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柳

更新时间:2023-03-24 16:30

淡黄柳,词牌名,原南宋姜夔自度曲,入“正平调”。以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为正体。双调六十五字,前段五句五仄韵,后段七句五仄韵。另有双调六十五字,前段五句五仄韵,后段七句四仄韵等变体。代表词作有纳兰性德淡黄柳·咏柳》等。

词牌沿革

淡黄柳,始于南宋,原音乐家兼词人姜夔自度曲(词人自己创作之乐曲而用为词调称自度曲)。姜夔共有十七首自度曲,此为其一,《白石道人歌曲》入“正平调”。词序云:“客居合肥南城赤阑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抒客怀。”姜夔的“客怀”是:绍熙二年(1191)秋,词人姜夔重到合肥。那对与他相恋十多年的歌妓姐妹花“燕燕”“莺莺”已离开合肥。人去楼空、时过境迁是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寒食清明时节,春光正好,却一派凄凉。柳色由鹅黄变嫩绿,时序已从早春度入暮春。词人以生机勃勃、夹道依依的杨柳来反衬空城巷陌的荒凉,引发种种慨叹。调见南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

今传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其自度曲词字之右旁,皆注有燕乐半字谱,现代音乐家已译为今谱,可以歌唱,为宋词今存之完整歌谱。此曲旋律高亢优美,为姜夔自度曲中之佳作。此调用仄韵,姜词及王沂孙张炎之作皆用入声韵,故以入声韵为准。

格律

格律说明

正体:双调六十五字,前段五句五仄韵,后段七句五仄韵。以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为代表。“正岑寂”三字,《词律》移作前段结句,查张炎、王沂孙词俱属换头,今改正。此词可平可仄即参下张、王二词。

变体一:双调六十五字,前段五句五仄韵,后段七句四仄韵。以张炎《淡黄柳·楚腰一捻》为代表。此与姜词同,惟后段第四句少一字、不押韵,第五句多一字异。按此词后段第四句本不用韵,或改“眼”字作“睫”字者非。

变体二:双调六十五字,前段五句四仄韵,后段七句四仄韵。以王沂孙《淡黄柳·花边短笛》为代表。此亦与姜词同,惟前后段第四句不用韵异。或引《古今通韵》“药”可通“屑”,疑“别”字为韵,非也。按《通韵》“药”之通“锡”,则引毛诗“左手执籥,右手秉翟”。“觉”之通“职”,则引毛诗“食我场藿,以永今夕”。“沃”之通“陌”,则引毛诗“不敢不局,不敢不眷”。盖以“屋、沃、觉、药、陌、锡、职”,即“东、冬、江、阳、庚、青、蒸”之入声,平声七韵宫音可通,则入声七韵亦可通也。故此词“笛”字,姜词“角”字、“绿”字可以注韵。若以“药”通“屑”,则罕有此例。

格律对照

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淡黄柳·空城晓角》

中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中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中中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惟有池塘自碧。

变体一

格律对照例词:《淡黄柳·楚腰一捻》

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楚腰一捻,羞翦青丝结,力未胜春娇怯怯。暗托莺声细说,愁蹙眉心斗双叶。

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正情切,柔条未堪折。应不解、管离别。如今已入东风眼,空望断章台,马蹄何处,闲了黄昏淡月。

变体二

格律对照例词:《淡黄柳·花边短笛》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花边短笛,初结孤山约。雨悄风轻寒漠漠。翠镜秦鬟钗别,同折幽芳怨摇落。

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素裳薄,重拈旧红萼。叹携手、转离索。料青禽、一梦春无几,后夜相思,素蟾低照,谁扫花阴共酌。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典范词作

【宋】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

【宋】王沂孙《淡黄柳·花边短笛》

【宋】张炎《淡黄柳·楚腰一捻》

【清】纳兰性德《淡黄柳·咏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