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浦区

更新时间:2024-10-21 14:22

清江浦区,隶属于江苏省淮安市,位于淮安市主城区,东接淮安区,西、北靠淮阴区,南连洪泽区,位于淮安市地理位置中心,总面积309.62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清江浦区下辖14个街道,2个镇,1个办事处。截至2022年末,清江浦区常住人口58.97万人。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清江浦区得名于明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年)开埠的清江浦。

建置沿革

夏商周时期,清河境内是淮夷、徐戎活动范围。

春秋战国时期,境内先属,后归楚国。

春秋末,属。吴被灭后属越。周贞定王二十四年(前445年),楚国屡侵泗水流域,淮阴归属时越时楚,后来终属楚。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始设淮阴县,属泗水郡(一说属东海郡,也称郯郡),淮阴县治所设在甘罗城(在今码头镇东北一里许,相传为秦上卿甘罗所筑)。

西汉初,分出淮阴县西南地域置富陵县(今洪泽湖内和洪泽、盱眙的部分地区)。高祖六年(前201年),封韩信为淮阴侯,淮阴为其封邑。十一年(前206年),韩信被杀,淮阴侯国取消,仍称淮阴县。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临淮郡,淮阴、富陵为其属县。

王莽篡汉,改淮阴为嘉信,并改临淮郡为淮平郡。

东汉初并临淮郡入东海郡,淮阴县属之,且撤富陵县,其地入淮阴县,永平十五年(72年)分临淮郡故地立下邳国。建安十一年(206年),下邳国名废除,仍为临淮郡,淮阴属之。

三国时属魏,魏承汉制,没有变更。

晋武帝初,仍属临淮郡。太康三年(282年),移广陵郡治于淮阴,至晋元帝渡江,广陵郡移去,其间共三十四年。

东晋永和八年(352 年),荀羡以北中郎将徐州刺史镇守淮阴。

南朝刘宋泰始三年(467年)淮河之北被北朝占领,刘宋于淮阴侨置兖州镇,七年(471年),改称北兖州。 萧齐建元四年(482年),兖州镇移去。永明七年(489年)复立东平郡于淮阴,领寿张、淮安二县。

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以萧弄璋为北兖州刺史,州民发兵拒之,于是淮阴复称北兖州。侯景派直阁将军羊海帮助萧弄璋,羊海带着队伍投降东魏。东魏踞淮阴,仍称淮州郡怀恩县。

太建九年(577年初), 恢复县名为寿张。再立东平郡。

初,复为淮阴郡,不久废淮阴郡为淮阴县。大业初(605年),并淮阴于山阳(今淮安区) ,山阳兼并淮阴从这时开始。

武德初年,恢复淮阴县建置。武德七年(624年),淮阴第二次并入山阳县;乾封二年(667年),淮阴又从山阳划出恢复县建置。

五代北宋时,依旧称淮阴县。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划出淮阴县西境置吴城县,三年后又复归淮阴县。绍兴五年(1135年),废县为镇;后一年复为县。咸淳九年(1273年),在淮阴故城北、泗水入淮口(即古泗口,又称大河口)设置清河县,清河县名自此始。

初,清河、淮阴、新城三县并置,撤销清河军,以县属淮安路录事司。至元二十年(1283年),并淮阴入山阳,淮阴于是四入山阳,而清河因为后成立而独自存在。泰定元年(1324年)黄河决口,大清口县城被毁,县尹耶律不花迁清河县城于甘罗城,清河始得淮阴故地而 县境及 于淮水之南。

初,清河县城仍在小清口西北(码头旧县),直到崇桢元年(1628年),因水患和战乱并起,复迁治甘罗城。

顺治三年(1646年),清河县治仍迁小清口西北(今码头旧县),隶属淮安府。康熙中,县城屡圮于水。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江苏巡抚陈宏谋上疏请求移治,获准后次年迁至山阳的清江浦,并割山阳靠近清江浦十余乡并入清河,清江浦成为清河县的新县治,除南界棠泾(今周桥)、青州涧(今氵义河),仍属山阳外,古淮阴之地全部归清河县所有。

