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沪湾海底森林

更新时间:2024-10-31 16:34

国家级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是国务院1992年10月批准建立的。保护区位于晋江市深沪湾内,面积31平方公里,其保护对象为海底古森林、牡蛎礁和海蚀变质岩等。这种类型的保护区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深沪湾全长有6公里,岸上林木繁茂。深沪湾(土地察)一带的海滩,退潮时可以见到分布约整整一平方公里的古代森林(C14同位素年龄为7500年左右)遗迹和近万年的牡蛎礁,是研究台湾海峡西岸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古植物及升降运动,海陆变迁的宝贵实物资料。国家海洋局已批准建立海底古森林遗迹。石圳海岸地质地貌景观自然保护区,该地区可供海内外旅客观赏,作为一高级科学旅游区。

地域特点

保护区濒临台湾海峡,地理结构奇特,名胜古迹甚多,自然风景优美,社会经济人文条件优越。区内有埋藏于潮间带经历7800多年历史的油杉树遗迹20多棵;又有大片成长于数千年前的牡蛎礁,典型的海蚀红土陵岩、卵石油滩岩和现代堆积中的细沙丘;还有可展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等漫长地质历史演变的独特、典型、出露良好、多种多样的海蚀变质岩。保护区的建立,可为研究古海洋、古地理、古气候、古植物,研究台湾海峡地质构造与海平面升降运动及太平洋地质板块运动,研究泉州古港海外交通史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形成原因

深沪湾海底古树桩民间早有发现,但不知其科学价值,长期未能引起注意。其实,福建 泉州晋江一带早就有“沉东京、浮福建”的古代传说,且影响深远,这可能是指深沪湾陆地的沉没,扦可与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相联系。 80年代以来我国地震专家首次在福建广东沿海调查“沉东京”与历史地震的关系,为现代地震预测积累了许多重要的科学资料。海底古森林和牡蛎礁遗迹的严格保护,将有利于深沪湾和台湾海峡地质构造运动和地震的研究。

7000年前的海底古森林和近万年前的牡蛎礁等珍贵的“自然古迹”以及深沪湾海陆变迁的生动史话,对科学工作者或是游人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保护区既可对群众进行科普教育,使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获得科学知识,又可为发展海滨旅游业提供重要的资源。

价值

日本 富士湾和鱼津分别发现了赤杨柳杉的海底古森林,已被列为国际自然遗迹。赤杨只有4棵,距今八九千年;柳杉才有十几棵,距今2000年。而我国深沪湾的海底油杉,从年代、规模、数量方面均可与之妣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此有极大的兴趣,且多次前往考察、研究。在海外的泉州晋江籍华侨也为故乡有此珍宝而骄傲。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的真正价值将逐步被世界所认识,成为人类宝贵的自然历史遗产。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