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06 20:48
深圳市新港小学位于深圳市罗湖区和平路,建于1984年9月。有18个教学班,有800多名学生。配有专用的书法室、美术室。现有2名专职的美术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像科学家工作那样学习。科学地管,科学地教,科学地学,构建了新港小学科学教育特色。
深圳市新港小学位于深圳市罗湖区和平路,建于1984年9月。
“像科学家工作那样学习”是深圳市新港小学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像科学家工作那样学习。引导学生:像发明家那样探究;像文学家那样创作;像艺术家那样抒情;像运动员那样锻炼。各学科教学确立了培养科学探究方法的教学目标。培养初步具备探究精神,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科学地管,科学地教,科学地学,构建了新港小学科学教育特色。
“科技品牌树起来,新港路,科学之路……”。新港小学,明确办学宗旨、选准办学特色、把准工作思路。围绕教学中心工作,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成为市区科学教育特色学校。顺利通过深圳市一级学校评估。
新港曾获深圳市办学效益好学校、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雏鹏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参加市首届、第二届少儿科普展,手工创作大赛三次获优秀组织奖,参加省第四届中小学航空模型锦标赛获PIA团体奖。1999-2001年参加市航空、航海、车辆模型赛获综合团体第一和组织奖六项次,单项团体总分第一、二名66项。教师在两届市科普展被评为优秀园丁的有8人次,在三届航模赛中被评为优秀辅导员有38人次。两届两位学生获深圳“十佳少年”。学校学生代表特区少年儿童进京参加国庆50周年“六一”庆祝活动,并受到胡锦涛副主席、李岚清副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全国、省、市各级比赛中:三年共获奖1438项次(市级以上奖项1264项次占87.9%),其中参加全国在内的科技类比赛获奖814项次,占56.6%;师生参加第五届全国教具比赛获三等奖(教育部);参加第十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三等奖(省教育厅);“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天赛一人获第二名、两人获第四名(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编辑了以科学教育为主的小课题探究式校本课程。
多年来,教师在《科普研究》、《北京教育》、《中小学管理》、《环境教育》、《广东教育》、《广东教学研究》等杂志发表文章共30篇次,其中省一级以上刊物刊登14篇,在各级各类论文评奖中共获奖42篇次,其中省级以上26篇。该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引起《深圳特区报》、 《深圳商报》、《深圳晚报》、《特区教育》等深圳各报刊媒体的关注。多年来,共报道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办学成果新闻共47篇条。
操作模型为学校各部门、各学科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提供了清晰的设计切入口和运作构架。如语文→会动口→方法,即表示语文科
可以会动口为切入口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自然→会做→方法,即表示自然科可从会动手为切入口培养动手能力。而且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有了立体概念,既可保证主线不变,重点突破,又能注意发掘其它因素(学科、部门、技能、素质要求)的辐射、渗透作用。学校以“立体”教育形态为模式,推广到各类科学教育活动。少先队侧重从树立良好学风,倡导科学精神,强化成才意识等方面,推动模式的运作。
如学校组织的空模、海模、车模活动、科技小发明活动并不是单纯的技能培养。语文科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热点渗透作文教学,教会学生写小论文、写调查报告,让学生演讲、辩论,达到练笔练口的目的。美术科侧重做得精做得美的训练,后勤部门统筹器材场地,少先队负责动员、表彰、激励。
在德育的实际操作中,学校尝试了以“亲身体验”为途径,形成“自我教育方法”为目标的操作设计模型。也就是说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验证使之理解道理;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动手,使之获取知识技能;在实践活动中尝试,鼓励探究创新。而德育方法则以激情、明理、疏导、持恒的各自功能和递进关系为标准,目标定位于使学生获得自我教育,以此强化德育的实效性。如:“魔棒点灯”、“鬼屋”等有着破除迷信内容的自然、物理、化学有趣实验,吸引学生的兴趣,讲清科学道理,使学生提高了识别伪科学的能力,感受科学知识的重要,引导学生自发签名宣誓,抵制邪教进校园。从“明理”到“导行”,有效地避免单纯说教、生硬灌输、“轰动效应”、形式过场的弊端。
环保教育,学校除了在自然、社会、劳动、语文课讲清环保的道理和环保的意义之外,还在美术课让学生用废报纸做“时装”,开“纸时装”表演会;音乐课让学生用废瓶罐做“乐器”;让学生在楼层天台种改变基因的植物;发给学生“环保调查表”调查校园内外污染。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使之操作技能得到有效训练,而且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研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借助市少工委在学校举行的“深圳市青少年手工制作大赛”现场的契机来激励学生,全方位地开展活动。在实践中让学生感知、体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精神、动手能力、劳动习惯,逐步培养环保意识,使学生自然地养成卫生习惯,萌发探究创新精神。
在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一位教育者都明白,学校的教育教学绝不可能涵盖所有的知识,因此教学的要求在某种意义上说应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让学生从小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的规律。而科学方法是获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佳径,即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生活的体验实践过程中动情、晓理,在生活的体验实践中获取知是非、明对错、辨真伪的方法,在生活的体验实践中积蓄学习和探究能力,逐步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学校通过两年艰难而大胆的实践,形成了基本的教育教学操作模式:获知获能 求异创新 理解明理 感知验证 尝试探究 实践动手制作
