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陶瓷烧制技艺

更新时间:2024-08-28 15:52

淄博陶瓷烧制技艺,山东省淄博市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在约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时期,淄博地区的已开始制作陶器,是中国最早制作陶器的产地之一。

在约7000年前的北辛文化时期,今淄博市张店区傅家镇浮山驿村、黄家村附近皆产陶器,技术已有较大进步。

大汶口文化时期,淄博地区的陶器生产开始有新的发展,生产范围扩大。

山东龙山文化时期,淄博地区的制陶业已发展到相当水平,产品以黑陶、灰陶为主,种类多,产地分布较广。

西汉时期,淄博地区的制陶业复兴,淄川地区发展快,建筑用陶的烧造技术和品种有了显著进步和扩大。

东汉时期,淄博地区的各种陶器大量生产,制陶技术进入了新阶段。

三国两晋时期,淄博地区的制陶业一度逆转,北部陶器生产逐步衰退,制陶业由北向南转移。

东魏时期,今淄川区寨里村窑场兴起,以烧造青釉瓷开创了淄博瓷器的先河,为中国北方最早生产青瓷的产地。

北齐时期,寨里窑制瓷工艺明显进步,产品质量日渐精进。

唐朝贞观之治”后,淄川磁窑务(今磁村)窑场崛起。

五代时期,磁村窑首创白釉瓷器,并采用高温绿斑彩装饰。

北宋早期,淄博地区的陶瓷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新窑场不断出现。

北宋熙宁年间,颜神店窑户集资于北岭村建窑神庙,窑业日盛。

金朝泰和五年(1205年),磁村窑工艺技术进入鼎盛时期。

元朝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淄博地区连年兵燹和天灾,陶瓷业遭到严重破坏。

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淄博地区的陶瓷生产得到恢复发展。

明朝嘉靖三十六年(1558年),颜神镇窑业繁荣,“陶者以千数”,四方商贩聚集于此。

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年),淄博地区淄川大昆仑西山一带发现白釉石(白药石),继此颜神镇附近窑场用以制做白釉产品。

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颜神镇及周围十里乡村窑场四起,镇内窑货设市,山头、西河村窑货有市所,产品销周围数县,“百里之外乡村僻址有其纵迹”。

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陶瓷艺人陈希龄在博山工艺传习所研制成功茶叶末釉,使失传数百年的这一历史名釉恢复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淄博陶瓷的生产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全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发展迅速,全面振兴。

工艺特征

淄博的陶瓷在造型和釉色装饰上皆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各种瓷雕人物、动物,都是千姿百态,受人们喜爱。如宋瓷之美,虽未唐朝的气势,但优美高雅超过了它,是不饰粉黛,洗去铅华的自然之美;元人在瓷器上表现出厚重和简洁,造型概括洗练,挺拔舒畅;明清御窑厂的产品,造型规整端庄,工艺严格考究;彩瓷虽美丽而不失庄重;青花虽色调清朗而不失富丽。

工艺流程

淄博窑陶瓷大器烧制技艺采用以下烧制步骤: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淄博陶瓷题材广泛,从日用品到陈设品再到园林建筑用瓷,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当时鲁中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面貌。

淄博陶瓷从实用品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构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糅入了大量文化元素,集语言、文学、艺术、历史为一身,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记忆和民族符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状况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淄博陶瓷烧制传统技艺也面临着机械化、高科技的冲击,以淄博陶瓷延续百年的圆窑(俗称“馒头窑”)于20世纪80年代逐渐退出为标志,传统的陶瓷烧制技艺也面临着老艺人相继退休、去世,手工制作技艺濒临失传的局面,急需进行全面的保护和传承。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淄博泰山瓷业有限公司获得淄博陶瓷烧制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淄博陶瓷烧制技艺项目保护单位淄博泰山瓷业有限公司估合格。

社会影响

自2000年起,淄博市在每年的9月6日举行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