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3 20:17
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是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联通路417号的AAAA级博物馆,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于2000年12月29日投用。
淄博市陶瓷博物馆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2万平方米,共设25个展厅,其中陶瓷展厅12个,琉璃(玻璃)展厅5个,综合展厅5个,临时展厅3个。
第一单元 • 新石器时代陶器
早在距今约10000年前的新时期时代早期,淄博地区已然开启了陶器的制作历史。古齐厅陈列的沂源扁扁洞遗址出土的陶片,便是最好的佐证。古齐厅重点展示了后李文化时期的陶钵、陶釜;北辛文化时期的陶鼎、陶壶;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鬹;龙山文化时期的蛋壳陶、黑陶甗;岳石文化时期的桓台史家遗址出土陶器等。商朝饮酒器陶觚、朴素的煮饭器具陶鬲等展品带您领略商朝社会风貌。
第二单元 • 周代陶器
周王朝定鼎,太公封齐,地处齐国中心区域的淄博,制陶业发展迅速。陶制盔形器展示了齐国重要的经济支柱——煮盐业。古齐厅典藏周朝陶器文物众多:反映齐国社会礼仪的陶匜陶盘、反映社会美德的陶豆、折射城市发达象征的瓦当、体现周朝礼制的陶鼎、映射音乐文化的陶甬钟等。
第三单元 • 秦汉时期陶器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六国,建立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代的陶器与战国时期的陶器特点基本相同。古齐厅展示的陶扁壶,由游牧民族盛水的皮囊演变而来,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
两汉时期,齐地的制陶业由于工商经济的繁荣又有了新的发展,釉陶是汉代制陶业的一项新发明。古齐厅中陈列的绿釉三足奁、绿釉壶便是汉代齐地的产物。除此之外,高柄陶壶、空心砖、彩绘陶也尽显汉代齐地的地域和时代特色。
第一单元 • 淄博古瓷文化
展厅中积淀厚重的古窑村匣钵院墙、百年窑神庙石柱、“馒头窑”烧窑场景,以及件件纵贯千年的历史遗珍,让您领略淄博源远流长的古瓷文化。早在西周时期,齐地的先民已然开始使用原始瓷器,古瓷厅的西周青瓷豆便是在淄博地区出土的早期原始瓷。
第二单元 • 寨里窑与青釉莲花尊
以淄川寨里窑烧制的北朝时期青釉莲花尊为标志,淄博窑率先拉开了中国北方烧制青瓷的帷幕。作为“镇馆之宝”,青釉莲花尊反映出独具时代特性的佛意之美,诉说着千年前淄博窑的技艺。
据专家考证,这件精美的青釉莲花尊是当时江北制陶重镇寨里窑所产。寨里窑被认定为目前我国北方最早的青瓷窑址,谱写出了中国北方烧瓷史最动人的序章。
第三单元 • 百花齐放的中国瓷器
古瓷厅展示了宋代雨点釉、茶叶末釉、兔毫釉、黑釉粉杠瓷、绞胎瓷等淄博窑名品,让您一览淄博窑的鼎盛繁荣;同时代的黑定碗、哥窑碗、影青瓷,让您放眼全国各大窑口,感受中华瓷器文化。
明清时期,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古瓷厅珍藏的青花多为景德镇清朝时期作品,浓翠鲜艳。清代诞生了粉润可爱的粉彩瓷和富丽堂皇的广彩瓷,而清末民初淄博民间青花鱼纹盘和红绿彩折射出淄博百姓朴素的审美取向和淳朴的民风民俗。
第四单元 • 古窑观止
古瓷厅的最后,本馆以创新性的展陈方式,将来自全国300多个窑址的500多件珍贵瓷片以瓷片墙的形式进行集中展示,向您展开了一部宏大的中国古代瓷窑档案卷轴。
第一单元 • 荣登国家殿堂的淄博陶瓷
从20世纪60年代起,以滑石质瓷“青花明湖茶餐具”为标志,淄博陶瓷首次进入北京人民大会堂,成为国家用瓷。70年代,鲁青瓷日式茶餐具在北京饭店国宴中崭露头角。80年代以来,高石英质瓷、高长石质瓷、鲁光瓷、系列精炻器、合成骨质瓷、华青瓷成为中南海紫光阁、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举办重大庆典活动,接待外国元首、政要或举办国际会议的专用瓷器。特别是国窑厅中展示的国庆50周年国宴用瓷“中华龙”餐茶具和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设计的“凤舞和鸣”国宴餐茶具,华丽祥瑞,雍容高雅,一亮相就惊艳中外。
