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阁(芯子、铁枝、飘色)(清徐徐沟背铁棍)

更新时间:2024-08-28 15:32

抬阁(芯子、铁枝、飘色)(清徐徐沟背铁棍),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徐沟背铁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金大定二年(1162年),靠天吃饭的农民对雨的祈盼尤为强烈,时遇大旱农民便上庙求神祈雨,偶尔得雨便抬神游行,以示谢恩。在抬神这天,人们还要抬上一男一女两个小孩作为侍神的童男童女,当时人们称之为“抬阁”,此即铁棍的前身。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当时由“十老社”出面,带领群众求神祈雨,在如愿后的谢神仪式中,为显示隆重,在原来童男童女的抬阁形式启发下,经过人们的精心设计,装制演示《凤凰拉车龙打伞》《蟠桃会》《灵芝化三仙》等神话故事,并增加了将童男童女由一个大人顶在肩上,赤脚行走以示虔诚的“走阁”活动,也是背棍的雏形。

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徐沟东南坊人张联辉(又名张老六)在河南项城县水寨经商,交官结府,生意兴隆。为招揽商事,张联辉曾把徐沟的背棍铁棍带到河南水寨、周家口一带去进行表演,每到一地均受到当地群众欢迎,这一活动在当地传授并继续开展下去。

清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山东长山人王勋祥任徐沟知县,正月十五看了徐沟的背棍铁棍后,下令各街坊大闹红火三天,并要求在棍式的制作上各显其能。于是各街的能工巧匠争相献计,把各自的背棍、铁棍装饰得花团锦簇,争奇斗艳,促进了这一民间艺术的发展。

1925年徐沟人张称心将原来直顶背上的旧式背棍改为“穿袖手扶”的上中下三截棍,将原先方型插头改为圆型,使背棍在行进表演时自动旋转,成为妙趣横生的新式“旋转棍”。背铁棍“制彩”可称得上张称心的绝活,他把背铁棍上下参演者与戏曲人物故事情节有机结合,再同精心设计制作的体现戏剧、故事情节的花鸟、山水、院落等静物巧妙地融为一体,观众很难看出人与人、人与物相连的痕迹。此后,每年正月十五即形成闹红火背铁棍的传统习俗。各家的男孩女孩都把自己能上背棍、铁棍视为一种荣耀,认为参加者男好娶、女好嫁,象征着自己的一生幸福。

民俗内容

活动用品

铁棍分平棍和转心棍两种。转心棍又分为大转心棍和小转心棍。每根铁棍上一般设置2-4人,根据故事内容也可设置5人。经常见到的是2人或3人。

背棍分为单人棍、双人棍、三人棍、活心棍四种。单人棍就是指一个人背一个小演员,双人棍为一个人背两个小演员,三人棍为一个人背三个小演员。活心棍又称马马棍或跑马棍,这种棍由于棍的特殊装置,小演员在表演时可四面转动。

制彩工艺

制彩工艺是徐沟背铁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徐沟背铁棍的一大特色。既要符合故事的主题思想和内容要求,又要精细美观。制彩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背铁棍的整体效果,所以制彩工艺是背铁棍的一绝。

彩子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工艺制彩,另一种是真彩(即实物标本,又称实彩)。制作实彩时时一定要选用质地坚韧而重量极轻的原料,不可因为彩子而增加背铁棍的重量。制彩前要根据故事的要求,确定反映的道具景物和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决定装彩的部位和制哪种彩子。背棍的彩子全在中截棍上。

常用的制彩工具:剪刀、铲子、锥子、手工刀、泥刀、刷子、画笔、毛笔、钳子(俗称夹剪)、锯子、斧子、刨子等。

铁棍语言

为便于行进中的统一指挥,徐沟铁棍还专门设定了一套专用的铁棍语言,俗称“号子”。这种“号子”可在铁棍前进、后退、左弯、右拐、爬坡、过碍、穿越桥梁和城门洞时,达到互相照应、统一指挥、步调一致的目的,不致与观众的混吵声混淆听不清而出事。

