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30 15:23
浮山剪纸是山西浮山的民间艺术形式,浮山有剪纸之乡的美称。浮山剪纸历史悠久,遍布全县各地,并流行于晋南一带,其花样繁多,除窗花、礼花外,十二个月“桥花”串连起来,用于儿童生日庆贺,颇有地方特色。用于丧葬、祭祀及祈祷之类,有纸幡、金银山、桥马人物、斗旗等。用于人们服饰、枕头、兜肚、遮裙、钱包、鞋帽、手帕等绣花之底稿尤为广泛;还有的用于农家门帘、桌裙、椅搭、盖巾、被褥、花布印刷、剪贴之图案,也具有一定规模。
浮山剪纸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包括人物、花草、走兽、飞禽、鱼虫、山川云树、亭台楼阁、寓言故事、民间传说等等。这些有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有的粗扩豪放,有的浑厚古朴,有的纤细秀丽,有的玲珑剔透。独特的装饰风格,纯朴的艺术气质,反映了太岳山区人民的审美情趣。
改革开放以后,浮山剪纸以其奇妙的创意,优美的图形,使这一古老朴素的民间艺术不仅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并获得大奖,而且还远渡重洋走向世界,到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展示浮山的剪纸艺术,用剪刀纸张介绍当地的民习民俗。
浮山剪纸是百姓对当地风俗的表现、宣传,是人民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也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还有的是为了求个吉利,更能够美化生活。
浮山剪纸有五大特点:一是多点透视、单摆平放;二是装饰性强;三是镂空和线条连接;四是对称折叠;五是夸张性强,想象力丰富。剪纸主要用于民俗活动,如新春佳节的窗花、壁挂、吊帘、佛尘纸,男婚女嫁时的洞房装饰和妆奁服饰,老幼生辰时的团福、寿花,乃至殡仪时有香蟠花纸、纸人、纸马等,无不贴切逼真,维妙维肖。
浮山剪纸属北派,剪纸的品类主要有:窗花,喜花,醮花,礼花,灯花,刺绣底样等十多种,它的基本特点是粗犷,质朴,具有装饰性强。剪纸艺人运用剪纸,刻刀,手撕等方式创作出独具匠心的作品,主要表现手法有:多点透视,单摆平放,对物象的处理方法远大近小,是为了使物象不至被遮挡,是浮山剪纸的突出特点,也是艺人在剪纸中常用的手法。
对称折叠剪纸在浮山剪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是当地剪纸特有的一个艺术风格,根据剪纸风俗,嫁姑娘必须陪脸盆和茶具,而这些嫁妆又必须用剪纸图案覆盖,这些剪纸的图案要求成双成对。艺人们便采用折叠手法,使图案对称起来,寓意男女结合,图案中通常看到的有:对莲,对象,对石榴,对荷包,对绣球,对鸳鸯,对牡丹,以及狮子相对,麒麟相对,龙凤呈祥等寓意成双成对的吉祥图案。
浮山剪纸的另一个特点是想象力丰富,表现手法大胆夸张。在浮山东方艺术博物馆看到的一幅《老鼠偷油》就可称之为典型代表。这幅作品取材寓言故事,形象生动,构图严谨 表现手法夸张,显示出浮山剪纸的特殊风格。
随着人民生活富裕,欣赏能力提高,对艺术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浮山的剪纸艺人在保留了传统艺术精华的同时,也积极借鉴吸收其他地区的风格和经验,在单色剪纸的基础上推出了套色剪纸,染色剪纸等新的艺术形式。
乔金禄,其剪纸不仅构思新颖,画图秀丽,而且充分吸收和发挥了北方剪纸的粗犷和南方剪纸的细腻。她的工笔年画画法与剪纸艺术的手法融为一体,很有欣赏性和保存价值。尤其是线条秀丽的“八仙”、“金陵十二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创作,已形成了以古代科学家、花瓶、老虎、农事图为代表作的11个剪纸品种,其中“农事图”曾在全国美展中荣获一等奖,创作的挂图在乡村中流行。
李天,其作品融蔚县与浮山剪纸于一体,色彩艳丽,刀工精细,形象生动。擅长十二生肖图、戏剧脸谱、现代人物。尤以形形色色的龙,形成个性风格,备受欢迎。
梁春兰,剪艺比较全面,曾与全国12个艺术家联合共同完成了24个农事图,还被邀请到澳大利亚、新加坡进行表演和交流3个月,其剪纸还被作为国家赠送外国友人的礼物。
董海涛,作品构思明了,图画夸张,粗犷豪放,极具乡土气息,“水浒人物”、“红楼梦人物”等100多种作品多次参加大型展览。
张宁,土生土长的浮山人,自幼耳濡目染,对极具传统文化底蕴的民间剪纸艺术情有独钟。他一边拜师求教,一边苦心钻研剪纸理论,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剪纸的研究、探索和创新上。
浮山剪纸在几个剪纸艺人的影响下,已有相当的知名度。部分民间艺人也已通过中介组织将自己的产品销到了国外,有了一定的基础,浮山剪纸这一品牌,已为中外客商看好,市场前景广阔。
浮山县政府已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中外客商投资开办加工厂,同时建立一个商业性的民间剪纸博物馆,进一步挖掘潜力,使其成为一个浮山剪纸大展台。县上邀请民间艺人讲课,重新恢复培训班,让更多人加入剪纸队伍。通过政府的牵头,形成一个剪纸加工、包装、销售一条龙的发展链条,把浮山剪纸文化做大做精。时机成熟后还要再召开全国民间剪纸博览会,并组织剪纸艺人出外进行交流和讲学,汲取精华,把浮山剪纸这一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结合起来,使其更具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