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峡

更新时间:2022-04-11 09:33

浮山峡是淮河著名的第三个峡口。浮山的南面,紫阳山、大巩山等几座山头,起伏绵延,连成一脉,远远望去,好像是一条龙的形状。浮山,就正好处在“龙头”的位置。

水利开发

淮河在历史上曾是宋金对峙的一条界线,浮山也就成了一个军事制高点了。两岸山峰对峙,如关锁、如咽喉,卡住淮河,水面陡然变窄。从五河县沿淮河东行,可见淮水从南倒灌,关乎人性命,自古把它视为“铁锁”,人们都祈求它能锁住淮河涌来的滔滔洪水。

早在北魏时期,人们就认识到,在淮河荆山硖和浮山峡口,拦淮筑堰,以潼、沱两河为泄流水道,这样就可以一直淹到泗水西畔山东的巨野。当时,南朝梁武帝为了淹没寿阳(今为寿县)魏军,强行在此作堰断淮水,正当合龙之际,由于淮水陡涨,全部工程被激流冲毁。有人说,淮河里有蛟龙,喜欢驾着风雨毁坏堤坝。蛟龙怕铁,向水中投铁器可以制服它。因此,梁武帝又下令搜掠沿淮地区的一切铁器,无论是铁锅、铁锨、犁铧、锄头,只要搜到,一件不留。短短的几天内,就搜掠铁器上千万斤,一下子投入到淮水中。由于水大流急,仍然无法制止水流。接着又派大批农民、士兵充当役夫,到处砍树林、打水桩、做护栏、中间填上石块,上面再加上泥土。这样,为了筑浮山堰,使沿淮广大地区树木几乎被砍光,石料几乎被采尽。盛夏季节,搬运的人们肩膀头磨烂化脓流血,瘟疫流行,暴尸山野;隆冬时节,滴水成冰,饥寒交迫,役夫又大批死亡。从浮山堰开工到拦河大坝竣工,仅仅一年时间,就使20多万人断送了性命。

当浮山堰筑成后,横断了淮水,淮河逆道而行,从凤阳到寿县方圆300里全被大水淹没,魏军果然退到了八公山上驻扎。但千里长淮绝非这条浮山堰所能挡住的。当年秋天,淮水猛涨,波涛汹涌澎湃,冲塌了浮山坝的堤岸,吼声如雷,冲向沿淮村民,结果使淮河漂尸入海。浮山从这时起,就以极其惨痛沉重的名字载入了史册。

历史传说

传说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他辅佐朱元璋,扼杀四方风水,把浮山这条龙赶到淮河边上,拦腰斩断,成了现在这样子。有人用浮山的民谣,借三国的故事续成一副对联——“站浮山,看五河,五河五条河,淮浍漴潼沱;坐中军,点五将,五将五虎将,关张赵马黄。”堪称绝对。

又据《太平寰宇记》中记载,说这里山下有穴,淮水泛滥时,山下的穴就升高,水落时,穴就降低,于是,山以水浮,名为浮山。民间传说,有神仙居住在洞穴中,可以喝退山洪。苏轼游浮山。曾写了《浮山洞》诗一首:“人言洞府是鳌宫,升降随波与海通。共坐船中那得见,乾坤浮水水浮空。”浮山洞有仙人居住的传说当然不可信,那么浮山洞是否浮在水中,洪水为什么没有把它淹没,只有让水利专家去研究了。

说来遗憾,浮山几乎是一座荒山。坡上有几棵稀稀拉拉的小松树,过去这里有座庙,规模不大,而今已荡然无存,山腰有碑,碑石被附近人家用来砌墙去了,驮碑的赑屃尚在,只是历经劫难已面目不全了。山脚下,雨洗风磨,地壳的断面清晰可见,自然的神力,把地压得像油饼似的一层一层。有趣的是,它们有的侧立、有的横卧、有的波动,可惜这里只有沙砾、石子、泥浆,没有煤层,没有矿产。

隔河相望,不远处便是享誉遐迩的江苏双沟酒厂。当地人说,月白风轻的夜晚,能闻到从那边飘过来酒的醇香呢。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