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07 22:25
涪阳镇隶属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位于县城北部,距县城28公里,居东经107度09分,北纬32度02分,东与兴隆镇、西与陈河镇,北与新场镇接界,镇人民政府驻地涪阳坝。辖8个村,1个街道居委会,58个村民小组,共有24115人(2017)。
北魏正始中(公元504—公元508)始建符阳县并置奇章郡。
隋开皇五年(公元583)奇章郡废,符阳县属集州。集州废,属巴州。
天宝元年(公元742)符阳县隶属符阳郡。
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省符阳县入通江县。
元至元四年(公元1338)设里甲,符阳属通江县新昌里二甲。
民国元年(公元1912)属新场乡辖。
1933年川陕省苏维埃在涪阳设红江县,亦设苏维埃。
民国二十五年设涪阳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废联保改涪阳为镇。
民国二十三年废镇为乡。
1958年10月设立人民公社。
1983年复设乡。
1988年3月复设镇。
2023年下辖红江村、金家坪村、下江口村、石龙寺村、斜滩河村、中码头村、活水沟村、嘉禾寨村、城子坪村、城子坪村、武学堂村及涪阳坝社区。
涪阳镇位于通江县城之西北部,距28公里,距巴中市区99公里。镇政府驻地位于东经107°09′、北纬32°02′。东至独松树,东与兴隆镇接界;南至桃子园;西至林子垭,与陈河镇接壤;北至观音岩,与新场镇毗邻。南北长13公里,东西宽6公里,幅员面积65.17平方千米。
境内属中切割中山地区,南、北、东部有石转、草帽、天华、铁鞭四山对峙。境内两大水系:即诺水水系(又名小通江河),从北到南经新场乡的观音岩入境,在桃子园出境入草池乡,全长8.5公里;涪水水系,经陈河乡青龙潭入境,纵贯下江口村东流至场镇入诺水。镇所在地海拔410米,最高海拔为石转山的尖包梁1418米。
气候属大巴山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特点是冬寒春暖、夏热秋凉,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5℃,夏季最高温40℃,冬季最低温—3℃。全年降雨量为1200至1500mm,无霜期280天左右,霜期集中在11月至次年3月。
全镇林业用地面积7.68万亩,森林覆盖面积58.6%。其中成片森林4.55万亩、荒山1.273万亩、经济林木(含青杠树)0.132万亩。2008年林业改制,将大部分林地归属个人管理使用,集体林现存0.1579万亩。
2012年末,辖区总人口1.5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0.579万人,另有流动人口0.15万人。2012年末人口出生率为9.4‰,死亡率4.33‰,人口自然增长率5.0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02.6人。
总人口24115人(2017)。
以种植水稻、小麦、洋芋、玉米、红苕为主,耕地面积9160亩、人均0.9亩。2012年粮食产量5813吨、人均0.574吨。主要经济作物为油菜,总量其次为蔬菜、花生;畜牧业以猪、牛、羊、鸡为主。2012年末涪阳镇银耳总产量40吨,总收入820万元。2012年末国家惠农政策四项补贴132.7万元,其中粮食直补14.2万元,综合补贴69.1万元,退耕还林补贴28.7万元,良种补贴20.7万元。2012年人均纯收入4777元。
涪阳历来是通江银耳的发祥地和主产区,为加大产业发展,确保通江椴木银耳品牌,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思谋,按照“政府补助、业主带动、部门帮扶”的思路,在火石岭村张家坝建占地60亩的通江银耳生产基地。现已砍棒350万斤,计划建耳棚300个,接种3.6万袋。2013年,全镇组织了200余劳动力正开展接种工作。
2012年末有民办幼儿园2所,有小学2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100%。
辖区内置涪阳中学,创建于1954年, 2005年被巴中市教育局授予“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十强学校”。高考、中考战绩连续8年遥居通江县农村高完中之首,2012年高考本科上线140人。
有卫生院1所,病床26张,村医疗卫生服务站7个。
境内省道201线黑化,南北向穿越。涪(阳)—陈(河)乡道公路砼化。村村通公路,村道公路总里程26公里,硬化16公里。
供排水
场镇设自来水厂1处,引草池湾田河水库净化供用,年供水36万吨,新立项的全数控、日共3000吨的自来水厂项目正在建设中,2012年底已可供使用。
供电
2000年建变电站1座,全镇有变压器40余台,其中场镇8台,全镇通电率100%,年供电650万千瓦时。
供气
2008年,成立蜀通秦巴天燃气公司,2012年末场镇居民用气户1400户,年供气50余万方。
2017年11月,涪阳镇荣获“巴中市‘十佳’法治示范乡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