第二单元 • 淄博匠心设计的专用陶瓷
淄博陶瓷不仅为国宴提供日用陶瓷,而且承担我国党政机关礼仪接待用瓷制作任务,彰显了淄博陶瓷的高水准、高规格。除此之外,淄博还生产国家涉外用瓷和具有纪念意义的各种文化创意用品,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第三单元 • 淄博陶瓷国礼风采誉满海外
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及独特技艺的淄博陶瓷,还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或政要。
1964年,陈贻谟大师设计的“竹菊盖杯”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开启了淄博陶瓷正式成为国家礼品的先河。从此,由淄博当代陶瓷大师设计且由淄博当地生产的各种陶瓷礼品被选为国礼,作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友好交往的象征。
“当代国窑”代表了当今中国陶瓷高度的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淄博陶瓷以其独特的魅力远播海内外,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第一单元 • 周代琉璃
西周时期,贵族社会热衷于将琉璃与玉石、玛瑙、贝壳等连缀成美丽的饰物进行佩戴,五色厅展示的费昂斯(英文音译,意为“釉砂”)串饰即是此时期的琉璃产物。
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琉璃制品为琉璃珠饰,五色厅珍藏了大量的蜻蜓眼琉璃珠和一颗浅蓝色纯琉璃胎大型珠,这颗琉璃珠出土于临淄商王墓地,直径4.2厘米,它的体积之大、材料之纯、成色之好,就当时的工艺来说,是极难达成的。
第二单元 • 汉代琉璃
汉代厚葬之风盛行,五色厅展示了大量的汉代琉璃随葬明器,琉璃琀蝉、琉璃璧、琉璃握猪等葬饰形制丰富。除此之外,此时期琉璃剑饰也十分盛行,一般来说,剑饰包括“剑首、剑格、剑璏、剑珌”四件套,除了作装饰外,它们也是佩剑主人地位身份的象征。
第三单元 • 魏晋南北朝琉璃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的西方玻璃通过丝绸之路运至中国,成为王公贵族竞奢斗富的宝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罗马玻璃和来自伊朗高原的萨珊玻璃。五色厅展示了以琉璃碗、双联提梁瓶为代表的罗马玻璃和以吹制瓶、切面碗为代表的萨珊玻璃。
第四单元 • 隋唐时期琉璃
隋唐时期,琉璃手工业随经济与文化繁荣而发展。隋唐时期生产的琉璃主要是高铅琉璃,其次是钠钙琉璃,透明度和光泽度明显提高。隋唐佛教文化盛行,作为佛教“七宝”之一的琉璃,被人们视为能够消病趋灾的圣物,隋唐时期生产了大量的舍利琉璃器皿。
第五单元 • 宋代琉璃
宋朝随着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琉璃制造技术更为熟练。琉璃制造业打破了皇室贵族垄断的现象,民间的琉璃作坊也逐渐发展起来。五色厅展示了宋代女子使用的琉璃饰物如琉璃簪、琉璃钗等。琉璃的历史发展到宋代,这种昔日王谢堂前燕,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融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第一单元 • 元末明初博山琉璃作坊遗迹
1982年1月,考古人员在博山大街发现一处琉璃作坊遗址,共清理出大型炉1处,小型琉璃炉遗迹21座,据出土文物推断其年代应为元末明初。精耀厅按比例对该遗址进行了复原,庞大的生产规模、先进的技术水平,“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琉璃生产场景历历在目。
第二单元 • 明代琉璃文化