服装特征

锣鼓队的服饰,以前是古代士卒的妆扮或武术服妆扮,现服饰和扮相与以前相比又有很大不同。头部装饰仿古典的盘头,插着宫花,身穿统一的鲜艳的运动服,脚蹬着黑色皮鞋。

表演剧目

铁棍的表演剧目主要有:《红楼梦》《西厢记》《孔雀公主》《杨门女将》《茶瓶记》《蝴蝶杯》《黄河阵》《百花亭》《梅降雪》《三姐下凡》《天女散花》《红灯记》《各民族大团结》《手捧宝书暖胸怀》等剧目。

背棍的表演剧目主要有单人棍、双人棍、三人棍以及活心棍等剧目。

单人棍:《打面缸》《许仙借伞》《铁弓缘》《刘姥姥探亲》《采桑》(也叫《桑园会》)《拾玉镯》《狐狸缘》《打樱桃》《柜中缘》《双锁山》《花亭》《十五贯》《打渔杀家》《红灯记》《苹果丰收》《天门阵》(也叫《破洪州》)《雷峰塔》《挂画》《杨乃武与小白菜》

双人棍:《凤仪亭》《宝莲灯》《杀嫂》

三人棍:《黄河阵》《杨门女将》《红楼梦》

活心棍:《跑马》(又叫《张三跑马》)

文化特征

徐沟背铁棍内容丰富,形式别致,气魄雄伟,表演活泼优美,彩饰精致美观。它以根为单位,每根背铁棍呈现一种制作特色,反映一个内容,都是精选于民间故事或舞台戏剧故事,并将其人物、服饰、道具概括为一种典型造型,用画龙点睛的手法,反映故事内容,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徐沟背铁棍是汇造型艺术、戏剧艺术、杂技艺术、舞动艺术、雕塑艺术于一体。它具有欧美芭蕾舞“托举”、东北秧歌“群舞”、民间高跷“凌空”的特点,成为一项具有独特风格的街头艺术。根据这些艺术特色,人们形象地称其为“无言的戏剧”、“空中的舞蹈”、“流动的杂技”。

传承保护

传承状况

由于多元化文艺形式的出现以及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冲击等多种原因,徐沟背铁棍的艺术特色正在逐步淡化和消失,背铁棍的制作和表演艺人产生断层,呈现青黄不接现象。若不及时抢救保护,必然面临失传和消亡的危机。

保护措施

2008年6月7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清徐县文化馆获得抬阁(芯子、铁枝、飘色)(清徐徐沟背铁棍)项目保护单位资格。抬阁(芯子、铁枝、飘色)(清徐徐沟背铁棍)传承基地为:清徐县徐沟镇金河艺术团。

2010年,清徐县建设徐沟背铁棍传习所,对背铁棍打制技艺项目采取抢救性记录和数据库建设等保护措施。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抬阁(芯子、铁枝、飘色)项目保护单位浦江县文化馆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清徐县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清徐县文物保护中心、清徐县文化馆)。

社会影响

主要活动

1988年,清徐徐沟背铁棍参加了中央电视台“龙年元宵晚会”表演。

1991年和1995年两次应邀赴深圳参加了“锦绣中华民俗文化大游行”活动,受到了李鹏总理的接见。

2009年8月8日,徐沟背铁棍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演出。

2010年,徐沟背棍在上海世博会山西活动周演出。

2013年2月11日,标题为《山西清徐:背棍里面故事多》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

获得荣誉

1989年、1991年、1993年清徐徐沟背铁棍参加山西省第一、第二、第三届“两会一节”表演,分别获得银奖、金奖。

2009年8月12日,徐沟背铁棍作品《社戏凌空》在2009江西省民歌民舞民乐调演获得银奖。

2020年,徐沟背棍表演者在2020年山西省十大群众文化活动——“高手在民间”乡土文化能人技艺大赛获得二等奖。

衍生作品

1982年,徐沟背铁棍被收入《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一书。

1992年,台湾长乐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将徐沟背铁棍摄入《中国民间艺术》专题片。

1994年,美英法及中国中央电视台将徐沟背棍摄入《外国人看中国》专题片。同年《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一书,也将徐沟背棍列为全国十八个重点项目之一。

2014年,编辑出版《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清徐背铁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