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5 14:14
由强烈混合岩作用形成的外表类似花岗岩的一种混合岩。其特征是,岩性比较均匀,与岩浆成因的花岗岩很相似,局部仍可见残留阴影构造和不明显的片麻状构造(或线形构造),有时可见有原来变质岩的残留体,其片理产状与混合花岗岩的片麻理及围岩的产状基本一致。在显微镜下可见有各种交代构造。它是混合岩化作用最强烈时的产物,可以是由渗透交代作用形成,也可以是重熔(溶)交代作用形成。
岩浆混合花岗岩简称为浆混岩,它是不同岩浆经混合作用(mixing)和混和作用(mingling)形成的一类特殊岩石。浆混岩是岩浆混合杂岩体(简称浆混杂岩体)内重要的组成部分,除此以外,浆混杂岩体还包括岩浆混合后残余的端元岩浆岩以及与岩浆混合作用无关的非岩浆混合岩等。
当两种具有不同温度、不同成分、来自不同岩浆房的岩浆混合在一起时,发生热传输并导致岩浆的流变学性质的明显改变、成岩过程中两类岩浆成分的交换等复杂成岩作用。
最易识别的浆混岩是两个端元性质差异较大的岩浆混合,最有地质意义的浆混岩是代表壳源的酸性端元和代表幔源的基性端元的岩浆混合。
人们在很早以前就已观察到不同成分岩浆的混合现象。这些现象,无论在火山岩还是在侵入岩体中,都可以见到。人们特别注意到,在花岗岩体中普遍分布着暗色微粒岩石包体(MME)。对这些暗色包体的成因解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的争论。一种是残留体说,认为这些包体是地壳岩石发生深熔作用产生花岗岩浆后残留下来的偏基性的难熔残余。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暗色微粒岩石包体是基性岩浆与酸性岩浆混合作用过程的产物。这一争论涉及花岗岩类的成因及壳幔相互作用的许多基本问题,因而有着重要意义。
镁铁质微粒包体最重要的特征是:①具有岩浆结构,是岩浆结晶的产物;②粒度通常为微粒一细粒,小于1mm,有的也可达2~3mm,但总是小于其寄主花岗岩;③包体大小变化较大,直径从数厘米,到数十厘米,甚至到数米。最常见的形状为具有塑性流变特征的椭圆状、椭球状、斑块(点)状、不规则状、拉长状等(图版Ⅱ一a),角砾状尽管不多见,但也可以见到,取决于其初始物理性质及岩浆的运动状况;④有时具有细粒冷却边缘;⑤包体多成群成带分布,还有一类岩墙状包体群,是同深成作用岩墙破碎而成的,有时还见有共生的基性岩墙群;⑥在包体中常见捕虏晶,有的边界较完整,但多数显示被熔蚀呈浑圆状和不规则状,其地球化学成分与寄主岩石中的斑晶相同,故来自于寄主岩石,有时还能见到一个斑晶犹如铆钉一端插入寄主岩石而另一端嵌人包体
中可称其为“铆钉晶”,表明寄主岩石和包体只有同时呈粥状时才有“铆钉品”存在的可能;⑦包体有时与寄主岩石界线清晰,表现为突变关系,有时二者界线模糊,成渐变过渡关系,有时同一个包体在一侧为突变关系,而另一侧为渐变过渡关系,寄主岩石和包体有时会出现被包和反包;⑧无论是寄主还是包体中均易见到矿物的交代边、熔蚀边,常常见多种不平衡矿物共生和多圈基性一酸性矿物轮生的环带,寄主岩石中长石易出现异常环带;⑨在包体中常见针状空心磷灰石;⑩包体的同位素年龄与寄主岩石年龄相近。
混合花岗岩的矿物成分往往是不很均匀的,有时含有不同数量的特征变质矿物(如石榴石、红柱石、堇青石、矽线石等)和残留的片状、柱状矿物富集呈暗色细痕、线痕,致使岩石呈现不同程度的片麻状构造,有时呈雾迷状,显示块状构造。在较大范围内尚能见到呈条带状、条痕状分布的原岩残留体,交代变斑晶(碱性长石)和花岗伟晶质脉亦常可见到。
根据混合花岗岩显示的形态特征,又可选择使用如下名称:
混合花岗岩或片麻状混合花岗岩,
条痕状混合花岗岩,
雾迷状或阴影状混合花岗岩,
变斑状混合花岗岩等。
(1)趋子明显的块状构造,而平行定向构造或片麻状构造不如花岗质混合片麻岩
(2)具明显的半自形粒状结构特征,长石尤其是钾长石常常呈板状、似板状,卡斯巴双晶发育,花岗质混合片麻岩主要显示花岗变晶结构,钾长石常呈不规则状
(3)暗色片状、柱状矿物及其形成的细痕、线痕比花岗质混合片麻岩中少一些,大子10%的是局部现象, ’
(4)各种交代现象、交代结构反而不象花岗质混合片麻岩中那样普遍发育
(5)混合花岗岩中碱性长石(钾长石,奥长石及钠长石)全是或几乎全是新生的长石,花岗质混合片麻岩中常含有一定数量的原生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