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15 07:37
国际海事卫星电话(International Maritime Satellite Telephone Service)指通过国际海事卫星接通的船与岸、船与船之间的电话业务。 海事卫星电话用于船舶与船舶之间、船舶与陆地之间的通信,可进行通话、 数据传输和传真。 海事卫星电话的业务种类有遇险电话、叫号电话和叫人电话。我国各地均开放海事卫星电话业务。
国际海事卫星电话(International Maritime Satellite Telephone Service)指通过国际海事卫星接通的船与岸、船与船之间的电话业务。海事卫星电话用于船舶与船舶之间、船舶与陆地之间的通信,可进行通话、 数据传输和传真。
1、海事卫星B:
大西洋东区:8713 太平洋区:8723 印度洋区:8733 大西洋西区:8743
2、海事卫星M:
大西洋东区:8716 太平洋区:8726 印度洋区:8736 大西洋西区:8746
3、海事卫星MM:
大西洋东区:8717 太平洋区:8727 印度洋区:8737 大西洋西区:8747
4、海事卫星A:
大西洋东区:8711 太平洋区:8721 印度洋区:8731 大西洋西区:8741
海事卫星电话通过国际公用电话网和海事卫星网连通实现。海事卫星网路由海事卫星、海事卫星地球站、船站以及终端设备组成。海事卫星覆盖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东区和西区。
船只的电话号码一般按编号办法规定由7位数字组成。海事卫星电话可由用户自己直拨或通过话务员接续。
陆地用户直拨国际海事卫星电话的拨叫格式为: 国际冠字+洋区编码+船只电话号码 国际海事卫星电话业务的资费由公用电话网和海事卫星网两部分费用组成。
Inmarsat系统是由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管理的全球第一个商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原来中文名称为“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现更名为“国际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Inmarsat租用美国的Marisat、欧洲的Marecs和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Intelsat-V卫星(都是GEO卫星),构成了第一代的Inmarsat系统,为海洋船只提供全球海事卫星通信服务和必要的海难安全呼救通道。第二代Inmarsat的三颗卫星于20世纪90年代初布置完毕。
对于早期的第一、二代Inmarsat系统,通信只能在船站与岸站之间进行,船站之间的通信应由岸站转接形成“两跳”通信。运行的系统是具有点波束的第三代Inmarsat,船站之间可直接通信,并支持便携电话终端。
Inmarsat系统(第三代)的空间段由四颗GEO卫星构成,分别覆盖太平洋(卫星定位于东经178°)、印度洋(东经65°)、大西洋东区(西经16°)和大西洋西区(西经54°)。系统的网控中心(NOC)设在伦敦Inmarsat(国际移动卫星组织)总部,负责监测、协调和控制网络内所有卫星的操作运行,包括对卫星姿态、燃料消耗情况、星上工作环境参数和设备工作状态的监测,同时对各地球站(岸站)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协助网络协调站对有关运行事务进行协调。
系统在各大洋区的海岸附近有一些地球站(习惯上称为岸站),并至少有一个网络协调站(NCS)。岸站分属Inmarsat签字国主管部门所有,它既是与地面公用网的接口,也是卫星系统的控制和接入中心,其功能有:响应用户(来自船站或陆地用户)呼叫:对船站识别码进行鉴别,分配和建立信道;登记呼叫并产生计费信息;对信道状态进行监视和管理:海难信息监收:卫星转发器频率偏差的补偿;通过卫星的自环测试和对船站的基本测试等。典型的岸站天线直径为11m~13m。网络协调站对整个洋区的信道进行管理和协调,对岸站调用电话电路的要求进行卫星电路的分配与控制;监视和管理信道使用状况,并在紧急情况下强行插入正在通话的话路,发出呼救信号。
Inmarsat系统的组成,地面段包括网络协调站、岸站和船站(移动终端)。在卫星与船站之间的链路采用L波段,上行1.636GHz~1.643GHz,下行1.535GHz~ 1.542GHz;卫星与岸站之间是C和L双频段工作。传送话音信号时用C波段(上行6.417GHz~ 6.4425GHz,下行4.192GHz~4.200GHz斗L波段用于用户电报、数据和分配信道)。
对于卫星至海面船只的“海事”信道,由于船站对卫星的仰角通常都大于10°,而海面对L波段的电磁波是足够粗糙的,所以不存在镜面反射分量。因此接收信号除直射分量外,只包含漫反射的多径分量,这种“海事”信道为莱斯(Rician)信道。
Inmarsat的船站主要有A,B,C三种标准型,其主要参数见表7.2。
A型站
是系统早期(20世纪80年代)的主要大型船舶终端,采用模拟调频方式,可支持话音、传真、高速数据(用户电报),采用BPSK调制/解调方式,速率为56/64kb/s,并有遇险紧急通信业务。
B型站
是A型站的数字式替代产品,支持A型站的所有业务,数字话音速率为 16kb/s,比A型站有更高的频率和功率利用率(A型站带宽为50kHz,B型为20kHz;B型站使用的卫星功率仅为A型的一半),空间段费用大大降低,同时终端站的体积、质量比A型站减少了许多。
C型站
是用于全球存储转发式低速数据小型终端。船载或车载C型终端采用全向天线,能在行进中通信。便携式或固定终端采用小型定向天线。C系统的信道包括信息信道和信令信道等,速率为1200b/s,其中信息信道传输速率为600b/s(也是C型终端传输速率)。支持数据、传真业务,还广泛用于群呼安全网,车、船管理网,遥测、遥控和数据采集,以及遇险报警等。
D型终端
是用于Inmarsat全球卫星短信息服务系统的地面终端,它支持总部与边远地区人员、无人值守设备和传感器之间的双向短信息通信。终端可接收128个字符的信息,也可发送短信息(少于3个字节)和长信息(少于8个字节),终端可内置GPS接收机。
