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3 03:25
涂传诒,1940年7月24日出生于北京市,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40年7月24日,涂传诒出生于北京市。
1953年,进入北京市第四中学,先后就读初中和高中。
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就读本科。
1964年,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
1972年,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任教,并从事科学研究。
1980年—1981年,在美国天主教大学从事合作研究。
1988年—1990年,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高空研究所从事合作研究。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6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涂传诒提出并证实了太阳风阿尔芬起伏中存在着湍流相互作用,发展了湍流传输理论,把对太阳风起伏的阿尔芬波描述与湍流描述结合起来,解决了以往研究中的矛盾,该理论得到引用并被称为“涂氏模型”或“WKB like turbulence model”发展了非均匀磁流体介质中的湍流传输理论。提出并论证了在太阳风湍流中存在着压力平衡结构和快磁声波,给出观测证据证明以往流行的“近似不可压理论”不能用来解释太阳风可压缩起伏。提出了两分量模型用来描述小尺度传输结构和阿尔芬湍流。
根据2013年3月Web of Science - SCI-E天文类数据库检索,涂传诒(Tu C. Y.) 发表的68篇论文被SCI引用2813次,非自引2554次,平均每篇引用41次。其中第一作者论文26篇(包括在Science刊物上发表一篇article文章),被SCI引用1757次,平均每篇引用67次,单篇最高被SCI引用414 次。H因子达27。
涂传诒把教学和科研分得很清楚,他说:“就像金字塔一样,教学的知识体系是最基础的,是底座的部分,而科研是上面的,窄而精细。科研搞得好不好,重要的是基础打得牢不牢。所以,我特别看重给本科生上课。”
涂传诒认为:“本科生教学是要系统地传授基础知识给学生”,他重视给学生讲明每一个知识点的概念,要让学生能当堂接纳和消化,是他在讲课时首要考虑的事情。
涂传诒认为:基础科学定义为包括自然科学、数学和逻辑学等,科研项目由高等学校的教师自由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文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择优支持,旨在推动基础科学的学科发展,成果由学术共同体评价;应用基础科学项目定义为有具体应用前景的研究项目,由各应用部门根据需要确定和支持,大型项目由专职科研部门研究,高等学校可参加一般项目,成果预期是对中国社会经济有实际应用,由应用部门第三方评价。科研经费应支付高等学校科研团队中的专职研究员、工程师、实验员的工资和保险,以及教师用于科研的时间相应的工资。团队成员不做教学工作,不能用教育经费给他们发工资。高等学校要既做科研又做教学,但是互不侵占经费(包括仪器设备费和人员工时费),科研教学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涂传诒被公认在太阳风与太阳大气物理学研究领域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是中国国内空间物理学科研究的领军人物。他还在高校科研经费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建议,为高校教学科研体制的改革创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北京大学评)
涂传诒对太阳风湍流的研究作出了系统的和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突出贡献。(何梁何利基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