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斋戏

更新时间:2024-08-28 15:23

海南斋戏,海南省海口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斋戏源自于海南民间的道教祭祀仪式,是中国古代先民与大自然抗争过程中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随着外来戏曲剧种的传入,祭祀仪式吸收了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等成份,逐渐发展成为斋戏。海南斋戏大概在明代产生,已有400年以上的历史。海南斋戏与道教的祭祀活动紧密相连,是在道教祭祀仪式基础上逐步演变和发展起来的。海南斋戏早期的表演方式较为简单,很少配备音乐锣鼓,只有简单的舞蹈、跪拜和念唱咒文,简称为“作斋”。

明代,寺庙祭祀活动兴盛。海南明代进土、礼部尚书王弘海为《谯国诚敬夫人庙碑》撰文云:“每令公节属期,即云集飚附,若三军奉主师,曾无敢有城厥者”,还赋诗“岁时伏腊走村氓,祝厘到处歌且舞”(祝厘就是祭祀活动)。此时,外来的杂剧,闽、广剧传入海南,海南的祭祀仪式吸收其精华,结合本土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元素,逐渐演化为“以歌舞演故事”的斋戏。据说琼剧的前身——土戏就脱胎于斋戏,并从地面演出开始走上戏台,故事情节更加丰富、离奇,逐渐演变成为一门独立的表演艺术。兴衰起伏与发展传承民国时期,是斋戏最兴盛的时期,原琼山县(今海口市辖)就有斋戏班社30多棚。海口市遵谭镇的斋戏更是历史悠久,传播至今已有400多年,留存民间的斋戏唱本分别为康熙十一年(1672)、乾隆五十二年 (1787)、嘉庆九年(1804)的,还有乾隆十年(1745)用来印刷文字用的印板等,印证了海南斋戏的久远。

民国时期是海南道教发展的高峰期,据1928年陈铭枢编纂的《海南岛志》载:“道教之于本岛,相当普及,大多数寺庙均属之,道教信徒计30人。”时海南总人口213万,道教徒占14%。信道民众比率更高,占海南人口大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斋戏这个古老的剧种一度遭到冷落,近年来逐渐复兴。2010年4月,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览在市艺术馆四楼展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充分展示了海口市,包括海南斋戏在内的十多个非遗项目及非遗普查成果,并作为长久性的非遗展示场地对群众免费开放。

文化特征

海南斋戏的唱腔曲调主要以海南民间小调为主。

海南斋戏唱腔曲调以海南民间小调为主,演奏乐器基本就是海南“八音”,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分为文牌和武牌两大类。“武牌”乐器有“子鼓”“小鼓”“花鼓”“帮板”“铜锣”“铙钹”等,属于打击乐的范畴;“文牌”乐器,则有“胡琴”“三弦”“箫”“管”“大笛”和“小笛”等。

海南斋戏的唱本内容相同,但斋文会根据做斋的内容有所变化,一般不存在雷同的情况。

海南斋戏使用海南方言进行演唱。

海南斋戏的音乐属于斋醮科仪音乐。

代表剧目

海南斋戏主要分为清斋和幽斋两种。其中,清斋的代表剧目有《平安朝》《拜八仙》《五子登科》等,幽斋的代表剧目有《灵保科》《幽关发》《过十殿》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海南斋戏有班社、有艺员、有剧目、有音乐、有表演程式,自成系统、风格独特。斋戏保留了宋元以来中国戏曲的遗音,对研究中国戏曲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海南斋戏是民俗活动的产物,观赏性强,还是联络琼籍华侨的精神纽带,它融会了海南民间故事、歌谣、民间戏曲、音乐杂技、工艺等艺术元素,成为保存海南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

传承人物

2020年3月,海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海口市遵谭镇村民王云光和吴多平成为海南斋戏的代表性传承人。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海口市群众艺术馆(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海南斋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海南斋戏”项目保护单位海口市群众艺术馆(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2014年6月,“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之一”的《海南斋戏》,由南方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海南斋戏》共17万字,介绍了海南斋戏,作者从“斋俗”、“斋仪”、“斋艺”、“斋乐”和“斋班”等角度,比较全面地记录和介绍了海南斋戏的传统、影响和传承。

2010年,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览在市艺术馆四楼展出,展示了包括海南斋戏在内的海口市多个非遗项目及非遗普查成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