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7 18:03
海南单籽暗罗(学名:Monoon laui (Merr.) B. Xue & R. M. K. Saunders)是番荔枝科单籽暗罗属植物,乔木,高达25米,胸径达40厘米,树干通直,分枝高,树皮暗灰色。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8-20厘米,宽3.5-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阔急尖或圆形,两面无毛而有光泽。花淡黄色,数朵丛生于老枝上。果卵状椭圆形,顶端钝,无毛,成熟时红色;果柄粗厚,长2.5-5厘米;总果柄粗壮,长3.5-4厘米。花期4-7月,果期10月至翌年1月。分布于中国海南,为海南特有树种。生长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
乔木,高达25米,胸径达40厘米,树干通直,分枝高,树皮暗灰色,韧皮部赭褐色,无味;除幼嫩部分被短柔毛外无毛。叶近革质至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8-20厘米,宽3.5-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阔急尖或圆形,两面无毛而有光泽;侧脉每边14-18条,斜升直达叶缘,上面稍凸起,下面明显凸起,网脉稍密,纤细,明显;叶柄长5-8毫米,被微柔毛,干时有横皱纹。
花淡黄色,数朵丛生于老枝上;花梗长1.5-3厘米,被微柔毛,基部有阔卵形的小苞片;萼片阔卵形,长约5毫米,顶端钝或急尖,外面被微柔毛;花瓣长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3.5厘米,外轮花瓣稍短于内轮花瓣,外面初时被微柔毛,后渐无毛;雄蕊楔形,药隔顶端截形;心皮密被短柔毛,内有胚珠1颗。果卵状椭圆形,长2.5-4厘米,直径1-1.8厘米,顶端钝,无毛,成熟时红色;果柄粗厚,长2.5-5厘米;总果柄粗壮,长3.5-4厘米。花期4-7月,果期10月至翌年1月。
该种很相似于越南产的Polyalthia jucunda Finet et. Gagnep.,但后者的叶脉被短柔毛等不同。
海南单籽暗罗为中国海南半落叶季雨林、常绿季雨林和山地季雨林的组成树种,跨越3个生态类型区,为番荔枝科乔木中垂直分布较高的一种。在霸王岭林区垂直分布达海拔900米;在雨量充沛的吊罗山林区,沿湿度较高的山谷地则可向上分布至海拔1200-1300米。散生分布,多见于山谷和静风的山腹密林中,常与橄榄、红罗、盘壳栎、青皮、龙眼、细子龙、小叶达里木、谷木等乔木混生。
性喜温暖潮混气侯,年平均气温17-24℃,年降水量1600-2200毫米,从砖红壤至呈微酸性反应的砂质壤、山地黄壤均可适应。喜光又能耐庇荫的树种,在郁闭度大复层林中,常为上层林木,枝叶浓密而开展,树冠为伞形,长势极旺。在庇荫下天然更新效果良好,幼苗及幼树生长旺盛。
分布于中国海南(琼中、保亭、陵水、三亚、乐东、东方、昌江等地)。
果实采收后不宜堆沤,防止发热霉变,可摊放于通风凉爽处,及时清洗处理,除去果皮,随即播种。若需存放可采用湿沙或椰糠保湿贮藏,种子久藏易失去发芽力。种子千粒重约1385克,每千克722粒左右。
种子用沙床或湿椰糠催芽。待其萌动后再播种。撤播在苗床上,用小木板将种子压入沙床中,然后覆土0.5-1厘米,用遮光网搭荫棚遮光,保持床面湿润,早、晚各淋水1次,20天左右开始发芽,发芽率达85%以上。分床时宜用芽苗移植,株行距20厘米×20厘米或25厘米×25厘米。但以育营养袋苗为主。移植后进行遮荫,早、晚各淋水1次,加强苗圃常规管理。1年生苗高达40-50厘米,即可出圃栽种。
栽种地宜选择在海拔300-600米,雨量充沛、湿润、肥沃、轻砂质山地黄壤坡地或山腰地带。先砍杂、炼山、穴状整地,植穴规格50厘米×50厘米×40厘米,株行距2米×3米或3米×3米,选择在雨季阴雨天定植。
幼苗栽种后生长较缓慢,要加强抚育管理措施,头4年每年都要进行砍杂、除草、松土、扩穴、施肥等2-3次;5年以后,每年抚育管理1次,注意砍除藤蔓,培育优良干形。
病害:灰霉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酒1次,共喷2次。
虫害:苗期常有斯虫、夜虾类、天牛危害,用2.5%敌杀死乳油5000-10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喷酒。
木材纹理通直,结枃细致,材质稍软、稍重,易加工,各切面平滑,干燥后稍有开裂、稍变形,较不耐腐,且易变色菌侵染,材色不鲜美,略有光泽。适于作梁、柱、桁、梢、门、窗家具、器具等用材。
海南单籽暗罗为海南特有树种,树干通直,树皮黄褐色,花淡黄色,果及果柄均为红色,枝叶浓密而开展,树冠为拿形,可作为庭园及行道的绿化美化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