民国初,废淮安府,县直属江苏省民国三年(1914年),清河县复称淮阴县(与河北省清河县同名之故)。仍设治于清江浦。并设淮扬镇守使衙门、淮扬道伊衙门于此,淮阴为其属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撤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淮阴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于清江浦,淮阴县为其管辖。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底,日军入侵江南,江苏省政府迁避于此。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9月,新四军解放淮阴城,取清江浦简称成立清江市,农村仍为淮阴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淮阴城,城区与淮安合并为两淮市,市府驻清江浦。农村为淮阴县。

1951年1月,县城从淮阴县划出,单列为清江市,淮阴县政府搬迁至王营镇。

1958年8月,清江市与淮阴县再次合并,成立淮阴市。

1964年10月,市县再次分置为淮阴县和清江市,均隶属于淮阴专员公署。

1983年3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淮阴地区专员公署,设立淮阴市,同时以里运河为界析清江市为清河、清浦2区。

2001年1月1日,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清河区属之,辖区不变。

2016年10月8日,撤销淮安市清河区、清浦区,合并设立淮安市清江浦区。

2020年8月11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发文授予南京市浦口区等38个县(市、区)2019年“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名单附后)。截至目前,江苏共有72个“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2021年6月4日,清江浦区列入2021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名单。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清江浦区下辖14个街道,2个镇,1个办事处,有城南街道清江街道浦楼街道 闸口街道清浦街道府前街道长西街道淮海街道长东街道柳树湾街道水渡口街道清河街道武墩街道盐河街道和平镇黄码镇宁连路办事处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清江浦区位于淮安市主城区,东接淮安区,西、北靠淮阴区,南连洪泽区

地形地貌

清江浦区境属黄淮冲积平原,以砂质土壤为主,地形平坦,从西北向东南略倾斜。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

气候特征

清江浦区属于亚热带—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15℃,年均气温5℃以上时间289天,年均无霜期213天。光照充足,雨水丰沛,年均降水量983.9毫米,雨日104天,年均相对湿度77%。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清江浦区地下水资源储量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含水层广泛分布于第四系松散层。平水年全区降水补给潜水的水量为15.08亿立方米,一般干旱年为12.83亿立方米,在特殊干旱年为8.16亿立方米,潜水调节资源量为8.53亿立方米。全区深层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为5.42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清江浦区境已探明地下岩盐储藏量40亿吨、芒硝储存量30亿吨。有效态铁、有效态铜较丰富;有效态锰、有效态锌、有效态硼分别占21.25%、37.50%、15.00%。

人口

截至2022年末,清江浦区户籍总人口为59.43万人,其中男性29.31万人,占总人数的49.3%,女性30.12万人,占总人数的50.7%,总人口性别比97.31(以女性为100)。全年出生人口3534人(公安数),出生率为5.95‰;死亡人口4083人(公安数),死亡率为6.87‰。年末常住人口58.97万人,比上年增加0.7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54.0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1.7%。常住人口出生率5.80‰,死亡率6.14‰。

2023年全区户籍总人口为59.86万人,其中男性29.43万人,占总人数的49.2%,女性30.43万人,占总人数的50.8%,全年出生人口3141人(公安数),死亡人口4870人(公安数)。年末常住人口59.15万人,比上年增加0.1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54.5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2.24%。常住人口出生率5.05‰,死亡率8.23‰。

政治

区委

区委书记:朱海波

赵洪涛

邓 萌

高进锋

陈克富

吴守明

赵以宏

孙爱超

戴向峰

薛莉

贾孝武

王磊

区人大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史卫东

颜海燕

朱从越

谢华山

张红梅

区政府

区委副书记、区长:赵洪涛

邓 萌

戴向峰

贾孝武

尹希海

刘玉梅

周杰

徐文杰

高立志

夏平

区政协

区政协主席:叶 蓓

王应标

薛睿

张增元

朱卫东

许昌盛

凌其栋

经济

综述

2022年,清江浦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2.7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79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176.32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511.66亿元,增长2.7%。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1:25.1:72.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9927万元(人口数按区平均常住人口核算),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7830美元(1美元兑6.7261元人民币)。2022年在清江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的年末全部内资非私营企业2892户,注册资本2873.60亿元;私营企业22604户,注册资本2212.38亿元;个体工商户93833户,注册资本92.52亿元。

202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7.8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54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74.66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547.69亿元,增长8.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1:23.7:74.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4939元(人口数按区平均常住人口核算),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7730美元(1美元兑7.0467元人民币)。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清江浦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1%,分类型看,项目投资同比增长53.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9%。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5.2%,建安工程投资同比增长34.9%,民间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4.4%、15.8%。2022年新入库10亿元以上项目9个,其中计划总投资186亿元的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段成功落地实施。

