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活动断裂带

更新时间:2022-08-03 19:45

海原活动断裂带(Haiyuan active fault belt),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一系列向北东突出的弧形断裂带及受其控制的弧形山系和压陷盆地带其中之一。

定义

海原活动断裂带 位于西起古浪附近,经乌鞘岭、毛毛山、老虎山、马厂山、米家山,向东越过黄河经哈思山、水泉尖山、西华山、南华山,直至固原西的六盘山,全长500公里,宽约20公里,总体走向北700西,至海原以东转为北50°西。主要有7条长度不等、倾向不同和性质各异的左旋不连续断层组成。在各不连续断层的端部,由挤压山或拉分盆地完成断层的运动转换。新生代以来,沿海原断层山的南北两侧形成了平行于山系断续分布的第三纪红色盆地。新第三纪末的构造活动使在断层沿线形成了平行于断层的褶皱。说明垂直于断层的挤压作用持续到了早更新世。中晚更新世,沿断裂带形成了一系列小型断陷盆地,它们大都位于断层不连续端部的左阶拉分区域。中更新世以来由于断层左旋走滑,造成了断错高阶地、古洪积扇、水系、山脊等微地貌现象。全新世时期,该断裂在各处的断距分布差异较大,其平均滑动速率为5.46mm/年。因此,可以认为该断裂带晚更新世的活动状态一直稳定的持续到现在,1920年的海原8.5级大地震就是海原断裂带重新滑动的结果。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有一系列向北东突出的弧形断裂带及受其控制的弧形山系和压陷盆地带。自高原内侧向外侧,它们依次为:①海原活动断裂带,②香山 天景山活动断裂带,③烟筒山活动断裂带,以及④牛首山 罗山活动断裂带。断裂束自北西向南东逐渐收敛。新构造时期以左旋走滑为主,并兼有逆冲活动。

特征

海原活动断裂带是这个断裂束中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的一条,据1∶50000活动断裂填图成果,它东起宁夏硝口以南,西至甘肃兴泉堡,由11条次级左旋走滑断层呈羽列形式排列组成,总长度约240千米,总体走向北西西(西段280°~290°,至东端偏转为320°)。次级左旋走滑断层大多数呈左旋左阶反错列,在构造桥区发育第四纪拉分盆地;而在两个右阶错列区则形成推隆构造(push up structures)。沿海原活动断裂带所发现的第四纪最大左旋位移量达12~14?5千米。估计中更新世以来海原活动断裂带的平均走滑速率的最大值为11?7~19?2毫米/年。1920年12月16日在宁夏南部发生的海原8?6级大地震,震中位于海原县城西。它波及范围和破坏程度很大,是20世纪少见的特大地震之一。伴随这次地震,沿海原活动断裂带形成了一条长达237千米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在历时80载后的今天,许多形变现象仍然保存较好,清晰可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