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背区

更新时间:2022-04-13 17:58

淤背区,水利名词,治理黄河的一种措施,淤背区是将河道内的泥沙,运用机械冲吸,借助水流作用,通过管道输送到黄河大堤背侧规定宽度内,沉积而形成的依附大堤的带状土方区域。下游黄河堤防淤背宽度100米。

防毁方法

1、 内蓄法

内蓄法就是把雨水存放在淤背区,不让其流下去,就避免了出现水沟。内蓄雨水的现有条件是很好的,在100米宽的淤背区外边沿平行大堤筑起一条宽10米,高1米的挡水堰,在每100米挡水堰处垂直大堤修一条宽7m,高0.7m的隔堤,使淤背区形成格子状,这样可防止雨水过分集中。一般年份不会出现问题。

内蓄法除了防雨毁以外,还可以满足树木生长的需要,树木的品种应选择杨柳之类,它即耐涝又是抢大险时的料源;内蓄的雨水如果长时间渗不下去,还可以用于浇灌堤顶的树木、花草或草皮。

采用内蓄法应注意的问题:一是挡水堰顶部要略微倾斜,内侧低,边沿高,把挡水堰顶部的雨水也蓄起来,防止冲开挡水堰。二是暴雨时及时查看挡水堰,进行防护。

内蓄法的缺点是土方量大。但是,如果黄河发生超标准洪水,这些土方可以用于防护堤顶漫溢或堵塞漏洞。

2、排出法

根据当地情况,选择有利地形,修建溢洪堰式的排水工程,排水沟不能解决淤背区的排水问题。溢洪堰式的排水工程结构也很简单,用浆砌砖或三合灰土砼抹面就可解决问题,但要设小型的消力池,保证工程质量和加强管理。

3、综合法

采用内蓄法与排出法的优点,可在保证不产生水沟的前提下减小土方量和投资。综合法应是在淤背区内垂直大堤开挖蓄水沟,每10m一条,底宽1m,顶宽2m,深0.6m,蓄水沟两头也用沟联接。开挖出来的部分土用于修建挡水堰,在挡水堰内侧适当位置修建小型的溢洪堰式排水工程,排除蓄水沟内解决不了的多余水。每100堤段为一个单元。

开发利用

随着放淤固堤工程的逐年增多,淤背区的开发利用也经历了几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保持工程完整,封沙造林,由集体统一管理,但由于土壤贫瘠,保水性差,树木生长较慢,经济效益很低。80年代中后期,逐步认识到淤背区是重要资源,进行了包边盖顶,提出了“安全,效益,多种经营”的措施,在淤背区内育苗,种植农作物、蔬菜等,管理上仍为统一管理经营,对部分淤区承包给职工或当地群众,但经济效益仍然不高。90年代以来,提出了“种、养、加”结合的措施,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包边盖顶面积,对部分淤区进行水利设施配套,不断调整种植结构,逐渐形成了林、粮、果、菜、经济林等种植、养殖全面发展的局面,经济效益有所提高。速生杨片林、林果示范园、美化苗木、林禽间养、银杏园林及产品深加工等已基本形成规模。在管理模式上有了以下几方面的改变:一是河务段统一(或固定专人)管理,收入归河务段;二是职工个人承包,交足承包费后,收入归个人;三是租给当地群众,收取一定的租金。有关部门正在探索结合黄河防洪工程建设,开发黄河旅游项目,在淤背区的种植与管理上注重科技发展,引进科技项目,大胆引进科技人才,使淤背区开发向更高层次发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