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0 18:26
《涧底寒松赋》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赋。此赋描述了一棵长在涧底的寒松因生长位置不好而被埋没,并类比人间社会身具高才的人位终不显的遭遇,以此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的愤懑。全赋不事用典,语言简洁,舒卷自如,音调铿锵。
涧底寒松赋
岁八月壬子1,旅游于蜀2。寻茅溪之涧3,深溪绝磴4。人迹罕到,爰有松焉5。冒霜停雪,苍然百丈6,虽崇柯峻颖7,不能逾其岸8。呜呼斯松!托非其所,出群之器,何以别乎?盖物有类而合情9,士因感而成兴。遂作赋曰:
惟松之植,于涧之幽。盘柯跨崄10,沓柢凭流11。寓天地兮何日12?沾雨露兮几秋13?见时华之屡变14,知俗态之多浮15。故其磊落殊状16,森梢峻节17。紫叶吟风18,苍条振雪19。嗟英鉴之希遇20,保贞容之未缺21。攀翠崿而行疲22,指丹霄而望绝23。已矣哉!盖用轻则资众24,器宏则施寡25。信栋梁之已成,非榱桷之相假26。徒志远而心屈27,遂才高而位下28。斯在物而有焉,余何为而悲者?
总章二年八月二十四日,漫游蜀中,遂于草莱之中,寻索清溪幽涧,溪流幽邃,石级陡峻,人迹罕至的地方,却有一株松树。它顶着霜雪屹立着,苍翠的枝干高达百丈,再大的树也超不过它。可惜,这松树长得不是地方,即便有超群的材质,人们又怎么能认识到呢?原来事物虽然各不相同,情理可是一样。我有所感触,兴之所至,就写了这篇赋:
松树长在幽深的涧谷,虬枝高峻,深根临水,它什么时候寄寓在这天地之间的?受大自然雨露润泽有多少年了?看到应时花卉的随时变易,就会知道世俗之态的浅薄浮泛,所以它浑身肃穆,显出气派嵚崎磊落,不同凡俗的风采。它的叶子在冷风中吟啸,枝条在风雪中奋动,可惜,难于遇见明鉴之人,只能保持自己贞纯独特的姿质了。攀着青翠的山崖,显得疲累,它熄灭了伸向高远天空的愿望。算了吧!原来,物微则用者众,才大则役者少。当然,长成栋梁之材,不是椽子所能替代的。但空远大的抱负而心实委屈,于是造成了才高而位下这种局面。既然这在物类也有,我为什么要悲伤呢?
总章二年(669年)时作者二十岁,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唐高宗李治下令废职,逐出沛王府。这年五月,作者南下入蜀。他在《入蜀纪行诗序》中说:“总章二年五月癸卯,余自长安观景物于蜀,遂出褒斜之隘道,抵岷峨之绝径,超玄壑,历翠阜,迨弥月而臻焉。”在蜀三年,作者先后游历过葛愤山、武担山、武都山等名山,创作了许多诗文,此赋即创作于这段时间。
此赋由左思的《咏史·郁郁涧底松》变化而来。就标题而言,此赋有着明显的寄意。松不生于崇丘而生于涧底,材虽伟岸,然而不是生在合适的地方,“物殊类而合情”,名为咏物,实则说的是人间社会。
此赋一开始就点出此松生长幽涧,虬枝高耸,深根凭流。在淡淡两笔勾画了此松形象之后,忽然一笔宕开:“寓天地兮何日?沾雨露兮几秋?”问它在这儿多少时候了,为什么要在这儿,问得似乎幼稚,然而巧妙,顺势引起下文,写这松树嶔崎磊落,姿质特异,“紫叶吟风,苍条振雪”,疾风劲节,坚贞不屈,但由于没有明鉴之人而被埋没在幽谷中。“用轻资众”,“器宏施寡”,譬如千里马,空有远志,不能驰骋,也只好屈居轭下了。这和人的身具高才,位终不显,正是一个道理。
全赋讲求韵律,不事用典,词语不事雕琢,语言简洁,舒卷自如,音调铿锵,干净利落,直抒胸臆,假托涧底寒松“出群之器”、“托非其所”的遭遇,极尽自我矜恃、鸣其不平之能事,将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辰的满腔愤懑一以贯之,指斥“时革屡变”、“态俗多浮”,决心独“保贞容”,不与“榱桷”为伍,大发个人“志远心屈”、“才高位下”的牢骚,这是对社会的遏抑人才、用轻资众这种本末倒置现象的严厉批判。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杨晓霭:篇中不作简单比附,至始至终落笔涧底松本身,写松喻己,取譬明切;咏物寄情,感慨遥深。较其颇具齐梁小赋浓艳色彩的《春思》《采莲》等赋,完全洗去铅华,骨气凛然,超然胜之。(《历代赋评注》)
王勃(649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大儒王通之孙。麟德三年(666年)制科登第,拜朝散郎。后为沛王府修撰。总章二年(669年)入蜀漫游。咸亨三年(679年)冬,始为虢州参军。因匿杀官奴获罪,会赦除名。游汾阴,“流离岁月,羁旅山川” (王勃《夏日登韩城门楼寓望序》)。上元二年(675年)秋,赴交趾省父。上元三年(676年)渡海归,溺水,惊悸而卒,年二十七。诗文追求“风骨”,力争刚健,自成风格。有《王子安集》,其中存赋十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