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1 11:11
寻氏肌蛤,是贻贝目贻贝科肌蛤属的一种小型贝类。壳长23毫米,壳高12毫米,壳宽8毫米,壳质薄脆,表面有黄褐或绿褐色壳皮,壳皮下具紫褐色波状花纹,壳内面灰白色,具珍珠光泽;又以背部最为明显,故容易辨认;成体雌雄异体。俗名“薄壳”,因壳薄而故名。
寻氏肌蛤产于浩瀚大海中,体型小得不起眼,但鲜美却不逊色于其他海产。蔡澜先生曾这么评价这种食物:“享受这道菜,是碗底剩下的汤汁,没有其它海产比它更鲜甜的了。”寻氏肌蛤生长于近海滩涂地带,每一片近海滩涂都是寻氏肌蛤生长的绝佳地带,《澄海县志》这样记载着:“薄壳,聚房生海泥中,百十相黏,形似凤眼,壳青色而薄,一名凤眼蚬,夏月出佳,至秋味渐瘠。邑亦有薄壳场,其业与蚶场类。”
盐鸿也是《澄海县志》所记载最早养殖薄壳的地区,200多年前(截止2016年),盐鸿先民就尝试养殖这一种看似十分脆弱的海产,“百十相黏”指的是薄壳的生养方式,薄壳群聚生活,每一颗薄壳生长的前提是在壳内的肉体长出足丝,多个薄壳通过足丝连接,通过足丝固定在岩石或海床上,潮汕地区称之为“薄壳丁”。夏季也就是薄壳最当令季节,到农历7月,此时上市的薄壳肉大味鲜,白色为雌虫,红色为雄虫。
盛产于梅季。古人有《咏海瓜子》的诗写道:冰盘推出碎玻璃,半杂青葱半带泥。莫笑老婆牙齿轮,梅花片片磕瓠犀。海瓜子捕获时,多含泥沙,须在淡盐水中浸养半日,待海瓜子泥沙吐尽,洗净备用。待沥尽水分,在锅中加少量食油,猛火热炒,放少许葱末、姜片、盐或酱油,炒至海瓜子薄壳弹开即可装盆食用。肉细嫩,味极鲜,是佐酒佳肴。
寻氏肌蛤亦称海瓜子或薄壳,是贝类海产品,是一种浅色的小蛤蜊,大小形状如南瓜子而得名海瓜子。因壳薄故名薄壳。贝壳小,略呈三角形,壳长17-24mm,壳高约为9-12mm,壳高略大于壳宽6-8mm。壳薄而透明。壳顶位于近前端背侧,至最前端的距离约为饺合部的1/4。腹缘直,中部微向内凹,足丝孔不明显。后缘圆形。两壳极膨胀,生长线及放射肋均细而均匀。壳表面为黄褐色或绿褐色,自壳顶至后缘有棕色或紫褐色放射纹及波状花纹。有时壳顶的壳皮剥落,露出白色壳质。壳内面灰白色,具珍珠光泽。外套痕及闭壳肌痕均不明显。铰合部有一排细密的齿状突起。足丝褐色,极细软。
常成片粘连在一起,用足丝附着在泥沙中。生殖腺成熟时雌性呈橙黄色、雄性呈乳白色。外壳薄如蝉翼,轻捏即碎,透过外壳能直接看得清里面虫肉的颜色,潮汕人形象的叫它薄壳。贝壳呈长卵形,长仅2厘米,壳极薄而易碎,表面灰白略带肉红色,常潜于泥涂中约5至6厘米处。肉肥,盛产于梅季。
暖温带广布种,见于潮间带泥沙滩或泥滩,垂直分布自潮间带中、下区至潮下带20米左右的浅海底。
生活于盐度较高的外湾或岛屿的滩涂中,群聚生活,常以足丝固定在泥沙上生活。群集,以足丝彼此相连,不易被水流冲走。由于它常群居于泥沙表面,使底栖贝类不能伸出水管正常生活,故对蛤、蚶等经济贝类的养殖业,有一定危害。
分布于太平洋东西两岸。广泛分布于中国南北沿海的滩涂上。北自辽宁, 南至北部湾。东至福建东南部、西至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县之间的海域内,超过这个海域几乎看不到薄壳的身影。在广东,主产于潮州市饶平县的海山、汫洲、黄冈大澳、所城大港;汕头市澄海区的盐灶、樟林;汕头市达濠区的广澳;南澳县的后江等地。有野生和人工放养2种。
每年霜降节气前后,薄壳首次产卵,称降栽;小寒节气后2度产卵,称寒栽。这两批卵皆在冷风冻流中产下,任其野生野长,先天不足,长势不佳,春暖后陆续采起作为对虾和鸭的饲料,进入夏天才择优上市。立春节气后产第3批卵,称春栽,最优良,放养后于端午节前从浅滩采起,匀放入水深、流畅、海生物多的海域,大暑节气后便可陆续采起,农历七八月最肥大。
