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20 11:18
安徽淮南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安徽省淮南市西南部,在淮河中游左岸,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景风区,规划面积3267公顷。
安徽淮南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安徽省淮南市西南部,主体在毛集实验区境内,离凤台县17千米,距毛集镇3.4千米。地理坐标在东经116°31′—116°40′,北纬32°30′—32°32′之间,公园总面积3267公顷。
安徽淮南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属华北地层区,次古老地层上覆盖着较厚的第四系层积物,土层深厚,并夹有多层流沙。焦岗湖历史上为淮河、西淝河汇流的淮河滩地,经多年洪水泥沙淤积,河岸高仰,与北岗之间形成湖洼坡塘。地处淮北平原,地形平坦,由于河流变迁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形成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点。
安徽淮南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所在的毛集实验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湿润多雨,日照充足,降水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5.1℃,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28℃,一月最冷,平均气温1.1℃,温度年较差为26.9℃;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05.2毫米;全年日照时数为2283.5小时;全年太阳辐射量为123.8千卡/平方厘米。
安徽淮南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水系经由元新闸入淮,与淮河仅一堤之隔,主要进水口有官沟洼、丁家沟、湖天洼中心沟等。焦岗湖整个湖区为椭圆形浅水湖泊,东西长约15千米,南北宽近5千米,全湖周长35千米,控制水位18.2米,面积5400公顷。
安徽淮南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有水生维管束植物19种,包括挺水植物7种,浮叶植物2种,漂浮植物1种,沉水植物9种;浮游植物共5门25属45种。植物主要有菖蒲、齿果酸膜、慈菇、打碗花、大茨藻、荻、芦苇、水车前、水葱、水花生、天蓝苜蓿、纤毛鹅观草、野菱、荔枝草、金鱼藻、等。
安徽淮南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野生动物21目50科104种,鸟类有13目34科77种,鱼类12科32属38种,浮游动物45种。动物主要有小䴘䴙、斑嘴鹈鹕、小白鹭、夜鹭、大白鹭、苍鹭、中白鹭、池鹭、牛背鹭、豆雁、赤麻鸭、绿翅鸭、琵嘴鸭、普通秋沙鸭、斑嘴鸭、小天鹅、青头潜鸭、鸳鸯、红隼、游隼、环颈雉、鹌鹑、灰斑鸻、青鱼、草鱼、赤眼鳟、餐条、鳙鱼等。其中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白鹤、白枕鹤、白鹳、黑鹳、大鸨,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灰鹤、鸳鸯和白尾鹞等。
中华荷园位于安徽淮南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区,占地约1000亩。进入6月份,千亩荷花淀近60余种荷花竞相开放,花期一直持续到9月,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观。
湿地生态植物园位于安徽淮南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区,从西湾电灌站往湖区延伸,沿湖岸往湖心扩展300米,面积约2500亩,展示焦岗湖湿地特有的生态景观,保留了大片的野生芦苇群落、菰群落、芡实群落以及河叉口滩涂、沼泽等典型湿地景观。
焦岗湖湿地科普宣教馆位于安徽淮南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东小湖南堤东南角附近,面积1000平方米,采用大型浮船的形式,充分展示湿地科学的基础知识以及湿地环境的主要功能。
民国元年(1912年),在焦岗湖南岸筑淮堤,以堵淮水倒灌,以元庆闸泄新沟及贺家塘水入淮。
1965年,焦岗湖沿岸始建生产圩堤,逐步形成南湾圩、西湾圩、王郢圩、枣林圩、瓦房圩等。
2021年,安徽淮南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实施西淝河—焦岗湖连通引水道工程、村庄水系综合整治等项目,清淤疏浚颍凤河、刘楼沟、康庙沟、友谊沟等79条;对关沟河道6.86千米,堤岸7.5千米实施清淤疏浚、绿化、水环境修复、涵闸改建等。
2022年以来,安徽淮南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利用水草清理船清理菹草(麦黄杂)5000亩;在焦岗湖生态保育区及芡实保护区种植芡实、荷花、苦草等水生植物600亩;在东小湖驳岸进行植被修复,栽植荷花、芦苇等共计约30亩。
2009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复安徽淮南焦岗湖列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
2015年12月,安徽淮南焦岗湖湿地通过验收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2018年10月,安徽淮南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获批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安徽淮南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外部交通道路系统有:淮阜铁路,合—淮—阜高速公路,102省道、毛集—张集县道,淮河水运等;内部主要有沟通公园内各个功能区的环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