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5 13:46
清泰门位于环城东路与清泰路交叉东侧,是杭州十大古城门之一,始筑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
清泰门始筑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宋时称为崇新门,因门内有荐桥(亦称箭桥),故俗称为荐桥门。它是从元末改筑后直至清末存在的5座旱门之一,是杭州的正东门。元末至正十九年(1359年),改筑杭城,从艮山门到清泰门向东延展出三里,把原在宋城城外的几条小河(包括今天的东河在内)包络入城内。并利用五代吴越国时的南土门旧基改筑新城门,因此,称为“清泰”,意为政清国泰。由于宋时清泰门附近有螺蛳桥、螺蛳埠,所以杭州人又俗称之为螺蛳门。明代以来的清泰门故址位于清泰立交桥的桥下(城站火车站附近)。相传杭州清泰门外沿江一带直至江水入海处,是煮海盐的地方,也就有了老杭州人所说的“螺蛳门外盐担儿”。清泰门附近,有一座古桥,现名为章家桥,史书上记载南宋时的旧名是“春熙桥”,又叫“装驾桥”。据说与宋高宗赵构有所牵涉。
清泰门外盐担儿(螺蛳门外盐担儿)
清泰门外沿江一带直至江水入海处,相传就是古代煮海盐之处。直到明代,在拟话本短篇小说集《幻影》(又名《三刻拍案惊奇》)第二十六回中还有这样的记述:“东首一带,自钱塘江直通大海,沙滩之上,灶户各有分地,前(煎)沙成盐,卖与盐商,分行各地。”这是杭谚“螺蛳门外盐担儿”的来历了。到了近代,江水改道,海塘变迁,在此煮盐已成陈迹,但清泰门外沿钱江东行数十里,还留下“老盐仓”、“盐官”等地名,是今日观潮的好地方。
清泰花朝
南宋临安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俗谓“百花生日”。是日,正当春序正中,日丽风和,百花竞放,杭人皆往风景秀丽之处游览,踏青嬉戏,观赏奇花异木。《梦粱录》载,临安花朝节,“崇新门外长明寺及诸教院僧尼,建佛涅槃胜会,罗列幡幢,种种香花异果供养,挂名贤书画,设异果玩具。庄严道场,观者纷集,竟日不绝。”崇新门筑于南宋。张士诚筑新城时,在崇新门原址稍东辟新门,称清泰门。崇新门外旷野平坦,渔舟游驶,沙汀鸟翔,近观钱江碧水,远跳越山逶迤,是一处赏景游览的好地方。
张仓水就义平海门
张煌言,号苍水,著名抗清义士,出身官宦世家,十六岁考上秀才,二十三岁中举。顺治元年(1644),清军占领北京,次年,南下占领杭州。浙东各地百姓纷纷起来反抗。张苍水参加了宁波起义军,随后又投奔张名振,之后又随郑成功围攻南京,因失败告终。
康熙元年,全国抗清斗争进入尾声,张苍水拒绝清军诱降,面对清军逮捕妻儿要挟也毫不动摇。同年七月,张苍水在隐居的悬岙孤岛上被捕,押到杭州。监押期间,浙江总督赵廷臣一再威逼利诱,张苍水坚贞不屈,在狱中墙壁上写下《放歌》一首:“予生则中华死则大明,寸丹心为重兮七尺为轻……”
九月初七一早,平海门,官巷口,江口刑场,一片白帽素衣的人群,杭州人民自发来为张苍水送行。临刑前他写下绝命词:“我年适五九,偏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成人万事毕。”死后,遗体被悬街示众,故交黄宗羲及亲友买出其首级,收遗骨,葬于南屏山下,今张仓水先生祠处。
景星杓《登清泰门城楼》
独抚层栏见越山,江声海气混茫间。遥峰晓翠空烟隔,极浦寒潮一带环。
尚有鸟鸢飞故垒,可劳貔虎扼重关。身临睥睨云霞上,喜得移时啸咏还。
(录自《武林坊巷志》转录《杭都杂咏》)
佚 名《过清泰门》
喧闻人语接城隈,江上鰲波扫径苔。羊市市前芳草含,马坡坡上野花开。
蔬畦竽陇随时贩,贻枝芒鞋接道来。尚文坊边销不尽,消肩明月且衔杯。
(录自《武林坊巷志》转录《杭都杂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