明代博山琉璃生产空前繁荣,当时琉璃的行销覆盖范围非常广,“北至燕,南至百粤,东至高丽,西至河外,其行万里。”明万历年间,颜神镇(博山)成立了中国最早的琉璃行会组织——“炉行醮会”,每年的三月初三,全炉行都要歇业停产,到炉神庙祭祀炉神女娲。
第三单元 • 清代琉璃文化
清朝时期中国琉璃(玻璃)生产发生最大的事件,莫过于在皇帝的兴趣和旨意之下,官办玻璃厂即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玻璃厂的出现,形成官办、民办并存的历史新局面。清宫廷大量征用博山琉璃匠人,博山也向清宫输入大量的琉璃制品和半成品,交流密切,博山琉璃制造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精耀厅展示的清代鸡肝石、充玉、鸡油黄等琉璃制品皆为此时期博山琉璃的代表。
第四单元 • 博山西冶街
琉璃兴,博山盛。博山琉璃以西冶街炉火最旺。置身精耀厅西冶街复原场景,当年繁华依稀可见。《颜神杂记》记载:“城西居民多冶琉璃,故名西冶”。清代至民国初年,西冶街几乎家家以琉璃为业。清咸丰年间,开始出现专门销售琉璃的料货庄,使博山琉璃的销售从集市贸易、长途贩运,逐渐转变为以博山为中心的全国各地定点销售,其产品几乎覆盖整个中国并远销到朝鲜。
第五单元 • 清末民初博山玻璃公司
清末民初,在博山发生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这就是博山玻璃公司的诞生。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山东省农工商务局以官银五万两作为官股筹办博山玻璃公司,是中国最早的平板玻璃厂。公司于1904年4月29日在《申报》刊登招股启事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在20世纪初严苛的时代背景和政商环境下,博山玻璃人实业兴邦、与时俱进的精神可圈可点。
第一单元 • 博山美术琉璃厂
“博山美术琉璃厂”代表了建国后淄博琉璃的先进水平,从它的历史沿革足以管窥淄博琉璃工艺的发展。在中国陶瓷琉璃馆新辉厅内,展出了众多博山美术琉璃厂的杰出作品,其中琉璃插楞瓶、金红葫芦、鼻烟壶等样样俱全。
第二单元 • 鲁派内画工艺
展厅内展示了众多的“内画”工艺品,“内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最早起源于鼻烟壶。其画法是以特制的弯头毛笔,在玻璃等材质的壶坯内,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清光绪十六年,北京的内画鼻烟壶工艺传入山东博山,画师毕荣九利用本地的琉璃料,开始制作内画鼻烟壶;1959年,老艺人薛京万发明了内画毛笔和不怕水的烤彩内画鼻烟壶。自此,山东的内画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内画鼻烟壶精品,被国际鼻烟壶协会誉为“鲁派”内画。
第三单元 • 百花齐放的淄博琉璃企业
改革开放后,淄博琉璃行业推陈出新,诞生了一批优秀的琉璃企业,传承琉璃工艺,弘扬淄博琉璃文化。爱美琉璃公司以大型琉璃装饰见长,将淄博琉璃以大型琉璃壁画、装饰的形式带出国门;人立文化创意公司推出的“墨彩”“油彩”系列作品多次在世博会、非遗博览会等国际性博览会上参展,向世界展示淄博琉璃;振华玻璃公司形象店遍布全国,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康乾琉璃公司致力于传承与保护淄博特色琉璃工艺,成功研制再现出“鸡油黄”、“鸡肝石”等传统名贵料器;西冶工坊设计制作的“琉璃骆驼”、“琉璃天鹅”亮相国宴,惊艳世界。新辉厅展示了淄博优秀琉璃生产企业的代表作品。
第一单元 • 河北
定州窑陶瓷在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复兴时期。尤其是近几年,生产厂家在文物、美术及科研单位的协助下,开辟出了工艺制造和产品创新的道路。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它的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影响范围较广并发展迅速。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且窑系庞大,产品覆盖华北、华南广大地区。作为现代中国最大的瓷区之一,其产品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具有极高的欣赏、收藏和使用价值。
