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0 20:24
立木海上刻诗
小山压大山①,大山全无力②。
羞见故乡人③,从此投外国④。
① 山:契丹文字中通“汗”,即“可汗”,北方游牧民族对君主的尊称。
②无力:一作“无气”。
③故乡人:一作“本邦人”。
④投外国:指投奔后唐。
小山压着大山,大山无力反抗。
羞于见故乡人,从此投奔外国。
天显五年(930年),耶律倍为避辽太宗耶律德光之害,携高美人载着书籍投奔了后唐。走时立木海上、刻诗于木,该诗便是为记录此事而写。
《立木海上刻诗》是今存第一首完整的契丹人写的汉文诗,也是今存最早的辽代五言古绝。这一首诗的意思是,既然自己无力抵住他人的压迫,只好躲避。耶律倍本为皇太子,按说继皇帝位者应是自己,可帝位却偏偏落在自己的弟弟德光身上,德光不仅没有因哥哥之让位而厚待兄长,反而见疑兄长欲加害之,这就是“小山压大山”;而自己虽为兄长,但却无力对抗作为皇帝的弟弟,所以说“大山全无力”。两句诗概括了自己所处的地位,说明了自己走适他国的原因。
袁行霈在《中国文学史·辽代诗歌》中指出:“山是契丹小字,其义为可汗,与汉字之山形同义异。”把契丹文与汉文融合在同一个比喻中,是一种很特殊的比兴手法,也是一首典型的中原文化与契丹文化融合的诗作。
此诗写自己在弟弟的猜忌、倾轧下走投无路的遭际,以及逃奔异国、亡命海外之时的悲凉凄楚的情怀,暴露了封建统治集团同根相煎、骨肉相残的现实。虽然它在艺术技法上尚欠火候,有些生硬、粗糙和平直,带有契丹人开始学习作汉语诗时尚欠成熟的痕迹,但仍不失为一首能体现契丹、汉文化碰撞交融、优势互补的佳作,有着独特的审美功能和当时其他汉语诗无法替代的意义。
全诗直叙直抒,感情激愤,殊少蕴籍,天然浑成,艺术尚未纯熟,体现了草原游牧民族尚率直讳委婉的民族性格。
清代文学家赵翼:情词凄婉,言短而意长,已深有合于风人之旨矣。(《二十四史札记·卷二七·辽族多好文学》)
江苏大学教授刘达科:作者精通汉语,在这首汉语诗中嵌入了一个契丹字,利用契丹和汉文字形的巧合,传递出隐忍和微旨,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内心极度悲愤、抑郁和怨恨的情绪在诗中表现得却又十分委婉、含蓄。全诗意蕴深微,极得古代诗评家称赏。(《辽金元绝句诗探骊》)
耶律倍(899—936年),辽初东丹王。小字图欲,一作突欲,辽太祖阿保机的长子,著名的契丹学者。幼聪敏好学,外宽内挚。太祖神册初,立为太子。天显五年(930年)从征渤海,破之,改其国为东丹,以倍为王。太祖卒,太后述律执政,疏长子倍,亲二子德光,遂立为帝,即太宗。太宗既立,徒居东平。唐明宗以书召至汴,赐姓名李赞华,镇滑州。虽居异国,仍与故国通问不绝,后为明宗养子李从坷所害。世宗立,谧让国皇帝。圣宗统和中,更谧文献,庙号义宗。通阴阳,知音律,精医药之术,善画,工辽、汉文章。诗有悲慨之音,尤擅五言,效慕白居易诗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