区名特产品有“羊卓干酥”风干肉、羊卓藏被、银质茶碗盖、卡垫、佛龛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