第二单元 • 河南
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195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经过上百次实验和研究,1958年烧制出第一批豆绿釉工艺品,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专家鉴定,均达到和超过宋代汝窑水平。从此,汝瓷成了汝州的一张名片,现也已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瓷器产区。
钧窑的产品是北宋瓷艺的最高工艺水平的体现,但工艺早已失传。1955年,禹县(今禹州)陶瓷厂开始研制、探索湮没已久的钧瓷胎釉的基本配方与烧成技术,不仅烧制出玫瑰紫、海棠红、天青、月白等传统色釉,还发展了十多种花釉,并增加了现代日用器皿、艺术陈设瓷等新品种,使钧窑再次成为我国的重要陶瓷产区。
第三单元 • 陕西
耀州窑以铜川黄堡镇为中心窑场,沿漆河两岸密集布陈,史称“十里陶坊”。新中国成立后,全镇作坊并为国营陶瓷厂。20世纪70年代,在李国桢等专家的帮助下,恢复了耀州窑的传统技艺,生产出耀州青瓷、黑釉及剔花瓷、白釉及剔花瓷、兰花瓷、铁锈花瓷、花釉等六大系列陶瓷。如今,这里的产品已成为铜川市的支柱产业。
第四单元 • 浙江
龙泉窑是宋代名窑,开创了从三国两晋到清代长达1600多年的瓷器生产史,是中国制瓷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1956年,龙泉瓷厂恢复生产。20世纪80年代始,一些龙泉大型瓷厂以仿古工艺品的形式大批量生产龙泉窑青瓷,如今,也已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成为中国陶瓷的重要产区。
第五单元 • 湖南
1905年,湖南凤凰人熊希龄先生(时任民国总理)在醴陵创办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制造总公司,创立釉下五彩瓷,开启了醴陵由粗瓷生产到细瓷开发的新纪元。1915年,在太平洋西岸的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醴陵釉下五彩瓷扁豆双禽瓶(现珍藏于湖南省陶瓷研究所陈列馆)一举夺得此次赛会的金奖,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如今,醴陵瓷已经集胎质美、釉色美、工艺美、形体美、彩饰美于一体,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第六单元 • 江西
景德镇是“瓷器之国”的代表和象征,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闻名全世界,故有“瓷都”之称。新中国成立后, 景德镇瓷重获发展,并在继承传统工艺,恢复传统品种,创造新的品种样式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并已取得了突出成就。陶瓷企业越来越多并且规模也越来越大,并且形成了“术业有专攻”的态势,一些烧成难度很大的工艺如高温颜色釉、粉彩轧道工艺等又有企业把它们重新发扬光大。
第七单元 • 福建
建窑是福建建阳的民窑,以烧制黑釉瓷闻名于世并专门烧制了宫廷用的黑盏。新中国成立后,建窑在借鉴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利用酸性釉料所成的酸化痕迹作装饰,形成了新的特色。建窑也已成为中国重要的陶瓷产区。
德化窑是福建沿海地区古外销瓷重要产地之一,德化白瓷洁白晶莹,瓷质细腻,含铁量极低,受热自然收缩,无气孔、透光度良好,早在明代就开始出口,法国人称之为“猪油白”或“中国白”,是中国白瓷的代表,在世界白瓷生产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当代的德化瓷产区,技术先进,生产量大,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第八单元 • 广东
