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霞

更新时间:2024-10-30 02:26

《海霞》是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由钱江、陈怀皑王好为联合执导,吴海燕蔡明赵联田冲陈强等主演的剧情片,于1975年8月在中国上映。

剧情简介

解放前,洞头岛的渔民李八十四(于文仲饰)为生活所迫,将刚出生的女儿扔到海里,当渔民刘大伯奋不顾身将婴儿救出时,天边露出红霞,便给孩子取名海霞。李八十四和刘大伯对渔霸陈占鳌(李林饰)的巧取豪夺忍无可忍,在渔行领导自发斗争,被陈占鳌勾结的海匪打死。陈占鳌又下毒手烧死了刘家母子,逼死李大妈,强占海霞家的破船屋。海霞(蔡明饰)渴望着报仇。

洞头岛解放了,解放军的方指导员(赵联饰)来到了这里,他用毛主席的教导和革命战士舍己救人的行动教育了海霞,使海霞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在党的关怀、教育、培养下,海霞和同志们一起克服了种种困难和障碍,组织并发展了洞头岛的女民兵队伍。解放时逃到台湾的陈占鳌又派遣特务黑风潜入洞头岛,与过去渔行的账房先生尤二狗狼狈为奸,骗取了乡长双和(阎增和饰)的信任,妄图里应外合,进犯海岛。他们千方百计破坏民兵建设,抽空山路上的石板,摔伤民兵,制造混乱。事故发生后,本来就轻视民兵工作的双和一怒之下,撤了海霞民兵排长的职。面对这些复杂情况,海霞毫不畏惧,她坚守岗位,分析事故,发动群众,查勘敌情。在领导和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在民兵和解放军的密切配合下,终于揪出了暗藏的特务,打垮了来犯的敌人,击毙了匪首陈占鳌,彻底粉碎了敌人侵扰海岛的罪恶阴谋。同心岛的民兵组织在大风大浪中成长壮大。海霞和她的战友们时刻提高警惕,保卫着祖国的海岛。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来源

音乐原声

音乐原声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花絮

幕后制作

人物原型

该片女主角海霞的人物原型是浙江省洞头县渔家姑娘汪月霞,她带领女子民兵连,在军训之余,参加国防施工、开山筑路、挖战壕、修坑道,还帮助部队洗衣做饭、养猪、种地。1960年,汪月霞在全国民兵代表大会上受到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军旅作家黎汝清根据她的事迹写成了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

创作背景

1971年5月20日,谢铁骊同导演成荫和摄影钱江联名给周恩来写了一封信,反映广大工农兵群众对故事片的迫切要求,国务院文化组决定恢复故事片的生产。谢铁骊寻找故事片的材料时,见女儿在读南京军区作家黎汝清创作的小说《海岛女民兵》,便将它改成了电影剧本《海霞》。北京电影制片厂将其列入拍摄计划,谢铁骊组建了摄制组。

演员选择

谢铁骊在北京前门一家副食店发现了张力维,让她饰演彩珠;从北京的一所小学里找到蔡明出演小海霞;从天津的中学生中找到洪学敏,让她扮演玉秀;戏中女主角海霞原打算由谢芳扮演,但由于她的年龄偏大,改为由谢晋推荐的来自福建省京剧团的吴海燕扮演。

拍摄过程

1972年,谢铁骊与钱江、王好为拜访原著作者黎汝清,与小说女主人公的原型汪月霞交谈,考察女民兵们的学习与工作,以及挑选外景地。此时,江青将谢铁骊调到了样板戏《海港》剧组担任导演,拍摄中断。1973年,凌子风接手该片的导演工作,在广东汕头南澳岛完成小半部样片,但是样片送审未通过,摄制组被勒令撤回北京。1974年7月,在周恩来、叶剑英等人干预下,该片重新被列入拍摄计划,谢铁骊将外景地选在福建漳浦,与当地驻军联系成立了协拍小组。1975年初,谢铁骊完成该片拍摄。

审查和播映

时任主管文化部的于会泳、刘庆棠等人审看后不满意,并要求改动两场戏。一位专门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播放电影的原北影厂职工将该片送给周恩来观看,朱德、叶剑英、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相继调看了该片,并对该片给予了高度评价。叶剑英看完后将该片借给了总参谋部在较大范围内放映,连放三场。邓颖超看后将该片推荐给中联部,准备用来招待外宾。于会泳报告江青后,便派人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将该片的底片和样片全部查封,并派专人看守,不许影片外借,又派调查组进驻北影厂,找该片剧组创作人员谈话,收集整理中央领导调看该片的情况材料,并给该片加了两项罪名。谢铁骊和钱江向江青申诉。江青不为所动,并以文化部核心组名义向北影厂连续发去两封公开信,要求立即对该片进行修改。在重重压力下,谢铁骊根据文化部意见对该片修改了100多个镜头,但对必须改动的那两场戏丝毫未动。

1975年6月15日,该片送文化部进行第三次审查,于会泳等人当日便观看,仍然不予通过,并批判谢铁骊。7月25日,谢铁骊与钱江经贺龙元帅女儿贺捷生指点,联名给毛泽东写了一封申诉信,请求他过问,毛泽东做出批示。7月底,邓小平亲自主持政治局审看了该片,并予以肯定,该片终于获得准映。8月,在邓小平支持下,该片在全国公映。

影片评价

大众评分

专业评价

该片越出了文革时代的文艺桎梏,在结构上采用“非戏剧化”和“散文化”的表现手法,把民族风格和电影表现手法相结合,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充满了抒情诗的色彩和情调,这在当时的电影拍摄艺术上是一个很大突破(《党史纵览》评)。

该片有较浓烈的政治说教,使观众觉得枯燥,但跟同时代的僵化、模式化的作品相比,却令人感到新鲜、生动而富于情趣。该片在结构上采用“非戏剧化” 以及“散文化” 的表现手法,展示出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描绘出人物的复杂情感和较为细致的内心世界。但该片在当时强调阶级斗争的特殊氛围下,使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只可能呈现出单一色调,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导演的探索,使该片难以实现它本来可以达到的目标(《电影艺术》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