财税收支

2022年,清江浦区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90亿元,比上年下降7.4%,其中税收收入23.83亿元,下降19.2%,非税收入10.07亿元,增长41.4%。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4.48亿元,比上年下降7.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71亿元,下降27.7%。

人民生活

2022年,清江浦区实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788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12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71元,增长6.8%。实现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691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417元,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340元,增长6.9%。

第一产业

2022年,清江浦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64亿元,增长6.8%,其中农业总产值18.20亿元,下降0.3%;林业总产值0.25亿元,增长7.3%;畜牧业总产值4.14亿元,增长54.3%;渔业总产值1.71亿元,下降0.9%;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34亿元,增长14.7%。

农业

2022年,清江浦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33万亩,增长0.1%;粮食单产491.56公斤,增长0.7%;粮食总产量为9.50万吨,增长0.8%。蔬菜播种面积10.18万亩,增长1.9%;蔬菜及食用菌<->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37.16万吨,增长4.0%。

林业

截至2022年末,清江浦区林木覆盖率达到25.0%。

畜牧业

2022年,清江浦区肉类总产量1.17万吨,增长37.9%;生猪出栏11.28万头,年末存栏量5.13万头;家禽出栏156.30万只,年末存栏量110.97万只。全年禽蛋总产量1.28万吨。

渔业

2022年,清江浦区水产品总产量0.49万吨,水产养殖面积0.50万亩,淡水养殖产量0.41万吨。

生产条件

截至2022年末,清江浦区农机总动力20.46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达到5555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21台,小型拖拉机5134台;年末谷物联合收割机515台,插秧机保有量达374台。全年机耕28.35万亩、机播25.14万亩、机收23.03万亩,实施机插秧7.25万亩,实施机械化秸秆还田11.63万亩。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清江浦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9.99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私营企业产值占比达到72.6%;实现营业收入167.96亿元,增长12.2%;实现利润13.86亿元,下降29.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9%。

建筑业

2022年,清江浦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68户,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8%;签订合同额同比增长11.3%,从事建筑业活动的平均人数同去年基本持平,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1.03亿元,可比价增幅8.5%。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2年,清江浦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11.66亿元,同比增长2.7%,占GDP比重72.8%。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全年新注册服务业企业3931户,同比增长8.9%;新增规上贸易、服务业企业109户。华信Mall、梦乐城、融创广场等商业综合体陆续开业,引入品牌首店超50家,中海高端商业综合体、华润万象城启动建设,金融中心入驻企业超230家,获评江苏省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示范创建区。

国内贸易

2022年,清江浦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9.01亿元,比上年下降0.4%。批零住餐四个行业中,批发业销售额371.49亿元,增长6.8%;零售业销售额440.93亿元,增长3.4%;住宿业营业额9.09亿元,下降0.4%;餐饮业营业额57.87亿元,增长2.4%。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销售中,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等基本生活消费类商品销售额分别增长16.2%、-5.1%、-8.4%;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汽车类等升级类消费类商品销售额分别增长2.7%、-5.0%、-11.5%。

对外经济

2022年,清江浦区注册外资实际到账6006.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4.2%。新设外资项目11个,其中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6个,实际到账台资513.25万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

房地产业

2022年,清江浦区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95.4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1.0%;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77.17亿元,同比下降32.2%。

交通运输

清江浦区境内京沪、宁宿徐、淮盐、淮宿、宁淮、宿扬、同三等7条高速在境内交汇,人均高速公路密度达到德国水平;铁路方面,连淮扬镇、徐宿淮盐高铁和新长、宿淮铁路贯穿全境,宁淮、沂淮、合淮等高铁陆续规划建设。未来可实现“321”目标:即3小时抵达北京,2小时抵达上海,1小时抵达南京;航空方面,淮安涟水国际机场为国家一类开放航空口岸,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哈尔滨、韩国首尔、日本大阪等30多条航线;航运方面,沿京杭大运河二级航道直达上海港,沿盐河三级航道直达连云港,实现江海联运。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正按照二级航道标准加快推进。