在教育过程中强调了“创新”两字。什么是创新教学,一看教学是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否进入探究状态;二看教师教学方法是否新,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方法。通过积极的探索,学校教师在创新教学法上有了飞跃,在罗湖区创新教学竞赛上获得了良好的成绩,这是新港教学竞赛史上前所未有的闪光点。学校把科学方法的培养作为教学思路的主线、创新教学的桥梁、实践能力的工具、人文精神的保障四条经验,还就小学进行创新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了积极的探索,并在全省理科教改会上作为典型材料发表和宣读。
教科研型的教管
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统揽教学工作,抓科研、树观念;抓常规,筑基础;抓教研,提教力;抓队伍,促质量。科学管理,严格管理,高效运作。
1.常规有序求实创新
教学常规规范有序管理,是学校科学运作的基础。从“入学须知”到“学生异动情况表”,从“学习纪律检查”到“教学质量管理分析表”,学校各项工作都纳入表格式的管理,一环扣一环,使得常规管理流程规范有序。求实创新,针对新时势、新问题,不断变换工作策略。工作中注重理性的科学分析,为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为调动后进生学习积极性,举行分层次教学竞赛;在教学流程管理中,把抓作业“批改”作为减负的突破口,抓到点子上,使批改到位、科学,既减轻教师负担,又保证教学质量。把教学管理的事务工作纳入学校竞争激励方案,减少了“文山会海”,减少“大会说教,小会强调”,使教师的精力集中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转移到精心辅导学生的方面去。管理工作畅通、主动、有效,减负又保质。
2.教研促教力科研结硕果
扎实开展科研、教研工作,对提升“教力”起良性的牵动作用。学校一是鼓励参与各级科教研课题;二是支持参加各级师资培训;三是重点进行校本培训。
学校在经费、人员、时间各方面都作了充分的保障,鼓励教师写论文,支持教师参加培训,增大教师获取教育信息量,扩展教改视野,积蓄教改素质。
学校把科教研的重心放在校本培训上。校领导做出表率,先后作了《如何撰写论文》、《创新教案编写》、《课堂教学创新》、《活动课的设计》、《关于探究式教育模式的探讨》、《关于科学方法》等讲座及示范,并带头示范创新课,激励教师积极向上,互相取长补短,大胆创新。
为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革新教学方法,教导处大胆改革了听课评课模式,尝试了“不说好话的评课”、“即听即评的评课”、“提供教案的评课”、“讲教学思路的说课”等评课模式,使“照顾情面”的评课向“学术讨论”的方向转变。在此基础上教导处严格了教学操练程序,提出教研课的要求:
(1)备课(目的、重点、难点、知识、能力是什么?)
(2)说课(目的、重点、难点、知识、能力;过程主干;教辅器材;创新点;学法指导)
(3)讨论(主管领导、科组长书面意见,校长审阅)
(4)上课(公开课)
(5)评课(同学科教师全员过关评价,系统评价。)
(6)总结(能否提升到理论层面)
教师在教学改革的操练中,探索出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的基本模式:
创设情景、 举出事例、 提供环境、 教学设计、 生活和学习中、 事物现象情景、 提出新问题、 发散思维、 获知识、程序问题思考操作讨论、获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原因估计、假设方法。
学生是:学习、体验、探究、验证、提创意
另外,学校还通过承办广东省《现代科技》研讨会,深圳市中小学生手工创作大赛,两届深圳市中小学生车辆模型比赛,面向全区的“创新教学的探索”教学开放日,营造开放办学格局和科学教育氛围,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教师创新教学基本功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师有不少的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在各类竞赛中获奖。
为深化教育改革,学校还聘请了中央教科所、中国科普研究所、省教厅教研室的专家到校开讲座,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和国家新的课程标准。在专家的指示下探索校本课程《小学小课题探究式课程》,现已完成课程指导纲要和几十篇教学设计。
体育艺术教育
体卫工作针对学校硬件设施滞后的实际情况,依据科学教育办学特色,
寻求新的突破。通过体育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学习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锻炼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的良好习惯。
1.体育透渗科技“三模”寻求突破
体育教师把准定位,依据科学教育特色和学生实际,学“三模”技术,做“三模”教练,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航空航天航海车辆模型活动。鼓励学生像运动员那样科学地锻炼,学科学,用科学,在科学实践活动中锻炼身体。培养学生终身锻炼身体的良好生活习惯。体育与科技互动,既支持了科学教育特色,又使体育教学充满活力。
2.体育渗透德育德育工作载体
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公平和公正、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培养顽强意志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之成为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教师适当运用教学中的有利时机进行点拨,如举行全校性的拔河比赛,注重渗透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篮球赛渗透竞争与合作的教育;乒乓球、体操文艺比赛则渗透公平、公正的教育。
3.贯彻两个条例做好常规工作
学校依据两个条例的要求,严格规范。对保障师生生命安全的工作,做足做透。日常工作操作规范,既做好相关操作规程措施的制定,又在工作中贯彻落实抓好。两课两操,不折不扣组织实施,还通过检查、评比运用激励机制来保质保量。对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工作,也及时做好宣传,不但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而且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
4.注重艺术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按国家规定开设艺术课程,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如期举行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社会考察等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根据学生的特长开展竖笛、小提琴、电子琴、合唱、独唱等培训,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学校环境设施的第一功能是直接服务教学,环境氛围支持学校的科学教育特色,是学校后勤工作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