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6 15:42
深圳客家围屋又称深圳围,主要分布在深圳的龙岗区、坪山区、龙华区、大鹏新区。此外,盐田区和原宝安区的石岩、观澜以及南山区的西丽、麻磡也有一定分布,但保存下来的已经越来越少,客家围屋保留了较多的民族、家族演变信息和人文发展元素,被喻为深圳保存不多的民族民俗博物馆。。
深圳的前身宝安县56%人口为客家人,客家围屋的年代及地理分布就是写在大地上的族谱和人类学文化地图,其中最典型的是坑梓黄氏。沿着阿婆叫沥和大沥两条河流,分布着黄氏两百年间建造的46座围屋,黄氏从一家五口人一度发展到占坑梓人口的80%。根据《宝安县志》资料显示,深圳客家围屋的始建年代最早的可追溯到元代,如宝安观澜的杨姓,明代的则有坪地的肖姓和龙岗的赖姓。而大量的则是明代晚期到清朝嘉庆年间以后建造的,姓氏更多。
深圳与香港、惠州等周边的客家渊源相同,若从区域层面进行研究,更容易彰显南粤客家围在客家遗存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世界级保护价值。深圳客家围屋与梅州和赣南的围屋捆绑后以“南中国客家围”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
1979年深圳建市之前,宝安县客家人占了原住民的六成以上,他们分布在龙华、盐田、龙岗、坪山、罗湖、宝安、南山等地,并且在那些地方留下了大量的客家民居建筑群,根据粗略统计,在深圳保存下来的还有300多座。客家文化成为深圳本土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客家围被誉为“夯土的史书”和“客家建筑的活化石”。根据学者调查和研究,深圳地区现存168座客家围,其中龙岗区113座、坪山区53座、大鹏新区2座。
当年来到深圳的客家人们,出山入海,生存条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客家围屋的方位坐向大致相同,但深圳围屋顺应地形,在布置上更加灵活多样,甚至出现了传统上不能接受的北朝向和西朝向。与福建土楼和梅州围龙屋不同,深圳的围屋在布局上变得更加方整,在围屋材料的选取上,更是为了适应深圳滨海地区海风潮湿的特点,多采用三合土与砖结合,或就地取材,利用蚝灰。深圳围屋的内部布局小院单元、独立成套,增加了各个小家庭的私密性。正是因为客家移民的因地制宜、善于创新,才有了深圳滨海地区,这些极具移民文化特色的“围堡”出现。
最近几十年,在客家围屋内生活的居民纷纷离开客家大屋,住进了当代楼房,客家围屋有的崩塌、荒芜,好一点儿的则出租给外来人员居住,其卫生、管理、保护也存在问题。客家围屋的保护与管理形势严峻。客家围屋如何保存,让它在现代化的大都市“活起来”。深圳的模式是,用城市更新对客家围屋进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