公路

淮海北路的淮安汽车客运站(总站)每天发长途班车630次,最远的南到深圳、珠海、汕头,北到沈阳,西到成都、武汉等地。

铁路

陇海、兰新、京沪、京广、京九、京哈等多条铁路相连的新长铁路从区内通过,境内淮安火车南站以货运为主,为企业的物流提供可靠安全价廉的运输;京沪、宁连、同三、宿淮盐等高速公路交汇于此。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22年,清江浦区在县区高质量跨越发展科技工作目标考核中,研发投入6.39亿元,高企通过率63.0%,是近几年通过率较高的一年。向上争取科技项目资金725.58万元。组织27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获批17家,目前全区共有50家高企。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入库138家。成功获批3名省科技副总。引进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51人。2022年,清江浦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11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2984人,中级以上职称2533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009人。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清江浦区范围内(含市直学校)共有中小学及幼儿园113所,其中幼儿园62所、小学21所、初级中学1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高级中学6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园)学生数115086人,其中学前幼儿18906人、小学学生54786人、初中学生24858人、高中学生16336人、特殊教育200人;专任教师8428人,其中学前1443人、小学3432人、初中2099人、高中1401人、特殊教育53人。

文化事业

2022年,清江浦区成功入选2021年度江苏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工作激励支持地方名单,创成省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御码头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御码头运河文化旅游中心、清江浦景区创成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御码头运河文化中心列入省文旅厅重大文旅项目;淮印时光文创园创成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全年新增“三上”文化企业20家,向上争取各类资金近1000万元;建成赛珍珠声音博物馆,新建4个24小时翔宇书房,总数达29个;成功培育省级优秀群文团队3个,创成省级最美文化空间3个,依托基层文化阵地相继举办百场演出进社区、周末大舞台、送戏下乡等惠民活动3400场次;创立“文物会说话扫码听故事”文化品牌,创作并推出《百枚印章雕刻百里画廊》《百米长卷画说百里画廊》《井娃的传说》等非遗作品;成功举办“非遗线下购物节”、“水韵江苏·这里夜最美”现场发布会和“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三大省市重大品牌活动。

体育事业

2022年,清江浦区运动队参加省二十届运动会共获6金、12银、14铜。创成2所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所市少儿趣味田径项目特色学校。全年举办科学健身大讲堂20场、体育项目培训33场、群众性体育活动166场,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建成清河桥体育公园和延安路高架东、里运河东等四条共15千米健身步道,更新安装70套健身路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4.2平方米,当年新增统计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清江浦区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272个。其中:医院2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49个。区属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分别为区卫生计生监督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妇幼保健所。医院中,公立医院7个,民营医院16个。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6个,二级医院5个,一级医院12个。医院按床位数分:100张床位以下医院14个,100—199张床位医院2个,200—499张床位医院1个,500—799张床位医院3个,800张床位及以上医院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门诊部5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5个,乡镇卫生院4个,诊所、卫生所及医务室112个,村卫生室38个。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含6个市直医院)床位5941张,每千人口床位数10.42张,其中:医院5271张(占89.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70张(占11.0%)。全区医院中,公立医院床位占89.0%,民营医院床位占11.0%。全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13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3.04人(不含辖区内市直医院)。全区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68‰,婴儿死亡率1.79‰,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7.11‰(含市直医院),累计为1183名准备怀孕和怀孕3个月内的妇女免费增补叶酸,任务完成率107.5%,全年产前筛查3293人,产前筛查率99.0%。

社会保障

2022年,清江浦区参加企业养老保险8.48万人,参加居民养老保险3.7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6.75万人。全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235元,企业职工退休人员月平均工资2236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3.42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9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3.51万人。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别为88.3%、70.7%,大病保险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60%以上。

截至2022年末,清江浦区共有城乡低保2122户3928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2811.89万元。全年救助临时困难家庭391户,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203.58万元。年末全区共有养老机构17家,机构养老床位1354张,其中护理型床位994张。

环境保护

2022年,清江浦区PM2.5浓度34.3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0.8%,比上年降低1.1个百分点;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各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水体标准,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比例100%;2022年期末危废库存量112.02吨。

历史文化

风俗方言

清江浦区位居古淮河南岸,岁时习俗、礼仪习俗、生活习俗、商业习俗与淮楚同风。清江浦方言属北方方言,是江淮方言的组成部分。

文物古迹

清江浦区境风景名胜主要分布在里运河沿线和古淮河南岸。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文化重要遗产点(清江闸、清江古清真寺、清晏园、丰济仓遗址、清江浦楼);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址、清江文庙、韩信城遗址。 陈潘二公祠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娃娃井、七里墩战国墓、捿芦寺、郎静山故居、汪宅、清江钟楼、将军楼等。

