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5 16:44
淮安蒲菜,江苏省淮安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淮安蒲菜株高200厘米左右,叶片扁平,披针形,长150厘米左右,宽1.0-1.2厘米,深绿色,叶鞘长40-70厘米,叶鞘圆柱形,粗2厘米左右,外表淡绿色。产品洁白柔嫩,营养丰富。白露后停止分株,立冬以后地上部分茎叶枯黄,地下部分越冬。
每100克蒲菜嫩茎中含蛋白质0.9-1.2克,碳水化合物大于1.5-1.8克,膳食纤维0.08-0.25克。
淮安区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域,兼有南北气候特征,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3.8-14.8℃,市区年平均气温14℃,最低气温-21.5℃,最高气温39.5℃;年无霜期210-230天;年平均日照数2250-2350小时,日照百分率平均为52%,明显优于苏南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冬季雨水稀少,夏季雨水集中,年降雨880-1100毫米;平均风速为2.9-3.6米/秒之间,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地理标志区位于淮安区地势低洼易涝区,该区地势低洼,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是典型的水稻土和沼泽土,是蒲菜栽培的天然场所。
淮安水乡泽国,盛产芦蒲,不但早就有了吃蒲菜的传统,而且一直保留。汉代文学家淮安人枚乘的《七发》中,曾经谈到吃蒲菜。他借作品中人物吴客之口,叙述精美的食物说:“刍牛之腴,菜以笋蒲。”
天启《淮安府志》卷二《物产》中,蒲菜列于第四类“蔬菜”的第十一种,用的是古名蒲蒻,可见明代淮安人已意识到蒲菜是地方特产。
在淮安,蒲菜又被称为“抗金菜”。南宋建炎五年(公元1131年),金国十万精兵攻打淮安,梁红玉领兵镇守淮安,却被金兵长期围困。在内无粮草、外无军援的情况下,偶然发现马食蒲茎,因而取蒲菜代食,解决了粮食尽绝困境,军民同心协力,终于打败了金兵,故淮安民间又称蒲菜为“抗金菜”。自此,食用蒲菜便在淮扬一带广泛流行开来。
2014年,淮安蒲菜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量7500吨。
2014年5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淮安蒲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淮安蒲菜产区位于淮安市淮安区河荡湖区,包括淮城、流均、环白马湖地区的南闸、林集、范集等乡镇的所有行80个行政村。淮安蒲菜种植东起流均镇,北至淮城镇,西至南闸,南至林集,保护面积6.0万亩。
1、产地要求。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大于2100小时,地势低洼,土层深厚,土地肥沃,质地适中的中壤或重壤褐土为宜,土壤pH值6-7,有机质含量1.5%以上,最好为水稻土或沼泽土。
2、品种选择。选用天妃宫蒲菜等当地优质农家品种和具有淮安蒲菜特征特性的优质蒲菜引进品种。将种藕留在原田内过冬,于春季种植前随挖、随选、随栽;
3、生产控制:蒲田选择,土壤淤泥层在30厘米以上,有机质大于20克/千克,全氮大于3毫克/千克,碱解氮大于300毫克/千克,速效钾大干60毫克/千克,常年水深在30厘米以上。一般在6月份进行栽插,秧龄5叶-6叶,水浅宜早、水深宜迟。新拓蒲菜区,以腐熟有机肥为主,一次施足,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肥5000千克以上。每667平方米栽插密度在600株。以栽后秧苗不易上浮为度,一般深度在25厘米左右。等行、株距栽插,行株距在1.0米-1.1米。蒲菜一生水份管理以由浅到深再到浅为原则,栽插期水层在0.5米-0.6米,不宜超过心叶、叶稍,随着蒲菜生长、水位渐高,控制在0.8米-1米,水位最高不宜超过1.5米,在8月后逐渐降低水位。第一年新栽田以适度采收为主,采收期在8月以后,以后每年可全年采收,一般在5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主采期。采收时夹花抽行收,留壮株待发。冬季要采收的田块,立秋前一茬不宜采,以留冬发采菜。
淮安蒲菜产地环境应符合NY5331-2006无公害食品水生蔬菜产地环境要求。淮安蒲菜生产根据(NY5238-2005)无公害食品水生蔬菜种植技术规范,制定了“淮安蒲菜生产操作规程”。
凡在本规范规定的地域内种植的淮安蒲菜均可申请使用本地理标志,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包装上统一标注“淮安蒲菜”及其农产品地理标志编号和组合图案,标注时可采用耳标、标牌、印刷等方法,但均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设计使用手册》的规定和要求。
明清以来淮人的诗文小说,经常赞美淮安的蒲菜。唐宋人的诗中也曾提到它,但没有把它当作蔬菜,所以未称它为蒲菜,仅称为蒲根。
贾岛《南池》诗云:“秋声依树色,月影在蒲根。”范成大《送别》诗云:“赖得溪流通尺素,蒲根仍有一双鱼。”戴复古《江滨晓步》诗云:“津头晓步落潮痕,行尽蒲根到柳根。”这里写蒲根,仅仅是为了描写环境而已。淮安文人的诗就不是这样的,纯粹为了歌颂蒲菜。
明代的顾达,弘治、正德年间在外地做官,曾作《病中乡思》诗一首,今载于吴山夫的《山阳志遗》卷四。诗云:
家在新城古刹旁,小桥流水浴斜阳。
月明鹤影翻松径,风暖莺声闹草堂。
一筯脆思蒲菜嫩,满盘鲜忆鲤鱼香。
病多欲去增惭愧,未有涓埃报圣皇。
这首诗中提到了淮安的两样佳肴:蒲菜与鲤鱼。
蒲菜还有一段逸史——它曾被家乡的小说家吴承恩写入名著《西游记》中。该书第八十六回,孙悟空在隐雾山打死艾叶花皮豹子精,救出唐僧以后,难友樵子拜接师徒四众入“柴扉茅舍”,展抹桌凳,奉献几品野菜酬谢。这时,吴承恩用了一段韵文,拟动物化地描述了淮安一带的三十几种野菜。他如数家珍地说过黄花菜、白鼓盯马苋齿、马兰头、狗脚迹、猫耳朵、剪刀股等等以后,复写道:油炒乌英花,菱科甚可夸;蒲根菜并茭儿菜,四般近水实清华。
清末段朝端《椿花阁诗集》卷六有《春蔬》诗七绝七首,歌咏淮安地方七种蔬菜,即以蒲菜为首开篇。诗云:
艳说青泥坊底芹,少时下笔有余欣。
春蔬那及吾淮好,入馔蒲芽不论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