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湿地

更新时间:2022-08-25 15:38

海岸湿地处于海陆相交的区域,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因互的强烈影响,是一个生态多样性较高的生态边缘区。我国海岸湿地划分为7种类型,即淤泥海岸湿地,帮砾乐海岸湿地、基岩海岸湿地,水下岩坡湿地,泻湖湿地,红树林湿地和珊瑚礁湿地。

定义

海岸湿地处于海陆相交的区域,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因互的强烈影响,是一个生态多样性较高的生态边缘区,它不仅对保护岸线和维持生态功能有积极意义,而且是当地资料开发的基础,本文在海岸湿地组成和成因基础上分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3类湿地论述,并从沉积学、地貌学和生态学角度考虑,将我国海岸湿地划分为7种类型,即淤泥海岸湿地,帮砾乐海岸湿地、基岩海岸湿地,水下岩坡湿地,泻湖湿地,红树林湿地和珊瑚礁湿地。

分布

中国近海与海岸湿地主要分布于沿海的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海域沿岸约有1500多条大中河流入海,形成了浅海滩涂、珊瑚礁、河口水域、三角洲、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近海与海岸湿地以杭州湾为界,分成杭州湾以北和杭州湾以南两个部分。

(1)杭州湾以北的近海与海岸湿地除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的部分地区为岩石性海滩外,多为沙质和淤泥质海滩,由环渤海滨海和江苏滨海湿地组成。这里植物生长茂盛,潮间带无脊椎动物特别丰富,浅水区域鱼类较多,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良好的栖息场所。因而中国杭州湾以北海岸许多部分成为大量珍禽的栖息过境或繁殖地,如辽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江苏盐城沿海等。黄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是环渤海的重要滨海湿地,其中辽河三角洲有集中分布的世界第二大苇田——盘锦苇田,面积为6.6万hm2。环渤海近海与海岸湿地尚有莱州湾湿地、马棚口湿地、北大港湿地和北塘湿地。江苏滨海湿地主要由长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的一部分构成,仅海滩面积就达55万hm2。

(2)杭州湾以南的近海与海岸湿地以岩石性海滩为主。其主要河口及海湾有钱塘江-杭州湾、晋江口~泉州湾、珠江口河口湾和北部湾等。在海湾、河口的淤泥质海滩上分布有红树林,在海南至福建北部沿海滩涂及台湾西海岸都有天然红树林分布区。热带珊瑚礁主要分布在西沙和南沙群岛及台湾、海南沿海,其北缘可达北回归线附近。对浅海滩涂湿地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有:滩涂湿地围垦、海水养殖、盐业生产和油气资源开发等。

湿地

红树林湿地

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广东省生态专家一致认为,赤潮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红树林的大面积减少。

我国已建立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6个、县市级8个,保护区的红树林已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要真正实现红树林和红树林海岸的有效保护,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珊瑚礁湿地

珊瑚礁具有重要的环境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我国珊瑚礁也正受到海洋污染和人为的严重破坏与威胁。如:海南省文昌县清澜港出海口东侧的邦塘湾,邻近海域有500余公顷的珊瑚礁。近年来,由于滥采珊瑚礁,邦塘湾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据统计,到1990年6月,文昌县境内年珊瑚礁挖采量达6000多吨,近岸珊瑚礁已所剩无几,海岸遭受严重侵蚀,海水冲击村庄,迫使居民举家迁移。同时,由于对珊瑚礁的乱采、滥挖,海洋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遭受破坏,致使珊瑚礁鱼类、贝类资源锐减。

现存问题

近岸沉积物污染问题突出

我国海岸地区的主要污染源为入海河口污染源、直排口污染源及近岸海域污染源。研究表明,重金属、放射性废物、有机物质及营养盐在沉积中聚集并随沉积物运移,产生二次污染,并已危及人类健康、安全、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等诸多问题。

赤潮的发生与海洋污染有直接关系。沉积物和与海底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海底地质和沉积物般运过程的强烈影响,成为难以治理的污染源,长期污染着海岸带环境。海底沉积物污染又通过食物链污染海产品,危害着人民健康。而且,海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会污染供饮用的沿海淡水层。由于污染,我国一些海域的海底的海草出现退化,引起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中国海岸带的地质灾害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海岸侵蚀、港湾河口淤积、海平面上升、沿岸土地盐渍化、海咸水入侵地下淡水层、沿海地面沉降等缓发性海洋地质灾害,已呈恶性发展趋势。这些灾害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分布更为严重。如:我国70%左右的沙质海岸和大部分处于开阔水域的泥质潮滩均存在着海岸侵蚀现象,河口淤积问题已经涉及到几乎所有的重要河口。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带来多方面的严重影响,最突出的影响是加重了海岸带地区的自然灾害。沿岸土地盐渍化是风暴潮海侵、海平面上升、沿海地面沉降的必然结果。海咸水入侵地下淡水层,严重破坏沿海地区的平衡,直接影响了沿海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沿海地面沉降已成为沿海地区许多城市的重大问题。继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之后,河北沧州,浙江宁波、嘉兴,广西北海等中等城市也很严重。另外,近海海底滑坡、风暴潮和风暴浪每年也给我国造成近百亿元的经济损失。

非合理性海岸带资源开发与海岸工程建设

海岸地下水资源和砂矿资源开发利用涉及到诸多环境问题,一些不合理的海岸带资源开发与海岸工程建设,必须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然而,因为非合理性的海岸带资源开发与海岸工种建设,给我国海岸带带来诸多环境问题。

一是因地下水开发而诱发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包括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土地盐碱化等现象,特别是地面沉降已给我国很多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二是我国于1990初期和中期发生了两次海砂开采热潮,由于对海砂开采造成的后果缺乏认识,开采行为盲目无序,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海岸侵蚀、海水倒灌等,导致耕地、植被、道路、堤坝等被破坏,养殖业、渔业生产受损。如何在保护环境的情况下,开发和利用海岸带资源,已成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是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发展,沿海地区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如:港口建设、石油开采、高速公路修建、筑坝、填海工程等。这些工程的布局和实施都需要海洋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如:1979年~1981年,在未进行综合环境评价的基础上,山东某沿海城市兴建了港口工程,造成巨大损失,后来不得不将原来建造的大坝炸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