每年8-9月产卵繁殖。幼苗生长到翌年清明节前后便可移播放养,至8月开始收获,10月基本收完,一般亩产1.5-2吨,高的可达6吨。养殖薄壳是潮汕首创,是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
每年8-9月,薄壳性腺开始成熟并产卵繁殖。生殖腺成熟时雌性呈橙黄色、雄性呈乳白色,并充满整个外套膜。幼苗生长到翌年清明节前后便可移播放养,至8月开始收获,10月基本收完。一般亩产1.5-2吨,高的可达6吨。
单一物种,无亚种分化。
寻氏肌蛤是海洋及潮滩湿地生态系统的大型底栖动物,也是重要的生物类群,在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十分重要,且具有经济价值。底栖动物是重要的次级生产者,通过自身的生产过程实现水层和底质的耦合,维持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因该物种分布范围广,繁殖能力强,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视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尚未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寻氏肌蛤繁殖力强、分布广、生长快、产量高,因而又是福建闽东闽南对虾养殖重要的饵料来源。寻氏肌蛤是比较理想的对虾饵料,特别是夏秋高温期投喂,水质不易变质。因此进行寻氏肌蛤的人工增殖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寻氏肌蛤也称海瓜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平咳喘等功能。海瓜子壳甚薄,体表有粘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钙等多种营养成份,含有多种营养元素,而且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大众化海产品,海瓜子在3月和8月这二个月为最佳,此时的海瓜子头大脂厚,体黄,味道鲜美,海瓜子吃法各异,一般有葱油、干菜海瓜子、茄子海瓜子,也可以酒渍、腌制。沿海人们一般也最喜欢食用腌制的,其具体制作方法如下:挑选个大且鲜活的黄泥螺,筛去海瓜子表面粘液,洗净、去掉水份,放入容器内,加盐少许、黄酒若干,然后将容器口封住,腌制一星期左右即可。装盆后上面放几片蒜片即可食用。此菜的特点是保质期长,异香扑鼻。
盐鸿镇盐灶乡人把薄壳的外壳和虫肉分离开来,薄壳要经过“脱丁”、“浸漂”、“打米”、“捞米”、“捞壳”、“装篓”等多道工序才能变成薄壳米。其中“脱丁”、 “打米”是薄壳米制作中最难两步。打薄壳米难,就难在力度和火候的把握上。 “脱丁”也就是把薄壳和足丝、泥沙通过竹尺长时间搅拌分离的过程,使足丝脱离虫肉。薄壳外壳薄,一捏就碎,而老师傅能在这过程中将三者分离开来而不伤及薄壳。“打米”又是难在对火候的把握,师傅们把八根小竹交叉绑成“前四后四”钉耙状,在大锅内匀速来回翻搅,壳肉不久后便能分离,在当地有不少人能做到这步,但要薄壳肉保持鲜甜,又是另一考验,关键在于火候的把握,火候猛,薄壳米缩成一团,肉汁尽失,卖相味道全无也无好产量,火候微,壳肉分离速度慢,搅出来可能碎壳过多。而肉肥的薄壳老师傅平均一斤能搅出三两以上的薄壳肉出来,在火候的把握上全凭以往经验的积累,好品质的薄壳米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出。
在盐鸿,当地人借着媒体的东风大肆创新薄壳吃法“薄壳宴”在潮汕上等宴席占有一定地位,“薄壳鸡”、“芋头薄壳米”、“薄壳米粿”、“薄壳米爽”、“薄壳米煲”。虽说吃法已被开发众多,但其实薄壳米的最好搭档是小葱或嫩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