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1 10:56
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在遵义市老城西北约28千米的龙岩山巅,又称海龙囤、龙岩囤、龙岩屯,是一处宋明时期的“土司”城堡遗址。屯上最高海拔1354米,屯下海拔974米,相对高差300~400米左右。屯顶平阔,面积约1.59平方千米。
史书记载,自秦汉以来在西南地区,包括遵义(古称播州)在内的地方,中央王朝一直实行的是“以夷制夷”政策,疆土交给向朝廷称臣纳贡的土官来统治。遵义的杨氏土司为维护其统治地位,曾三修海龙屯。
唐大中十三年(859年),南诏酋龙自称皇帝派兵侵占播州。安南都护收复播州。
唐咸通十四年(873年),南诏土司反唐,攻占播州。
唐乾符三年(876年),播州杨氏始祖山西太原杨端率兵收复并掌管播州,为保存实力便选中龙崖山屯兵。
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蒙古灭西夏。
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联宋灭金。灭金之后,蒙古与南宋开始了正面的冲突,其所采取的由西而东迂回包抄南宋的战略,使川渝一隅成首冲之地,战事频仍。
南宋淳祐二年(1242年),余玠任四川安抚制置使,主持全川防务,并张榜招贤献计。
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两府节使吕文德与杨文议“置一城以为播州根本”,于是筑“龙岩新城”。龙岩即今海龙屯,因此,一般认为海龙屯始筑于1257年。(《杨文神道碑》载)。
南宋宝祐六年(1258)正月,南宋朝廷先派吕逢年诣蜀,督办播州等地的关隘、屯栅事宜。
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蒙哥汗战死钓鱼城,对后来的历史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明万历元年(1573年),杨应龙承袭播州宣慰使职。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后,杨应龙采取两手策略,远交近攻,对上与朝廷修好,与明王朝没有大的矛盾和利益冲突,还经常得到朝廷的赏赐;对下行使土司特权,激化了播州内部的矛盾。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杨氏二十九世土司杨应龙调集8万役夫工匠、用了4年时间,在其祖先修建的龙崖屯基础上扩建城堡、宫室,筑前后12关,在5平方千米范围内的山上围筑坚壁巨垒。建筑物均以千斤巨石砌筑,城门嵌刻关名、城门上营造箭楼、仓库、兵营、水牢于城中,各关之间石墙相。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举兵反明,朝廷急调24万大军分八路进发,于次年攻破海龙屯,平定播州(今贵州遵义至黔南州北部),历时114天,史称“平播之役”。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二月,总督李化龙率八路大军平播,四月中旬会师海龙屯,一场血雨腥风的大战就此展开。同年六月初六,海龙屯被攻破,杨应龙自缢。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明廷在播州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土司制,地方军政官吏由中央任命,异地交流使用,宣告了统治播州725年的杨姓世袭土司制度结束,从此也拉开了全国土司地区“改土归流”的帷幕。
1999年,遵义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飞虎关36步天梯。
2002年4月,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编制《贵州遵义海龙屯保护加固工程设计方案》。
2004年9月,委托陕西古建筑研究所编制《海龙屯文物保护规划》。
2005年9月10日,海龙屯上划由汇川区人民政府管理。
2007年2月至9月,汇川区人民政府对海龙屯铜柱关、铁柱关之间城墙进行抢救性维修。
2008年,海龙屯歇马台、飞虎关坍塌岩石进行清理,修复水道、飞虎关木桥、游览步道。
2009一2010年,实施飞虎关修缮工程,对飞虎关进行整体修缮。
2012年3月,启动汇川区海龙屯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2014一2015年,对铜柱关、铁柱关、万安关、西关、后关、瞭望台、海潮寺、明代建筑遗址等文物本体进行修缮。
海龙屯占地1.59平方千米。居群山之巅,北、东、南三面临湘江河之主源“白沙水”,全是绝壁,仅东南面一条小道通往山顶。自下而上,依次是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六关依次屹立。屯后自西而东依次是后关、西关和万安关三关。
