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4 09:46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的源流,迄今尚无确实史料可查。
据传说,早在唐宋年间的客家先民南迁,便有人把中原古乐带到了闽西定居地。至今尚有许多十番音乐曲牌名称与中原古乐曲牌名称相同,如《小小鱼儿》《打牙牌》《泗州调》《状元游街》《南进宫》《北进宫》《小杨州》《琵琶词》《昭君怨》《凤阳花鼓》等,即为一证据。但传入闽西客家地区的中原古乐,又与当时当地土著畲瑶民间音乐相互借鉴、吸收、融汇而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使许多客家十番音乐与中原古乐虽曲牌名相同,但曲调却不完全相同。
有据可查的,在明末清初,十番音乐已经在闽西各县十分流行。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前后又传入龙岩、漳平地区,因其节奏悠扬、舒缓、清雅而被改名为“静板音乐”。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开始,中国共产党在闽西领导的土地革命斗争中,一批革命文艺工作者用“旧瓶装新酒”的形式,把一些闽西人民喜闻乐听的十番乐曲,填上革命的新词,用以宣传革命道理、鼓舞群众斗志,发挥了很大作用,成为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艺与民族革命斗争紧密结合的成功范例。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在演奏中,有“平腔”与“花腔”两种奏法。“花腔”就是通过“加花”的手法,将曲调进行变奏;而没有经过“加花”的曲调,就称为“平腔”。初学者要先会拉“平腔”,熟练后才拉花腔。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由于流传年代的久远,在流传期间不断的吸收融汇了当地畲瑶古乐、南词说唱及汉剧、祈剧、潮剧、采茶戏、木偶戏音乐甚至宗教音乐等,因而形成深厚的艺术积淀和各种不同风格的丰富多彩的曲调。据称曲调总数曾多达1000余首,但许多已失传。至今仍可找到的古“工尺谱”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搜集、记谱、油印流传下来的,不到300首;而如今尚在民间流传演奏的,更不到百首。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的曲牌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大曲或大牌,如《小桃红》《南、北词》《梅花三弄》等,是传统的十番乐曲;第二类是小调,如《红绣鞋》《上滩》《下滩》《渔家乐》《八板头》《三十六哭》《送金簪》《雨打海棠》《进兰房》《一枝花》等,是为打船灯、竹马灯等伴奏的民间小调;第三类是戏曲弦串,如《南进宫》《北进宫》《琵琶词》《一点金》《小扬州》《春串》《夏串》《柳叶金》等等,是吸收的闽西汉剧、潮剧、采茶戏、饶平戏等过场音乐或唱腔。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板式有单板、双板、双双板三种。单板又叫头板、慢板,节奏较慢,如:《有缘千里》《山下乐》《状元游街》《带理带》《粉红莲》《鹧鸪引》等;双板又叫二板、中板,节奏中等,如:《倒挂》《金钱花》《雨滴莲》《天下乐》《清板》等;双双板又叫三板、快板,节奏较快,如:《高山流水》《将军令》《大八板》《倒滩》等。在演奏时,经常是先从慢板起,然后接中板,最后快板。连接中常以笛子或吊规带头。大部分是器乐曲,也有少数有唱词可供演唱。
演奏闽西客家十番音乐的程式为:开头必定拉《八板头》,这一方面作为“前奏”,一方面还起对弦、调音作用。《八板头》之后,可以接奏任何大曲、小曲或演唱。最后拉的是《散桌酒》《清板》或《下滩》,作整个演奏的尾声。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最基本的乐器有曲笛、芦管、琵琶、三弦、二胡、小胖壶、大胖壶、夹板等,笛子为其领奏乐器。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对研究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丰富和完善闽西客家音乐史和福建音乐史有积极推进作用。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以工尺谱记录与口头传授相结合的方式代代相传。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在闽西城乡广泛流传并深得群众喜爱。不论城镇和乡村,几乎都有演奏十番音乐的班社。演奏者大多是商人、手工业者和当地知识分子,也有少数普通民众。但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处于后继乏人的境地,急需抢救和保护。
李贞煜,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十番音乐(闽西客家十番音乐)。
2006年5月20日,十番音乐(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Ⅱ—44。
2017年初,连城县成立“连城县客家十番音乐协会”,连城县的十番音乐爱好者自发组成的十番乐队有20余支。上杭、武平、永定城乡的十番乐队均不下20支。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十番音乐(闽西客家十番音乐)项目保护单位福建省龙岩市艺术馆评估合格。
20 世纪50年代初期,“上杭县民间音乐小组”演奏的闽西客家十番音乐音乐名曲《高山流水》被福建省选赴北京参加会演,得到高度评价并获奖,成为“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历史上的首次晋京。
2018年12月,由龙岩市人民政府主办、龙岩市委宣传部指导、龙岩市文广新局承办的,2018“文化龙岩”群文十大活动之“国家非遗·十番呈现”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大赛在龙岩市艺术馆举行,来自龙岩各县(市、区)的13支代表队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