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疣螈

更新时间:2023-07-13 15:16

海南疣螈(学名:Tylototriton hainanensis)是蝾螈科、疣螈属两栖动物。头骨宽度远大于头骨长,额鳞弧相对较窄;体形较大,全长140毫米左右;体侧有14~16枚圆形瘰粒。生活时指、趾、肛周缘及尾下缘为橘红色,其余部位为棕褐色,有时瘰粒上略渲染橘红色,沿尾背鳍褶上缘有橘红色细线纹;腹面石板青色。

动物学史

刘承剑等(1973)一文曾将海南琼中五指山的疣螈标本定名为细痣疣螈(Tylototriton asperrimus)。费梁等(1984)一文研究了海南琼中县五指山和陵水县吊罗山的11尾成体和5尾亚成体标本的外形和骨骼特征,并与疣螈属其他物种相对比,两者有明显不同,将海南标本改订为新种海南疣螈(Tylototriton hainanensis)。Zhao等(1988),赵尔宓(1990)先后认为海南疣螈是细痣疣螈的同物异名。费梁和叶昌媛再次核查和对比研究了细痣疣螈和海南疣螈的外形和头骨标本,海南标本除体形较大以及尾部等外形特征与细痣疣螈有明显不同外,海南标本的头骨宽远大于长,额鳞弧相对较窄;鳞骨后突与枕髁后缘不在同一水平位置,两骨之间的连线与两枕髁后缘的水平连线形成21°左右夹角,而细痣疣螈的鳞骨后突与枕髁后缘在同一水平位置等特征有明显的区别,而且两个种的鉴别性状稳定,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两地标本在头骨形态上有如此显著的差异,认为不可能是同种个体间的变异。史海涛等(2001)和陈辈乐(中文版主编,2003)将海南疣螈也记载为有效种。所以根据海南疣螈和细痣疣螈标本的外形和骨骼特征,认为两者鉴别特征明显可别,因此,采纳海南疣螈是一个有效种的意见。

形态特征

成体:雄螈全长137~148毫米,雌螈125~140毫米。部扁平,躯干扁圆。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平直近方形,鼻孔近吻端,鼻间距大于眼径,约等于吻长,无唇褶,颈褶明显,耳后腺宽大向内弯;犁骨齿列呈“∧”形,前端会合或略分开,起始于二内鼻孔前缘正中位置,向后沿眼眶内缘向外斜行。舌卵圆,前后端与口腔底部粘连,两侧游离。四肢较细,前后肢几等长,前肢前伸指末端达眼;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端相遇或略重叠;指4个,指长顺序3、2、1、4,第一、四指几等长;趾5个,趾长顺序3、4、2、5、1;指、趾较扁平,无关节下瘤,掌、蹠突扁平或不显。尾短于头体长,尾基部较宽,尾侧扁,尾鳍褶厚实,尾背鳍褶较高而平直,在后1/3~1/4处逐渐向尾末端会聚,尾腹鳍褶低而厚,尾末端钝圆。皮肤粗糙,除唇缘、指、趾及尾下缘较光滑以外,整个背面布满密集疣粒;头部及背脊有明显的棱脊,头部棱脊自吻端向两侧经过上眼睑内侧与耳后腺相连;头顶部有一“∨”形棱脊与背正中棱脊相连,有的在棱脊上有分节(与脊椎相对应)的凹痕;沿体两侧各有一排规则的圆形大瘰粒,瘰粒间分界明显,一般有14~16枚,胸、腹部有细密横缢纹。生活时指、趾、肛周缘及尾下缘为橘红色,其余部位为棕褐色,有时瘰粒上略渲染橘红色,沿尾背鳍褶上缘有橘红色细线纹;腹面石板青色。液浸标本橘红色部位变为黄白色。

头骨:头骨宽远大于头骨长,约为头骨长的1.24倍;鳞骨后突与枕髁不在同一水平位置,它们之间的连线与两枕髁的水平位置成21度左右角度。犁骨齿列呈“∧”形,前端会合,前颌骨2,鼻突短,不达额骨,鼻骨大,介于前颌骨和额骨之间;额鳞弧与细痣疣螈者相比相对较窄,额鳞窝较大;上颌骨长,与方骨相触,翼骨前端直接与上颌骨连接;方骨外侧无钩状突。

第二性征:雄螈肛孔长裂形,内壁有小乳突;雌螈在繁殖季节肛部呈丘状隆起,肛裂较短,略呈圆形。

:卵粒圆形,直径3毫米左右,动物极深棕色,植物极色较浅。

生活习性

海南疣螈一般生活在海拔770~950米山区的热带雨林中植物的根部、枯枝叶中或洞穴中。海南疣螈栖息环境的温度在20℃左右, 分布区的主要植被类型为山地常绿林、山地雨林及高山矮林,所在环境植被繁茂,湿度大,地面落叶及腐殖质层甚厚。雄性会为争夺异性交配权而斗得不可开交。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海南岛琼中、陵水和白沙地区。

繁殖方式

海南疣螈的繁殖期为4~6月份, 期间主要栖息于山间的季节性水潭并在此配对繁殖, 卵产在水塘边坡地潮湿的落叶层下, 繁殖期海南疣螈对水体的依赖性较强。

当繁殖季节来临时,常出现在被阔叶树和竹林所遮蔽的水塘边,卵产在塘边坡地上阴暗潮湿的腐烂落叶中,翻开叶片可发现一颗颗晶莹的卵粒,卵粒成堆或分散,紧贴于潮湿的泥土上或叶片间。1964年5月15日,在海南五指山的那龙一山间凹地水塘边,采到雄螈4尾,卵粒5堆,各卵堆相隔较远,每堆有卵58、62、66、71、90粒。少数的卵发育到尾芽期;部分为前肢芽早期;胚胎长8~15毫米时,头侧各有1个短棒状平衡枝,尾背鳍褶始自体前部。多数的卵已发育到后肢芽早期(趾尚未分化),胚体全长16~20毫米时外鳃发达,平衡枝已消失。具平衡枝和尾背鳍褶发达是生活在水塘或其他静水域中的有尾类幼体的两大适应特征。1982年4月至5月在海南岛吊罗山的林间坡地潮湿落叶中采到3尾雌螈及5尾幼螈。解剖1尾雌性标本,右侧卵巢内有卵23粒,左侧20粒,卵径3毫米左右。同年11月在同地又采到4尾雌螈,均怀卵,带回室内喂养,于1983年1月解剖1尾雌螈,右侧有卵20粒,左侧有21粒,卵径2.5毫米左右。由此可见,海南疣螈的繁殖期大约在5月左右。

2011年4月30日17∶40,发现一雌性疣螈正在水潭边一棵大树树根下产卵,产卵地离水潭80厘米,地面上有大量落叶,湿度大。雌螈蜷缩身体,伏与卵边,共产卵38枚。将其采集并带回实验室观察,该疣螈于5月2日在养殖箱内又产卵17枚,说明海南疣螈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停止产卵,在恢复到合适环境时可以继续产卵。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 ver 3.1——濒危(EN)。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4年)。

种群现状

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工作站对境内海南疣螈的分布、种群数量以及栖息地生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共记录到成体海南疣螈46只。

保护措施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