在山的腰部是第一道关隘,南面是铜柱关,北面是铁柱关,两关间连接着长400米的高大城墙。三十六步古道,又称天梯,是上下必经的通道。
在山的胸部是第二层险关飞虎关,亦称吊桥关,利用半崖上的天然石壕凿为城门。
在山的肩部为飞龙关,关为三开间,顶上有三座大拱,两道月亮门,前后都有巨大的城门,是东面进入屯顶的第一关,有3个相互套合的券拱,平面略呈“4”字形;南墙上的窗花用整石雕成,镂空雕刻菱形图案;西临杀人沟,沟长1000米,深350米。
屯前部是朝天关,由一组石构建筑群组成。朝天关是海龙屯东大门,北望飞龙关,南接飞凤关。
屯中部的老王宫以中央踏步为其中轴线,两侧有石墙围合,建筑格局大体可分中、西、东三路。中路是土司处理政务的场所,自前而后依次为大门、仪门、庭院、大堂、二堂。大门左右各3根立柱,两侧为八字挡墙,外围为围墙。中央为天井,天井的中央有凸起的甬道,两端有踏步相连。
屯中后部还有点将台、校场坝、兵营遗址、海潮寺。
屯后设后关、西关、万安关三关,两两围合的空间分别称土城、月城(或石城),形成两重瓮城的格局。
铜柱关位于海龙屯东面山腰南侧,坐北面南,是由东南进入海龙屯的第一道防御关卡。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单通道半圆形拱券顶。现残高为6.68米、面阔10米、进深5.75米。关顶残存柱顶石1个,铺地石1块。
铁柱关位于海龙屯东面山腰北侧,坐南面北,与铜柱关是相对应的城门,互为犄角之势,是由东北进入海龙屯的第一道关口。下临溪谷,扼住上山之道,为登屯北大门,关外设有吊桥。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采用纵联砌券法垒砌,单通道半圆形拱券顶,为吊桥关。现残高为5.2米、面阔6.3米、进深4.2米。关顶南面垮塌,遗存石柱础1个,屯墙垮塌90%。。
现存南侧城墙裸露大部份为明代时间建筑,2014年4月,对铜柱关进行维修时进行了发掘清理,发现明城墙内还有宋城墙,现存在南侧中段展示了一小部分宋代时期城墙,有力证实了史书记载,达到了证史的作用。
歇马台是连接上下关口的一个台地,其建筑风格按传统工艺砌筑,东、南、北边缘铺设标准的压面石,台心面铺石幔,又是一军事了望哨。
明万历年间,播州第二十九代土司杨应龙扩建龙岩屯并亲笔书提了龙岩屯严禁碑,规定了出入屯者管理制度需“讫帖”。因此这里成了登屯人马在此等待验帖的地方,进屯人等需在此“验帖”方能进入飞虎关。
天梯,古称“三十六步”,长55米,坡度45度,中间踏步宽2.7米,两侧护墙各宽0.8米连接飞虎关。整个天梯建在陡峭的山梁上,是上下必经的必经通道。
城墙位于海龙屯四周边缘。现存6000米左右,蜿蜒闭合,规模庞大。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扩建。有土筑城墙,有碎石废料堆砌而成的城墙,还有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推测为不同时代的遗物。
飞虎关是海龙屯的第二层险关。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前半部分为单通道石砌半圆拱顶石结构城门,后部系开凿自然山石而成,关内踏步及其墙壁,均在山体上直接开凿而成。是从屯东进入屯顶大城的第一关,三个券拱相套,其平面略呈“4”字形,一面临渊杀人沟,基础从崖面以下约6米深处开始起砌。
龙虎大道连接飞龙关和飞虎关之间的重要军事通道,称龙虎大道,系在悬崖上开凿出来的一条登屯通道,全长292米,宽1.5~4米,主要功能应是作为飞龙关和飞虎关之间藏兵之地。大道外临悬崖,上筑有女墙,沿山逶迤,下临沟谷,倚崖凿壁而成;内侧凿有排水沟。既凿通了道路,又取得了筑墙和关隘所需石材,可谓一举两得。平播战役后被淹没于地下,1999年重见天日。通道岩壁现存当年修建通道时留下的钎眼遗迹,这些钎眼遗迹的发现,对研究明代时期播州生产力水平、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工程建设状况政治以及军事有较高科学价值和历史。
飞龙关,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三个券拱相套,其平面略呈“4”字形,一面临渊(杀人沟),基础从崖面以下约6米深处开始起砌。关为三开间,顶上有三座大拱,两道月亮门,前后都有巨大的城门,是上山门户,是从屯东进入屯顶大城的第一关。“飞龙关”几个大字是杨应龙亲笔题写。
杀人沟地理上称为“叵立谷”。此沟长1000米,深350米,由海龙屯接待站处斜坡向下连接白沙河。
瞭望四角亭位于朝天关北侧的小山包上,视野开阔,北与飞龙关呼应,南与朝天关比邻。建于明代,是战时前沿指挥点。现存石柱础16个。