风景名胜

清江浦区境内有3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淮安市博物馆、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中国西游记博览馆、中国城市化史馆、国家级湿地公园——古淮河公园、恢复重建的宋代建筑古淮楼等坐落其中)、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江浦景区(慈云寺、国师塔、清江文庙、越河老街、仁慈医院旧址、赛珍珠故居、淮安运河博物馆群、浦楼酱醋园、文庙水街、码头博物馆、石油库特色创意街区、御马头、淮扬名菜美食街、名人故居、大运河文化广场以及古清江闸等均在此景区);多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钵池山公园,以及古黄河民俗生态园、桃花坞公园、楚秀园、动物园等。

著名人物

古代

秦汉时期,淮阴为楚汉大军事家韩信的封侯之地。

西汉武帝年间,有辞赋大家枚乘、枚皋父子。汉末有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他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反映人民疾苦,催人泪下。

宋代有著名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其作品贴近民意,风格平易自然。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在大河口(即清河县)抗击金兵,亦已载入史册。

明清时期内河航运奠基人陈瑄,水利专家潘季驯、靳辅、陈横、郭大昌等先后在境内治水,功勋卓著。

曾任清河知县的吴棠,咸丰十一年(1861年)任江宁布政使兼属漕运总督,督办江北粮台。同治二年(1863年)实授漕运总督,次年署江苏巡抚。其间,拆洪泽湖堤武家墩以北石工筑清江浦淮阴城,并筑里运河南北土圩。又创崇实书院,建文庙大成殿,置义学四所。

嘉庆十年(1805年),出生在清江浦阜城街(今十里长街西段)的著名女弹词作家、书法家邱心如,著有清代长篇弹词名篇《笔生花》。

清末民国初,著名学者范冕,精于制艺,善作诗文,晚年任《续纂清河县志》总纂,又著《淮阴近事录》两卷。著名教育家张符元,全力倡办新学,捐赠房屋器具办学经费,共值银33598两6钱,创办绳武高等小学堂和江北中学堂,受到朝廷嘉奖。

近现代

一代伟人周恩来童年曾就读于十里西长街大有巷。如今在周恩来童年读书处院内,周恩来当年浇灌的蜡梅,仍十分繁茂,吸引众多中外游客。

范希曾、范尉曾、范绍曾三兄弟,号称“淮阴三范”,均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堂,又都勤奋学习而学业优异,事业上斐然,著作较多。尤以范希曾博览群书,补缀前人之未逮,为古籍目录学继往开来作出贡献。

出生于清江浦都天庙街27号的著名摄影家郎静山享有影坛泰斗之美誉。

博采众长、弟子逾百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一代宗师王瑶卿祖居清江浦。

出生于清江浦虹桥文渠边的周信芳,六岁学戏,七岁登台,以其精深的艺术成就,被誉为麒派京剧艺术大师。

出生于清江浦十里长街东长街的著名剧作家陈白尘,创作的《升官图》《岁寒图》《乌鸦与麻雀》《大风歌》《阿Q正传》等文学作品经久不衰。

教育家李更生,曾任淮安江苏省立第九中学校长,创办《童灯》《淮铎》刊物,组织红十字会,提倡女子教育;为办学兴教,不惜变卖家产,将住所改为教室,毛泽东称赞其“毁家办学,高风亮节”。

出生于淮阴(现清江浦区)西大街的谢冰岩、谢铁骊两兄弟为中国新闻和文化艺术工作作出过杰出贡献。

原清江浦十里长街东长街232号,是已故著名针灸专家、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央文史馆馆员、国家攀登计划“经络的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程莘农的故居,其主编的《中国针灸学》(中、英文版)等十余本学术著作,受到世界文化理事会表彰,荣获“阿尔波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

荣誉称号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2019年1月25日,入选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为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19年10月,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2020年6月29日,入选江苏省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2021年5月15日,被评为首批江苏省绿色蔬菜产业特色县。

2021年6月4日,清江浦区列入2021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名单。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2021年12月,入选首批江苏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名单。

2021年12月22日,被认定为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2年12月,入选江苏省2022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2023年11月,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第96。

2024年9月,入选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第9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