石湾窑是明清著名民窑之一,在今广东佛山市石湾镇,以陶塑和建筑陶瓷著称,其从材质运用、技法处理、艺术造型等各方面,在仿制钧窑的基础上,更有创造性的发展,梅建鹰评价说:“石湾集宋代各大名窑之大成,仿钧而青出于蓝,独创石湾自已的艺术风格。”
潮州窑在今广东省潮安县,始于唐代,经宋而终于元。主要烧制青白瓷、青瓷、黑釉瓷和赫黄釉瓷。1915年,潮州彩瓷在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奖。1950年以后,生产规模继续扩大,质量迅速提高。1986年,潮州瓷器分别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和保加利亚国际博览会金质奖。潮州已成为包括采矿、陶瓷生产、陶瓷机械制造、陶瓷科研与教学在内的陶瓷综合产区。
第九单元 • 上海
汉光瓷是1999年推出的新制瓷工艺,在高温下烧制而成,吸水率为零,这种高温下的釉下彩装饰技术突破了传统1400℃瓷器的色系局限,且汉光瓷的光泽度、透光度等一系列指标均刷新了世界瓷器的纪录。区别于传统制瓷工艺,“白、透、润、纯”是“汉光瓷”的集中体现,至今“汉光瓷”已获得国家多项发明专利和400多项设计专利,上海博物馆陶瓷专家汪庆正曾评价“汉光瓷是中国近代最好的瓷器”。但囿于复杂的选料和制作过程,“汉光瓷”一直处于试验性的市场小规模生产阶段。
第十单元 • 江苏
宜兴窑从汉代始烧红陶、灰陶和原始青瓷等,其烧制陶瓷的历史一直延续到今天,已有2000多年,故可称是最古老的陶瓷产区。建国后,宜兴除传统的紫砂陶、钧陶有很大发展外,还恢复了青瓷生产,新创了花釉陶和精陶等产品,是我国重点陶瓷产区之一。
第十一单元 • 山东
黑陶,诞生于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四千多年,是黄河中下游原始文化的杰作。1928年,我国著名考古学者吴金鼎,在山东省章丘县(现章丘市)龙山镇的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这一史前遗存,故被命名为“龙山文化”。因以黑色陶器为主要特征,又称为“黑陶文化”。山东其他地区,如德州的齐河、聊城、淄博、日照等地也有黑陶生产,精彩纷呈,各具特色。
第十二单元 • 广西
钦州坭兴陶学名为紫泥陶,其质地细腻、坚硬结实、形式多样,最大的特点是不施釉,而采用雕刻进行装饰,经打磨而使产品发光及显色,这是其他陶瓷所不宜采用的,坭兴陶在世界上唯钦州独产,因此有“中国一绝”之称。2008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广西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十三单元 • 贵州
贵州牙舟陶生产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产品多为生活用具及陈设品,动物玩具和祭祀器皿,其特点是造型自然古朴,线条简洁明快,色调淡雅和谐,具有浓重的出土文物神韵。牙舟陶瓷色泽鲜艳、晶莹光润、神韵别致、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在中国陶瓷界独树一帜,极具艺术性、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第十四单元 • 四川
会理绿陶是四川著名产品。因采用“孔雀绿石”配料而得名。产品呈宝石绿色,清爽素雅。叩之有金属清脆的声响。釉不含铅,无毒、无味、耐高温、耐酸碱,在川陶中独具一格。80年代初,在四川美术学院协助下,发展了多种花釉,如雨点釉、铁红釉、粉蓝釉等,产品由原来的十多种增加到200多种。
第十五单元 • 辽宁
陶艺家张驷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将中国具有7000多年历史的乐器陶埙,与当代陶艺造型相结合,创立“埙艺”这种艺术形式,为当代陶瓷艺坛增添了新的形象。张驷的埙艺作品是具有严格音调和音域的吹奏乐器,能吹奏各类乐曲,使欣赏者能同时得到视觉和听觉的享受。此前,张驷的埙艺作品曾被国内有关博物馆和个人收藏。
第一单元 • 欧洲陶艺