朝天关位于屯上缓坡沟谷地带,前临深沟,筑两级转角露台,向下连接瞭望四角亭,向上连接飞凤关。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为单通道半圆形拱券顶石结构建筑,关顶建筑建有城楼。关口面阔9.18米、进深5.1米、高7.9米,坐西向东,这也是称其为“朝天关”的一个重要原因。石城墙高达14米,为进屯的咽喉要冲,与此相连的城墙另一端制高点,是规模很大的飞凤关遗址,从未被毁完的残壁石门可看出,这座阶梯式瓮城是封闭的独立城堡,应为屯前军事指挥中心。
飞凤关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城门为单通道半圆形拱券顶石结构建筑,关顶建城楼,是屯东最后一道关隘,也是一座比较特殊的关隘,是一组宏大建筑群,与东侧养马城遥相呼应。飞凤关、朝天关和飞龙关三关连成一体,高低相属,互成犄角之势,构成前沿军事体系。飞凤关是个晚起的名字,它应该就是文献记载的“太平关”。关内两侧有对称的踏步上下,顶上有高大的城门楼。它的特殊之处在于是一个带有院落的关口,关楼两翼有墙,有两进院落,正前开门二道。这道关口民间称之为“五凤楼”。飞凤关是海龙屯的正大门。关内保存的几块碑刻,也证明了其作为海龙屯正大门的重要地位。
宋代衙署建筑群遗址,又称“老王宫”建筑群遗址,分布在屯顶靠南侧的山梁上,坐南向北,依山退台而建,布局松散,无严格中轴线,为跌落式建筑群,具有丰富的空间效果。占地约2.5万平方米,现存台基6处,柱顶石2个,垂带石踏步2处,其余遗存多被淤泥土所淹没。1999年曾清理约10平方米,出土陶瓷器、瓦当、滴水、龙吻、板瓦、铁件等遗物。此建筑群由南宋播州第25代土司杨文建造。
新王宫是土司在战争时期的政治中心,具有衙署的功能,其格局也与同一时期的衙署比较相似,同时兼具休闲、憩息、生活等功能,有殿宇、宫室、厅堂、亭、阁、池、仓库、营房等,我们在飞凤关中看到的“严禁碑”上所说的“总管厅”就位于此,总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建筑群以东面进口多级垂带踏道为中轴线,呈两翼展布,由下至上,五重平台,天井贯通。现保存的殿宇石基台宏大坚固,最大的面阔50米,石柱基础直径达0.5米,主要建筑室内地平铺40厘米见方素面青砖,天井以石板铺砌;两侧有石墙围合,长504米,其所围合的“新王宫”面积达1.8万平方米,建筑格局大体可分中、西、东三路;中路是土司处理政务的场所,自前而后依次为大门、仪门、庭院、大堂、二堂。大门左右各3根立柱,两侧为八字挡墙,外围为围墙;中央为天井,天井的中央有凸起的甬道,两端有踏步相连。大堂、二堂为五开间,与土司“从三品”的身份相符。
海潮寺是遵义兵备道傅光宅为超度大批战死者的亡魂,以佛镇山,于1601年在平播战争烧毁的废墟上所建。现存者为民国时期建筑,建筑样式为“一口井”(四合院),即由上殿、下殿、左右厢房四面围合,中有天井,庙里的菩萨用木头雕成。
海龙屯中最具故事性的遗存之一,民间传说它是土司关押犯人的牢房。揭开之后,发现实际上是两条上下交汇的通道,类似于立交桥,下面是长长的隧道,因为后半部被泥土掩埋,前方半穴微露,人不知其深几许,内部如何,便杜撰出“水牢”的传说来。
1600年“平播战役”后,后人利用原建筑遗迹的石构件叠涩而成,水井前、左、右都是建筑基址,水井前的建筑为面阔五间,进深一间,以明间与“照壁”中心形成中轴线,两侧对称的一组建筑,该建筑左与“宝榻”建筑相隔一通道,右与又一组建筑相隔一通道,使该组建筑没有超过五间而回避了僭越之嫌,使之与土司从三品的身份相符。
2012年5月1日上午10时,贵州省考古研究所海龙屯文物考古队根据调查对海潮寺右前方猪圈粪坑进行发掘,出土了一断作4截的石碑(尚缺一角)。碑通高174厘米、宽98厘米、厚14厘米,两面有字。其一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初秋,出仕播中的林桐凭吊海龙屯时,见其友人、攻屯时率先登顶战功赫赫却于史志无载的副将王鸣鹤(字羽卿)题于斯的诗碑(碑今仍在飞凤关内,仅王鸣鹤三字可辨),有感而作的《题王羽卿诗后》碑。碑文见载于郑珍的《遵义府志》。另一面是41年后的明弘光元年(1645年),重修海朝寺时所刻的碑文(旧碑新用)。
有“点将台”、校场坝、兵营遗址。
采石场遗址位于屯顶南侧,与校场坝相邻的小石山上,危岩裸露。现存槽孔和取石遗迹清晰可见,根据采石场石材材分析,现存现存宋代建筑遗址、明代建筑遗址的石构件、飞凤关、朝天关和飞龙关的石构件材料从该处开采。
绣花楼遗址,位于屯南城墙外山口下方,是一座秀丽的小山,山顶为平地,占地约40余平方米,传说杨氏大小姐常在此绣花,与对面山中的情郎对歌谈情,排遣寂寞;倾国倾城的二小姐在明军破屯前夕,于此纵崖殉情。
万安关位于内城西面,是屯后防御工事的三关之一,由西入内城的最后一道关口。坐东北向西南,为单通道半圆形拱券顶带吊桥的石结构城门,残高5.58米,面阔9.65米,进深5.88米。关前残存石踏步三级,壕沟堆积淤土。关顶存墁地砖一方及部分压面石。残存匾额上“安关”二字依稀可见,此关设有吊桥,为吊桥关。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为单通道半圆形拱券顶石结构城门,为吊桥关。
