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30 20:54
淡紫鳾(学名:Sitta solangiae)是鳾科、鳾属小型鸟类,体长11-14厘米。嘴黄色,额绒黑色,头顶葡萄紫色。上体灰蓝色而沾紫,颏、喉白色,其余下体沙棕色。虹膜金黄色或黄褐色,脚黄褐色或黄青色。
郑作新(1964、1976、1987)、李桂垣、郑宝赉等(1982)曾将中国分布的淡紫鳾作为绒额鳾的一个亚种——海南亚种(Sitta frontalis chienfengensis)。然而后来多数学者都认为它和分布于越南的淡紫鳾关系更密切,而作为淡紫鳾(Sitta solangiae)的一个亚种(Mees 1986;Harrap 1991;Inskipp 1996),郑作新(1994)亦接受了这一意见,承认淡紫鳾也分布于中国海南岛。
雄成鸟前额绒黑色,眼先亦为绒黑色并向眼上下延伸至眉部和颊上部,眼后渐细,形成一条前端与额部黑色相连,后端细窄的不规整眉纹,头顶葡萄紫色。上体灰蓝色而沾紫,翅上中覆羽和小覆羽紫蓝色,大覆羽和飞羽黑褐色,除第一和第二枚飞羽外,其余外侧飞羽外翈中段呈天蓝色,内侧飞羽外翈灰蓝色而稍沾紫色,大覆羽外翈亦沾紫蓝色。中央一对尾羽和上体相似呈灰蓝沾紫色或紫蓝色,其余尾羽黑色,外翈沾蓝色,外侧尾羽内翈具白色次端斑。耳至颈侧葡萄棕色。颏、喉白色,胸、腹至尾下覆羽等其余下体黄棕色或沙棕色,腋棕白色,翼下覆羽黑色具一显著的白斑。
雌成鸟和雄成鸟相似,但无黑色眉纹。
幼鸟和成鸟相似。但雄性幼鸟额和眉纹污黑色而少光泽,且较狭窄;上体较成鸟暗,眼下和耳羽灰棕沾紫;颏白色,喉灰棕色,其余下体沾棕黄色。雌性幼鸟额灰黑色,头顶和上体灰蓝色,颊、耳羽和颈侧灰紫色;颏、喉棕白色,其余下体淡红棕色,胸沾灰黑色,尾下覆羽具棕栗色羽缘,其余似成鸟。
虹膜金黄色或黄褐色,嘴黄色,脚黄褐色或黄青色。
相似种绒额鳾(Sitta frontalis)嘴鲜红色且较细短,上体多紫呈紫蓝色,下体灰棕色或葡萄棕色。彼此区别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行为:留鸟。淡紫鳾主要栖息于茂密的山地森林中,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家族群或小群。常在茂密的树冠层下,匍匐于树干上,围绕树干呈螺旋形上下活动,行动敏捷,也能在小的横枝上来回捕食。有时亦与其他小鸟混群,活动时各自分散开来,并通过不停的鸣叫彼此相呼应。
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据郑作新等(1964)在中国海南岛剖检的4个鸟胃,所吃食物全是昆虫,其中甲虫占58%,蝽象占24%,其余为飞虱和昆虫卵。
叫声:尖而持久的“chit-chit”声或吱吱尖叫“sit-it-it-it-it”。
分布于中国、老挝和越南。在中国仅分布于海南岛南部吊罗山、五指山、尖峰岭、坝王岭。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近危(NT)。
已被鸟类生活国际(Bird Life llltematlonal)列入《全球濒危鸟类名录》。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全球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传闻表明,在越南西北部,该物质并不像以前想象的那样罕见,在达拉特高原(Da Lat Plateau)可能相当常见,在海南的优质森林中也并不罕见。它在贡塔姆高原(Kon Tum Plateau)的地位是不确定的(del Hoyo等人,2008年)。该物种分布于海南霸王岭和江风岭自然保护区、越南楚阳仙和恩戈林自然保护区(Chu Yang Sin and Ngoc Linh nature reserves in Vietnam)、老挝色觉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区(Xe Sap National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rea in Laos)等多个保护区。
该物种的主要威胁是森林砍伐。中国海南的森林覆盖率从1949年的约8630平方千米(25.7%)下降到1991年的月2420平方千米(7.2%),政府重新安置计划加剧了森林覆盖率的下降,例如,在达拉特高原(Da Lat Plateau)的大部分地区存在轮作耕作、烧炭和收集薪材的行为。
在其分布范围内进行反复调查,以确定该物种的分布和丰度,并评估种群趋势和栖息地丧失率。开展生态研究,以提高对其精确栖息地要求的了解,特别是次级栖息地的耐受性和对破碎化的反应。在保护区内有效保护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