欧洲的文化是由地中海的希腊、罗马,以及古代波斯与中亚等地区的文化所形成,陶艺也随着各地不同的古代文化传入欧洲。后来由于中世纪中期以后的政治发展与宗教改革,使得欧洲逐渐发展成独立成长的地区,欧洲各国也各自形成本身的文化特色,陶艺在各国也逐渐发展出不同的风格。综合来看,欧洲地区的传统陶艺,较为偏向于实用性的要求,同时也与绘画、雕刻、建筑一样,注重作品的雕塑与装饰效果。产业革命后,欧洲各国的工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也促进了陶艺制作方式的多样化,特别是强调艺术与工业的结合,讲求造型的单纯化、合理化,重视实用与美观,从而使欧洲陶艺出现了新的面貌。
第二单元 • 亚洲陶艺
亚洲地区的陶瓷制作起源甚早,依据材料与制作技术的不同,可分为两大主流;一是以中国为中心,包括日本、韩国等地的东亚陶艺系统;另一则是以中东地区为中心,包括叙利亚、土耳其、伊朗等地的西亚陶艺系统。这两大陶艺系统的最大差异,在于陶瓷烧成温度的高低,与使用釉药、粘土性质的不同。从陶器作品的艺术表现上,东亚地区的陶艺,深受中国风格的影响,造型工整庄严,釉色沉稳、清雅;在作品表面装饰方面,除了图纹整齐和讲究图形的重复与连续外,也将水墨画的技巧应用在器皿表面的装饰呈现。而西亚及中东地区的陶器造型较为柔和,而由于使用低温的铅釉、锡釉,因此釉色鲜艳活泼,尤以具有金属光彩的金彩釉为一大特色。常见的装饰有描绘花草、人物或动物的图案等,其笔法活泼奔放。
第三单元 • 北美陶艺
北美洲地区的陶艺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早期居住于美洲大陆的原住民族陶艺;另一类则是大量移入美洲大陆之后所带来的欧洲陶艺。由新移民所带来的欧洲陶艺,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已逐渐形成今天多彩多姿的北美洲陶艺,在美国与加拿大分别呈现出多种不同的表现方式。美国的陶艺显得活泼多彩,而加拿大的陶艺则更具有英法传统陶艺的特质。
第四单元 • 南美陶艺
中南美洲地区的文化形成,从历史的演化进程来看,是欧洲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的融合与发展。陶艺的发展亦是如此,早在殖民地时代,由西班牙、意大利与葡萄牙人引进的欧洲陶艺,就在中南美洲扮演发挥相当传统的角色,无论在器物的造型、艳丽的釉彩与活泼、浪漫的拉丁情调图案表现,都显示出南欧的传统陶艺特色。但在经过了三、四百年来与当地文化的融合,便逐渐形成异于欧洲的陶艺风格,其中最大的差异是造型更加自由,作品图案描绘的题材更加生活化。
第五单元 • 大洋洲陶艺
大洋洲陶艺主要包括澳大利亚陶艺和新西兰陶艺。澳大利亚陶艺追随着世界当代陶艺的发展潮流,将当代艺术的表现手法融入陶瓷的设计和制作之中,而新西兰陶艺则本土风格明显,将宗教信仰、民族特性等融入到陶艺作品中。
第六单元 • 非洲陶艺
非洲的原始部落很多,传统陶艺大多停留在较低温的陶器制作阶段,制作方法也很原始,大多以土条成形的方法盘筑而成圆瓮或圆钵作品,器物表面未上釉的居多。为了避免装水渗漏,艺术家会在器皿的表面加以磨光,以增加坯体表面的密致度。在装饰方面,则以粘贴绳纹或在磨光的器物表面刻上单纯的线条及原始图案为主。至于烧成方面,非洲地区的传统陶艺,大多以野外烧制的方式烧成。烧制时间依作品的大小与数量之不同,短则五、六小时,长则一、二天。据调查,从东非到西非各部落民族,大多采用这种野外烧制的方法制陶。虽然非洲的传统陶器制作非常原始,但是这种经数千年所延续下来的传统工艺,却充分表现出原始民族朴质、坚韧的特性,无论陶器的造型或色彩,都显示出单纯、厚实而充满生命力。
展览概述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选是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共同主办的评选活动,目前已举办三届,入选的大师们为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和推进做出了很大贡献。
展览概述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淄博的陶瓷工艺美术大师们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创造出众多功力深厚、匠心独运的精品力作,多次在国内外获得殊荣。他们为淄博陶瓷艺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单元 • 玻璃的结构
玻璃的结构,是指组成玻璃的离子或原子在空间的几何配置以及它们在玻璃中形成的结构形成体。
第二单元 • 玻璃的多样性(建筑类)