二道关(西关)位于后关东侧,坐东南面西北,为海龙屯西面第二道关口,与后关一并形成土城。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券顶门洞,在门道中部两侧各有一券顶耳室,为吊桥关。现残高约6、洞口宽约2.1、面阔约22、进深约8.4米。现城门一侧城墙部分坍塌,拱顶有坍塌形成的空洞;木构箭楼已毁,尚存石柱础7个。
头道关(后关)位于海龙屯西端,是西路第一道关口。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坐东北向西南,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为单通道半圆形拱券顶。残高4、面阔13.2、进深2.25米。其上有木构连廊建筑用于连接两侧的土质城墙。现城门单薄,有坍塌现象,两侧土质城墙仅存残段。
养马城遗址位于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大桥村两个养马组境内。始建于唐,元、明续建,遗址总面积约2000000平方米,现存城墙约5600米,城门6座,即小东门、东门、西门、张家城门、月儿城门、田家城门。城墙最高处为9米,最低处3米。养马城在修建形制上与海龙屯各关有很大区别,除月儿城门属闸门式的券拱顶城门,其余五个城门均为迭涩顶式。养马城属海龙屯外围军事设施,建筑规模较大,2003年12月,遵义市人民政府将养马城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校场坝遗址位于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养马村民小组境内的养马城东南,是播州杨氏土司官兵习武驯马之地,占地面积13200平方米。
养鸡池遗址位于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坐落在喇叭河河谷旁的山顶上,始建于宋朝,与养马城对峙,是杨氏土司的给养之地,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现存城墙西、南、北三面保存比较完整,东面城墙遗存少,城墙高在2.5—4米之间,城门坍塌。该地形居高临下,对俯视太平关一线,是扼守海龙屯的一处重要的军事防御阵地。养鸡池是播州土司所建造的海龙屯的外围军事城堡,是当时扼太平关入海龙屯的一处重要军事城堡。
养鹅池遗址位于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距海龙屯约6千米,总面积约12000平方米。现养鸡鹅池存围墙50余米,墙高3—4米,保存较完整。原有城门两道,现北城门基本拆毁,仅存城门两侧基石;南城门保存较好,城门高4.5米,面阔2.2米,进深1.5米。养鹅池位于海龙屯的东南面,构成了海龙屯的外围军事设施。
三圆山遗址位于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白沙村民小组境内、海龙屯后关以西,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是进入海龙屯仅有的平缓地段,由三个大小不等的三个山丘组成,是“平播之战”主战场。
打眼岩遗址位于汇川区高坪镇海龙村太平村民小组境内,在白沙河的岩壁上遗存方形小孔32个,边长在0.15米至0.25米之间不等,小孔深0.15至0.20米不等。是海龙屯军事防御体系建设中的水利防御设施工程。
海龙屯这座古军事屯堡就是杨氏土司统治期间这段历史的见证。其蕴含和传承的文化源远流长。成立了播州土司历史文化研讨会,《海龙屯与播州土司综合研究》等书出版发行。海龙屯是中国唐宋羁縻之制和元明土司制度的产物,见证了中国少数民族政策由羁縻之制到土司制度再到“改土归流”的演变;是著名的“平播之役”的主战场,见证了杨氏家族统领下播州的辉煌与覆灭唐末,播州为南诏所陷,唐乾符三年(876年),杨端应募入播。
1982年,海龙屯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海龙屯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国家文物局确定将海龙屯土司遗址作为中国2015年向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申报项目。
2015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土司制度鼎盛时期的遗存。
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
夏季:08:30一18:00。
冬季:09:00一17:30。
60元。
公交:遵义市内乘坐旅游2路公交车遵义市人大(珠海路)到达。
汽车:茅草铺客运站乘坐高坪镇班车,再坐高坪镇到景区班车到达。
自驾:兰海高速一遵义市一嘉陵江路一汇川大道一黄山路一包南线一鸣海公路到达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