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8 12:08
海南紫荆木(学名:Madhuca hainanensis Chun & F. C. How)是山榄科紫荆木属常绿乔木植物,别名铁色、刷空母树、海南马胡卡。树高达三十米;树皮暗灰褐色,内皮褐色,分泌多量浅黄白色粘性汁液;叶聚生于枝顶端,革质,长圆状倒卵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顶端圆而常微缺,花朵腋生,下垂;花梗密被锈红色绢毛;花冠白色,子房卵球形,被锈色绢毛;果绿黄色,卵球形至近球形,被短柔毛,先端具花柱的残余;种子网状椭圆形;花期6-9月;果期9-11月。
山榄科紫荆木属常绿乔木植物,高9-30米;树皮暗灰褐色,内皮褐色,分泌多量浅黄白色粘性汁液;幼嫩部分几乎全部被锈红色、发亮的柔毛。托叶钻形,长3毫米,宽1毫米,被柔毛,早落。叶聚生于小枝顶端,革质,长圆状倒卵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6-12厘米,宽2.5-4厘米,顶端圆而常微缺,中部以下渐狭,下延,上面有光泽,无毛,下面幼时被锈红色、紧贴的短绢毛,后变无毛,中脉在上面略凸起,下面凸起,侧脉极纤细,20-30对,密集,明显,成60度角上升,上面微凹,下面微凸,网脉不明显;叶柄长1.5-3厘米,上面具沟或平坦,被灰色绒毛。
花1-3朵腋生,下垂;花梗长2-3厘米,密被锈红色绢毛;花萼外轮2裂片较大,内轮的较小,长椭圆形或卵状三角形,长1.5-8(12)毫米,宽5.5-6.5毫米,先端钝,两面密被锈色毡毛;花冠白色,长1-1.2厘米,无毛,冠管长约4毫米,裂片8-10,卵状长圆形,长约8毫米,上部短尖;能育雄蕊28-30枚,3轮排列,花丝丝状,长约1.5毫米,花药长卵形,长约3.5毫米;子房卵球形,被锈色绢毛,6-8室,长约2毫米,花柱长约12毫米,中部以下被绢毛。果绿黄色,卵球形至近球形,长2.5-3厘米,宽2-2.8厘米,被短柔毛,先端具花柱的残余;果柄粗壮,长3-4.5厘米;种子1-5,长圆状椭圆形,两侧压扁,长达2-2.5厘米,宽0.8-1.2厘米,种子褐色,光亮,疤痕椭圆形,无胚乳。花期6-9月;果期9-11月。
海南紫荆木在海拔300 -1100米米左右的山地常绿林中最普遍,生长适温在18-22℃,常与杏叶柯、陆均松、竹叶青冈等混生。为中国海南山地雨林乔木上层的组成部分。分布区年平均温18-22℃,最冷月(1月)平均温14-18℃,极端最低温达0℃,年降水量1600-2200毫米,月平均相对湿度不低于80%。土壤为山地黄壤和砖红壤,pH值4.5-5.5。为阳性树种,主根发达,侧根稀少,在郁闭的林冠下更新困难,只有在林冠稀疏的局部空地上才有生长良好的树苗。
海南紫荆木为中国海南热带山地雨林的常见树种,垂直分布于600-1000米,常与针叶树混生,与陆均松等树种组成优势群落。也下延到400-500米潮湿的热带山谷雨林中,数量颇多,常与大叶白颜、盘壳栎、青皮、大叶石栎、细子龙等树种混生;下木及地被植物有大叶紫金牛、海南山竹子、大叶卷柏、山姜等。
海南紫荆木仅产于中国海南中部以南山区,分布于海南东方、乐东、屯昌、琼中、保亭和陵水等地;在中国福建、云南、广西、广东等地有少量的引种种植。介于 108°46′06″-111°03′06″E 与18°3′-18°64′N之间。其野生种群分布区集中于尖峰岭林区及马咀岭以北的天然混交林中。三亚市甘什岭自然保护区、猕猴岭及吊罗山林区也有散生植株。海南紫荆木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蓄积量最多的地点位于尖峰岭林区。
海南紫荆木喜湿润,土壤为山地黄壤和砖红壤。
果熟时显浅黄褐色,多集中在枝端,易于收集。果实成熟时,将果实采收堆放3-4天待软化后挤出种子,再用水将种子洗净,种子浅棕色至褐色,具光泽,稍晾干后即可播种。种子含油量高,不宜暴晒,久藏易变质。种子千粒重为1400-1690克,每千克592-713粒,立地条件不同,种子大小差异较大;种子纯度90%以上,属忌干性种子,可用湿润椰糠保湿贮藏半年,但在贮藏过程中,每月翻动1次,霉变种子立即去除。
幼苗耐荫,生长缓慢,主根长,侧根少,因此苗圃宜选择在日照少,土壤结构好,排水良好的地方,播种前提早整地,按常规起好苗床。播种采用密播法,省工,便于集约管理,将种子密播于床面,用细表土或火烧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然后覆盖一层薄草,早晚淋水,保持床面湿润,约15-20天种子陆续发芽出土,延续12-20天结束,发芽率达90%以上。种子发芽出土达1/2时即揭去盖草,换搭活动荫棚。将芽苗分期分批移入营养袋中培育,按常规育苗方法管理,搭盖荫棚半个月后拆除,早晚淋水,定期施肥(尿素或薄尿水)一般采用1.5年生苗上山种植。