能踩的玻璃——超白蚀刻玻璃;能静音的玻璃——玻璃静音节能窗 ;能节能的玻璃——超白三银弯钢化Low-E玻璃、超白双银钢化Low-E玻璃、三玻两腔中空Low-E玻璃、中空玻璃;最坚固的玻璃——防弹玻璃;最绚丽的玻璃——高温彩釉玻璃;最魔幻的玻璃——调光玻璃;能弯曲的玻璃——超小半径钢化玻璃;能避免反光的玻璃——玉砂彩釉弯钢化超白玻璃;五彩缤纷的玻璃——19mm V型刻槽超白玻璃;能自我清洁的玻璃——自洁玻璃;能砌房子的玻璃——玻璃砖、玻璃瓦……
第三单元 • 玻璃的多样性(工业类)
能改变光的方向的玻璃——光学玻璃;只能看清一面的玻璃——低反玻璃;能弯曲的玻璃——盖板玻璃;能减速的玻璃——减速玻璃;看不见的玻璃——夹胶中空玻璃;晶莹剔透的玻璃——超白玻璃……
第四单元 • 玻璃的多样性(民用类)
器皿玻璃、药用玻璃、瓶罐玻璃……
第五单元 • 玻璃的多样性(环保类)
能产生电能的玻璃——太阳能电池用玻璃;能隐藏的玻璃——泡沫玻璃……
第一单元 • 空间技术领域
空间技术是随着对空间资源的开发而出现的一门新型高科技航天技术,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高技术陶瓷(如碳-碳材料、氧化锆陶瓷、气凝胶等)在空间技术领域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如我们所熟知的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都闪烁着高技术陶瓷材料的身影。
第二单元 • 生命医学领域
生物陶瓷材料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内容,成为可以直接用于人体或与人体直接相关的生物体中的人工材料。生物陶瓷材料已经开始应用于人工骨、人工关节、人工齿根、骨充填材料、骨置换材料、骨结合材料、人造心脏瓣膜、人工肌腱、人工血管、人工气管等方面,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医学进步的一大成就。
第三单元 • 国防军事领域
高新技术的应用是现代战争制胜的法宝。在军事工业的发展方面,高性能结构陶瓷和陶瓷基复合材料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广泛应用于导弹、装甲防护系统和防弹衣等的设计制造,这些新型材料是未来军事工业发展的关键支撑材料。
第四单元 • 环保能源领域
陶瓷材料以其各种优良的性能,在水污染、大气污染治理以及固体废弃物的利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陶瓷材料耐腐蚀、低磨损,能够减少排放,并确保在能源供应和环境科技等许多方面的资源高效使用。高技术陶瓷材料成为在传统和可再生能源的分配与供应中能够高效使用的资源。
第五单元 • 轨道交通领域
城市轨道交通和新型能源汽车都是世界公认的低能耗、少污染的“绿色交通”。它们的使用,是解决城市问题诸如交通拥堵和雾霾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陶瓷材料在这些领域的应用,为我国的交通和环保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六单元 • 其他领域
除上述领域外,陶瓷材料还广泛应用于诸如微电子技术、智能家居、冶金、有色金属、石油、造纸、煤炭等多个行业。现代陶瓷材料早已不是我们对陶瓷的固有认识,而是在新的社会需求和新技术的发展驱动下,形成的一种新兴事物,造福人类的生活。
第一单元 • 创新精神
陶是人类创新性地利用自然界的天然物,按照人类自身的需求和意图,制造出的一种全新器物。而这一创新精神在艺术陶瓷上有更加淋漓尽致的反映。创新精神使陶艺家们的作品个性鲜明,是艺术陶瓷推陈出新、永葆生机的源泉。
第二单元 •时代精神
陶瓷与人类文明相伴而生,相伴而行,它以实物的形态,像一部可触摸的历史典籍,真实直观全面地记载了人类的文明历史。
承载着厚重的人类文明,大师们在进行陶艺创作时更加注重文化底蕴的表达。但他们不仅专注于传承中华元素,还巧妙地还将其注入时代特征,使作品主题更加与时俱进,传递当代价值观,接轨世界文化,彰显出独具时代性特征的艺术魅力。
第三单元 •匠心精神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陶艺大师对细节的精益求精和持之以恒的专注令人惊叹!
