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24 02:39
浮尘,是悬浮在大气中的砂或土壤粒子,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浮尘天气即强度最低的沙尘暴,是由于远地产生和传输沙尘暴或本地产生扬沙天气,待强度减弱,沙尘中粗颗粒重力沉降后,细小颗粒被继续输送和浮游在空气中而形成的天气现象。待风速继续减小,悬浮的尘粒会沉降到地面,因此俗称“落黄沙”。
浮尘是强度最低的沙尘暴,因此其产生机制和沙尘暴相仿。常因远处强沙尘暴传输过来减弱,或本地较强风扬沙后减弱,剩留细沙粒或细土粒悬浮在空气中而形成。待风速继续减小,浮尘会降落到地面,俗称“落黄沙”。浮尘中尘粒细小,多属于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大气环境中定义为“可吸入颗粒物”、“飘尘”或PM10。虽然近来受到注意的“细颗粒物”或PM2.5也被包括在内,但观测注意到浮尘内PM2.5的含量比例较低。浮尘天气中空气浑浊,远方物体呈土黄色,太阳呈苍白色或淡黄色。无风或风力≤3级,沙粒和尘土飘浮在空中使空气变得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一般出现在冷空气过境前后。常见于冬、春季的沙漠和长期缺雨地区。偶尔因为沙尘通过较高空急流输送再下降,也可以出现于我国东南地区。
浮尘天气属于强度最低的沙尘暴,也是因强风和干燥积尘积沙地面相互作用发生的天气现象。在干旱地区,地面常有沙尘累积。时若发生了风切变和热力不稳定层结,空气的垂直运动受到加强,地面积尘就会被夹卷而起。再遇到高处干冷急流,利于沙尘长距离输送,就会形成不同强度的沙尘暴天气,分别是强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沙尘暴和浮尘天气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气候异常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浮尘天气的出现对人类生活和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和危害,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且也是一种自然灾害。
浮尘天气发生地域和沙尘暴相仿,但范围更大。在中国,沙尘暴和浮尘天气主要发生在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和黄土高原。冬春季节,因为西北冷空气的强风输送,沙尘暴及浮尘天气可以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沙尘暴开始发生时,可能同时有强烈的上升气流,部分沙尘可能进入较上层的空气,经历急流长距离输送,然后下降形成浮尘天气。因此我国南方,例如南京、上海、成都、拉萨等地,都曾有过浮尘天气的报道。
浮尘天气里有大量细小沙土浮游在空气中,形成严重空气污染。当风速减小时,浮尘会降落到地面,形成积尘。如果同时降水,就会形成“泥雨”。影响花草和植被,恶化周围环境。人们在浮尘天气里,眼、鼻、喉、皮肤等直接接触部位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主要表现为流鼻涕、流泪、咳嗽、咳痰等刺激症状和过敏反应,严重的可以导致皮肤炎症、结膜炎等。浮尘天气里应尽量减少外出,在家中时要及时关闭门窗,尤其是有抵抗力相对较弱的慢性气管炎患者以及老人小孩的家庭。
吸入浮尘对人体的危害与颗粒物的粒径和形态有关。粒径越小的细颗粒物,越容易进入呼吸系统深处,危害越大。从医学上讲,大颗粒物容易被鼻腔吸入支气管和气管,受到咽喉阻挡,沉积在上呼吸道。但它可通过纤毛运动,被推到咽部,随着人的咳嗽、打喷嚏排出体外,危害并不大。而细颗粒物,如PM2.5,被吸入呼吸道后,可能进入支气管,甚至肺部,在那里沉积。而且细颗粒物容易吸附有害气体、重金属元素、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因此更容易对呼吸系统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疾病。此外,浮尘落在人外露的皮肤上,会使皮肤腺和汗腺阻塞,可引起皮炎;落入眼中,会导致结膜炎。
浮尘天气的发生一方面因为干旱地区地面积沙积尘,另一方面是那里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强风和热力学不稳定状态。因此浮尘天气的防治首先要加强干旱地区植树造林,改善植被,努力水土保持。二是加强防风措施,如防风林的建设和保持等。另外,应当加强大风起沙,沙尘暴和浮尘天气的预测预报,以利可能受到影响的地区和人群做好应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