造林地应选择在海拔300米以上土层深厚、湿润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土壤属微酸性土为宜。坡度大于25度时带状整地,砍山炼山,带宽1.5米,挖穴应在雨季前完成,植穴规格50厘米×50厘米×40厘米,株行距3米×3米或3米×2米。在造林前施放基肥后将穴回满表土,在雨季8-9月阴雨天气进行造林。
幼林阶段生长极慢,造林后加强抚育管理非常重要,在定植3年内,每年至少要进行抚育管理2-3次,包括砍杂、松土、除草、施肥,才能促进幼林生长,以后每年抚育、施肥1-2次,直至郁闭成林。
病虫危害甚少,在育苗期发现少量蚜虫危害嫩叶,可采用90%敌百虫或用80%敌敌畏乳剂1500-2000倍液喷洒。
海南紫荆木材质特重坚韧,可沉于水中,极耐腐,切面光滑,为海南的特类木材,可作造船、轴承、机械器具、车辆等用;种子可榨油供食用或工业用。树皮可提制栲胶。
木材散孔材。心、边材显著,界限不分明,心材大,深红褐色,纵切面同色;边材棕褐色,纵切面色较淡。年轮界不分明。木材纹理交错,结构极密致而均匀,材质极韧而坚硬,特重,加工困难;干燥后少开裂,稍有变形;极能耐腐;切面平滑,略具光泽,色调鲜明而均匀。为重要的商品材之一,适用范围很广,尤其适用于作强度很大之用材,可作水工、桥梁、柱、门窗、机械器具、特种家具等。种子可榨油,种仁含油率达50-55%,油属不干性油,可作食用或作工业用油。树皮含单宁19.11%,可提制拷胶。
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1998年 ——易危(VU)。
为海南特有种,木材为海南特类材。由于20世纪中后期的连续采伐和周边群众偷砍滥伐,原有的21300万亩海南紫荆木到1996年仅剩1万亩左右,在2007年对尖峰岭自然保护区的部分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进行调查,海南紫荆木仅调查到134株。野生资源处于濒危状态,虽然海南紫荆木野生资源急剧缩减,但是对海南紫荆木的保育技术、人工繁育、化学成分等方面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人为:由于过度采伐利用,致使分布区不断缩小,资源急剧下降。
自然:自然条件不是制约海南紫荆木分布的主要原因,种子的传播方式少、种子发芽期短等是造成海南紫荆木分布地域窄的主要原因。海南紫荆木种子发芽势在9天左右即可达到顶峰,自然界的海南紫荆木种子成熟脱落后如未接触到适宜发芽的环境,很快就会失去活力,无法成苗,导致种群自然更新能力低。
分布区内已建立了一些保护区,如尖峰岭、坝王岭和吊罗山等,应列为保护对象,林业生产部门应选为造林树种,在适宜地区发展人工林。
海南紫荆木种子发芽率高,人工育苗成活率较高,作为经济价值极高的树种,值得在中国华南适生地区大力推广种植。开展海南紫荆木质资源收集、保存等研究,对加速海南珍贵乡土用材林建设、满足国内木材市场对高级用材的需求、提高中国热带珍贵木材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海南紫荆木野生资源的保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就地保护好天然林资源,采取封山育林措施,使热带天然林得到充分恢复和发展,从而保护好海南紫荆木的立地环境,以促进种群的更新和发展。
开展海南紫荆木种群结构特征和动态演替规律研究,对比研究其种群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动态、种间关联及环境因子对其种群分布的影响等,以探讨海南紫荆木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对保护、恢复与扩大海南紫荆木种群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为分析热带山地雨林多物种共存机制提供参考。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完善物种分布信息,在现已记录到的海南紫荆木地理分布信息的基础上,开展紫荆木资源与分布区现状调查,分析区系特征及地理分布规律,建立GIS信息管理系统档案,为今后海南紫荆木的科学管理和深入研究提供信息支撑。
进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野外回归有机结合。海南紫荆木野外种群自然更新能力差,仅就地保护还远远不够,通过收集野外种群的种子,建立保存圃,异地保存种质资源,开展良种选育,将人工培育的苗木引入到其原来分布的生境中,以建立可自然维持和更新的新种群。同时对海南紫荆木的配套栽培技术开展研究,从长短周期结合经营的长远角度考虑,将其作为造林树种,在适宜地区推广种植,发展人工林,并在培育大径级材方面着力研究,在海南紫荆木人工林开展集约经营、高效培育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