第一单元 • 康乾琉璃
“鸡油黄”、“鸡肝石”是淄博琉璃产品的杰出代表。“鸡油黄”琉璃润如黄玉,“鸡肝石”琉璃深沉典雅。“鸡油黄”、“鸡肝石”是淄博琉璃产品的杰出代表。“鸡油黄”琉璃润如黄玉,“鸡肝石”琉璃深沉典雅。淄博市陶瓷博物馆国粹厅珍藏着淄博康乾琉璃公司创制的“鸡油黄”、“鸡肝石”作品。其中“鸡油黄编钟”曾作为国礼亮相2018年青岛上合峰会。
第二单元 • 西冶工坊琉璃艺术品
西冶工坊是专门从事琉璃艺术设计、开发、生产的公司,多款琉璃艺术品被国家级宴会选用,为国宴增色。2015年9月,西冶工坊的琉璃艺术作品“国宴天鹅”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的重要装饰摆件,出现在各国领导嘉宾的餐桌上。2016年3月,在博鳌亚洲论坛招待宴会上,西冶工坊的琉璃艺术品也多次作为重要装饰陈设。2017年5月,在北京雁栖湖举办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西冶工坊创制的琉璃艺术品“国宴骆驼”,作为午宴餐桌的中心陈设向世人亮相。
第三单元 • 琉璃编磬
国粹厅的中心位置展示的是古代乐器——编磬,根据江苏盱眙大云山墓葬出土的汉代琉璃编磬复原制作而成,这套编磬由22片琉璃编缀而成,每片都青翠温润,颜色似青白玉,敲击时的音色与木琴十分相似。琉璃编磬不仅能敲击出美妙古典的古代音乐,同时还能敲击出《欢乐颂》、《康定情歌》等我们耳熟能详的现代音乐。
第四单元 • 现代琉璃艺术精品
国粹厅还展示了国内著名琉璃艺术家的艺术精品,有被中国日用玻璃协会授予“石榴王”称号的王乃宝大师、“葡萄孙”孙凤军两位琉璃大师的灯工作品,有来自台湾的琉璃艺术大师“张毅”、“杨惠姗”采用古法琉璃工艺——“脱蜡铸造法”制作的琉璃艺术品,有极具淄博特色的“套料雕刻”琉璃盖罐,也珍藏着来自上海的琉璃艺术大师庄小蔚的琉璃作品。
第一单元 • 尹干大师捐赠作品
尹干大师,生于1941年,江西省赣州市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山东陶瓷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会长。
1962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同年分到淄博工作。他所设计的“中华盖杯”,1984 年进入中南海,选为国家领导人用瓷。他的陶瓷作品先后赴十多个国家展出,设计的日用陶瓷大量投产,远销国内外。
第二单元 • 董善习大师捐赠作品
董善习,1951年生于淄博淄川。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
自1972年任职于山东淄博瓷厂开始,董善习大师开始接触陶瓷艺术。从艺40多年来,他致力于陶瓷艺术的学习、研究和创作,先后研创“刻瓷烤彩”“硬笔陶瓷彩绘”“薄胎瓷板釉中彩”新工艺、曾荣获山东省陶瓷艺术设计创新金奖,并有50多件作品在省级以上展评中获奖。
第一单元 • 园林景观陶瓷
在现代人的生活环境中,建筑师与艺术家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述形式,将陶瓷艺术融入到建筑与环境之中,使陶瓷艺术从传统的架上艺术走向户外环境之中,与大自然和建筑物融为一体,共同构筑起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并表现出浓郁的人文氛围。园林景观陶瓷的种类,一般可分为墙面景观陶瓷、地面展示陶瓷、雕塑观赏陶瓷、摆件点缀陶瓷。
第二单元 • 建筑用瓷
建筑用瓷是指房屋、道路、给排水和庭园等各种土木建筑工程使用的陶瓷制品。我国的建筑陶瓷产业在近十几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快速发展,凭借内外部的发展优势与机遇,已成为世界上建筑陶瓷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全球过半的建筑陶瓷都产自我国,由此可见我国建筑陶瓷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目前,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建筑陶瓷产区已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其中尤以山东、广东等地区最具代表性,不少地区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陶瓷集群。
馆内馆藏展品25000余件,展厅展出展品16000余件,展示了自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后李文化至明、清、民国等各朝代陶瓷文物;自西周至元、明、清、民国等各朝代琉璃文物;当代淄博、景德镇、宜兴、唐山、龙泉、德化、佛山等大师级陶瓷艺术精品和北京、上海、台湾、衡水等大师级琉璃艺术精品;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建筑陶瓷、园林陶瓷、高技术陶瓷、现代玻璃和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现代陶瓷、琉璃艺术品,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现代化大型陶瓷琉璃专题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