E型终端
是卫星应急无线电示位标终端,是全球海上遇险告警专用设备。船舶遇险时, E型终端将漂浮海面,并立即发出告警信号(包括位置坐标、船舶的等级等),经卫星传到 Inmarsat的应急无线电示位标处理器。通常,遇险信息能在一分钟之内传送到搜救中心。
M型终端
是小型的数字电话(4.8kb/s)、传真和数据(2.4kb/s)终端机。对于第四代
Inmarsat-3点波束系统,M型终端演变为更小的Mini-M或称Inmarsat-Phone型,其体积、质量与笔记本计算机相当。该终端已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
航空终端
(Inmarsat-Aero)用于飞机之间和飞机与地面之间的通信。航空终端有多种型号。Aero-C型是Inmarsat-C的航空版,以存储转发方式收、发数据、电文,信息速率为256b/s,该终端采用刀形天线,增益为0dBi。Aero-H终端主要用于远程商用大型飞机。该终端有6/12条话音/数据信道,终端具有增益为12dBi的高增益天线。Aero-I是应用较广泛的航空终端,它有1~4条话音/数据信道,在第三代卫星的点波束内可通电话(4.8kb/s),而全球波束覆盖范围内只能传送低速数据(2.4kb/s以下的速率)。
国际海事卫星与海岸电台共同构成了船舶航行时的通讯服务。在近海,可以通过海岸电台和陆上进行通讯,可是到了茫茫无际的大洋上,海岸电台就失去了作用,此时,只有通过海事卫星进行沟通。海事卫星担负着国际、国内海事遇险安全通信和公众通信的重要功能,有专线与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连接。其先进的技术完全可以实现为搜救协调中心提供海难现场情况、传输图片和视频图像、进行视频电话等。
提供全球范围海事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的政府间合作机构是国际移动卫星公司,其前身是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成立于1979年。中国以创始成员国身份加入该组织,并指定交通部交通通信中心所经营的北京船舶通信导航公司作为中国的签字者,承担有关该组织的一切日常事务,是Inmarsat所有中国事物的惟一合法性经办机构,并负责运营北京海事卫星地面站。1999年,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改革为商业公司,更名为国际移动卫星公司。
北京海事卫星地面站为海上、空中和陆地用户提供了全球、全时、全天候的移动卫星通信服务,也为抢险救灾等紧急通信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有效的保障了船舶安全,成为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的一部分,而且作为公众通信的补充,充分展示其高效、灵活、优质的通信能力,是交通信息化基础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前,国际移动卫星通信公司(Inmarsat,原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成功发射了第四代移动通信卫星,它与Inmarsat之前发射的9颗卫星共同构筑的卫星通信网络将进一步为海上安全航行、遇险搜救提供更加可靠的通信保障。
Inmarsat耗资16亿美元研制的第四代移动通信卫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成功。同时,依托于新卫星建立的BGAN(Broadband Global Area Net)宽带全球区域网络业务的正式推出也进入倒计时状态。
国际移动卫星公司第四代卫星成功发射将全面解决陆地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不足,而数据和视频通信需求无处不在的矛盾,将为海上安全航行、遇险搜救提供更加可靠的通信保障。此次发射的卫星是国际移动卫星公司第四代移动通信卫星系统3颗卫星中的第1颗,也是目前世界上体积、容量、重量最大的移动通讯卫星。
主要应用有卫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移动卫星车辆监控系统。在海事的应用还主要体现在数据连接、船队管理、船队安全网和紧急状态示位标,以及更多的基于Inmarsat所提供的业务而开发的应用服务,促进了海上航行安全和海上商业往来的繁荣。还为海事遇险救助和陆地自然灾害提供免费应急通信服务。
“国际移动卫星公司(In-marsat)率先在陆地上推出宽带业务BGAN后,目前正积极向海上、航空领域发展,明年三季度将在飞机上、海上实现信息化。待第三颗星发射后,海事卫星宽带业务明年将实现全球覆盖。”国际移动卫星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安德鲁·苏卡瓦蒂(AndrewSukawaty)日前来华时在北京表示。
据安德鲁介绍,国际移动卫星公司将在海上实现BGAN宽带服务,计划2007年第三季度在市场投入商用,利用海上宽带业务实现海上信息化。此外,他们力争推出空中宽带业务。届时,乘客们在飞机上便可享受上网服务。
以前,海事卫星电话又大又沉。“我们将于明年提供手持机话音服务,每部手机售价在450美元左右。”安德鲁说,海事卫星的手机将变得越来越小巧。这一变化缘于2006年9月4日,国际移动卫星公司与Aces(亚星)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收购了亚星。国际移动卫星公司入主亚星后,将改造亚星的网络体系,并将其融合进In-marsat网络体系,满足用户对移动卫星手持机在质量和价格上的诉求。
作为海事卫星在中国的唯一运营商,中国交通通信中心主任杨洪义表示,正在考虑向中国民航、海事单位提供有关宽带业务,届时,乘客在飞机上、船舶上都能以492K的速度上网。
据安德鲁透露,国际移动卫星公司已经具备了三颗四代卫星,除了南北极以外,可以实现宽带业务的全球覆盖,卫星手持机业务的应用范围已扩展到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