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21:21
单环刺螠,是无管螠目刺螠科刺螠属无脊椎动物。长圆筒状,体前端略细,后端钝圆,表面有许多疣突;生活时虫体呈紫红色,前端吻短,匙状;钩状腹刚毛1对,黄色,刚毛间有间基肌相连;肛门无血管,体腔液中含有紫红色的血细胞。
单环刺螠,是无管螠目刺螠科刺螠属无脊椎动物。俗称“海肠子”。体呈圆筒状,长100~300mm,宽25~27mm。体前端略细,后端钝圆。体不分节。体表有许多疣突,略呈环状排列。吻能伸缩,短小,匙状,与躯干无明显界限。吻基部腹面具一下凹的沟(腹中线)并向后延伸达体末端。口的后方、吻的基部腹面有1对黄褐色钩状腹刚毛,两刚毛间距长于自刚毛至吻部的距离。身体前半部有腺体,可分泌黏液,在产卵或营造泥沙管时润泽用。体末端有横裂形的肛门,在肛门周围有1圈后刚毛或称尾刚毛,11~12根,呈单环排列。肛门无血管,体腔液中含有紫红色的血细胞。肾管2对,基部各有2个螺旋管。肛门囊1对,呈长囊状。生活时虫体呈紫红色或棕红色。
单环刺螠属于底质或珊瑚礁区中的管状螠虫动物,季节性很高,只有在春天风浪大时才能捕得。单环刺螠的洞穴为U字形,洞口呈烟囱状。
单环刺螠体型肥大,身体前端具一长吻用于觅食;极具弹性,可伸长至一米以上,利用其黏性黏着底部的小动物或有机颗粒,由于吻部在外觅食而容易被海鸟啄食,而再生性极强。栖息于泥滩的单环刺螠有很好的潜沙能力,身体能潜到40厘米以上。
单环刺螠对硫化物有较强的耐受与解毒能力,也因此被当作沿海硫化物代谢相关研究的模式生物。
单环刺螠,埋栖于泥滩或泥沙滩处,洞口附近散有断铅笔条形的粪便。
单环刺螠为杂食动物,多以泥沙中腐烂的有机物,小型底栖为食,主要饵料为藻类。穴居,穴道呈U字形。单环刺螠白天休息,夜晚摄食。
单环刺螠在海洋中分布很广,主要分布于中国大连地区,渤海、黄海等海域也有分布。垂直分布可达10000m的超深渊底,自寒带至热带海都有生长,但中国仅渤海湾出产。单环刺螠在山东境内主要分布在:烟台、威海、青岛等地沿海的海滩或岩石缝中。所以山东胶东地区是中国单环刺螠的最大产地。也有报道称在福建厦门海域也有单环刺螠的发现。
单环刺螠通过人工繁育和养殖。
在较大培育水体(45000mL)中,单环刺螠孵化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4.1~30.0℃,最适温度为27.2。适宜pH范围为6.96~9.01,最适pH为8.02。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单环刺螠的胚胎发育速度随水温升高而加快,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对比单环刺螠在生长发育的初始阶段与成体阶段,其幼虫孵化时期对温度和pH的适应能力均要弱一些。这是由于单环刺螠随着发育到成体,机体功能已经完善和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变的更强。因此,单环刺螠的胚胎发育阶段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尤其严苛,做好受精与孵化阶段的水质管理,为胚胎发育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是做好单环刺螠苗种繁育工作的前提。
单环刺螠是中国沿海唯一分布的无管螠目物种,体壁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胶原蛋白,体内存在抗凝血肽、纤溶酶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被称为“裸体海参”。
单环刺螠个体肥大,肉味鲜美,体壁肌富含蛋白质和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自古以来,在中国、日本和朝鲜沿海均作为名贵的海鲜食品,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人们的传统做法只食用其体壁,而废弃内脏,菜肴俗称海肠子。但有研究发现,单环刺螠废弃内脏蛋白质含量为18.25%,脂肪含量为0.12%,总糖含量为4.09%而且含有丰富的Ca、Mg、Fe、Zn等元素;也含有丰富的EPA、DHA和DPA。
单环刺螠体壁、消化道及体腔液中均含17种氨基酸,包括人体所需的各种必需氨基酸,其组成齐全,体壁和消化道中氨基酸含量分别为73.79%和45.13%,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2.37%和16.59%,分别占总氨基酸的30.32%和36.76%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价值,是一类亟待开发的海洋动物资源。
海肠在胶东渔民中又称“海地瓜”,在有些地方人们把它叫做“裸体海参”,海肠不光长得像裸体海参,其营养价值比起海参也不逊色。但是多年来,人们都把它当作“鱼饵”使用。真正把它用来制肴不过几十年的历史。
烹饪指导
海肠必须是活的,用剪刀将海肠两头带刺的部分剪掉,把内脏和血液洗净。炒时动作要快,以免变老。
在中国,海肠是鲁菜中的重要原料,它的烹调方法也很多,用海肠子配以头刀韭菜制作的“韭菜海肠”是胶东名菜,此外“干海肠”、“氽海肠汤”、“肉末海肠”等都是很有地方特色的菜肴。鲜海肠子还可调制水饺、包子馅等。尤其是“韭菜炒海肠”,韭菜籽和海肠含有人体所需VE等多种微量元素。
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逐渐枯竭并导致价格飙升,因此需要进行人工养殖以保护物种资源和满足需求。现阶段科学家主要研究单环刺螠的营养开发和硫化物代谢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