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20 13:23
地址:广东省汕尾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镇海门之地
海门即广东省汕尾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镇,海滨多是岩岸,岸边多礁石,故潮汐涌来,拍击岩岸与礁石,大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诗意,其潮声雄亮伟浑,煞有气势,故有“海门潮声”之称。 许多人也许并不熟悉海丰八景中“海门潮声”,他也并不象钱塘江那样自古便是江南的代表作之一,有许多的文人骚客驻足吟诗,留下名篇供后人认识,但对稍有文化的海丰人来说,知道海门潮声是无需通过诗文名篇的,代代的口口相传,足以让海门潮声成为最有效的品牌传播。再加上鲘门向来盛产海鲜,无数的先辈曾经这块海域谋生,他们高高地站立在船上,赤身,年龄不是很大,黝黑,瘦削,神情安详,乐天知命,当清晨的寒风舞弄着他的脸,绚丽的朝霞烧红了天际,在这块海域间飘荡回响,嘴里吟唱着潮汕独有的民歌,但话语中很难听得清楚,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潮汕话)。
对“海门潮声”一景,历来多有吟咏:
(一)
曾向钱塘江上过,广陵八月信如何?
海门雪浪排空拥,变化鱼龙激越多。
(二)
健骑奔驰万木摧,老龙鳞 岂轻回?
分明记得来时景,仿佛空山一响雷。
(三)
临海南山形势雄,灵岩任却浪涛冲。
吼疑水族鏖战急,响似春雷烈震塞。
起伏重重翻积雪,旋 飒飒函飞鸿。
幽沉洋溢随时变,天籁无穷满耳中。
据《汕尾历代诗词选》注:明代嘉靖时期,有个叫李玘的知府也留下一首《五里沙》:路出咸田上,牛羊下夕晖。鹿州三水隔,平海一山微。风定潮声尽,霜清木叶稀。忽闻罾罟罢,知是捕鱼归。此人是明嘉靖十七年(1538)至二十二年任惠州知府,政尚平恕,重文兴教,常坐明伦堂亲听诸生说经,释疑解惑,选拔良才。修《惠州府志》,建西湖亭台。”经查明代进士榜,李玘乃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年)己丑科罗洪先榜进士,生年估计与罗洪先差不多。
诗中的“五里沙”,位于 深汕特别合作区今鲘门港至小漠渡口一带海滩,时过变迁,当年的海滩不知道是否现在的海门潮声,更不知道这位知府当年有没有那闲情去游过海门潮声,但他留下来的政绩与诗文,却留传至今。
王万然亦说:读诗追史,思绪万千,遂成一绝:碧海扬波夕照红,白帆点点似飞鸿。长虹高架天边尽,一望渔村酒入风。
海门这一景不仅仅只有诗人的吟唱,当然还有海神妈祖传说,人们在她身上倾注了最瑰丽的传说,好像下决心让她汲足世间的至美,好与自然精灵们争胜。说她保护着海上谋生的人们平安归家,说她夜夜站在海滩上祈祷着人民的安康,说她在行走时有环佩鸣响,说她云雨归来时浑身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