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5 17:25
明洪武年间,济宁东大寺始建。
明天顺三年(1459年),济宁东大寺重修。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济宁东大寺新建石刻日月坊。
民国十七年(1928年),济宁东大寺新建水房。
1982年,济宁东大寺重建南北讲堂。
济宁东大寺坐西向东,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主要建筑由东向西轴线排列,依次为序寺、大殿、望月楼三部分组成,建筑面积共4518平方米。序寺包括大栅门、石坊、大门、邦克楼和南北讲堂。
济宁东大寺具有鲜明的中国殿式古建筑风格,充分显示了注重整体艺术形象的协调一致性,除此之外,还充分显示出伊斯兰教传统的内涵、色彩、建筑形制、装饰等特色。济宁东大寺将中国传统与伊斯兰教、阿拉伯风格融在一起成为统一的整体。
序寺包括木栅门、石坊、大门、邦克楼和南北讲堂。木栅门紧邻运河,八字粉墙分列两侧。入内为四柱三楹日月石坊,门额镌刻“清真寺”三字。由坊向里便是大门三间,门为朱漆嵌金,前有石雕蟠龙抱柱,顶覆琉璃瓦。门内两侧轴对称南北二讲堂各6间,皆为硬山式建筑。院中设重檐圆顶二层,“邦克楼”是“斋月”期间专为宣读《古兰经》及召唤穆斯林“礼拜”之用。
大殿,阿语称“麦思直代”,是济宁东大寺的主体建筑,由卷棚、正殿、后殿(亦称后窑殿)组成。卷棚居前,面阔5间,进深2间,前有平列檐柱,三面敞开,勾连搭于正殿前檐。正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前置木隔门12扇,棂花木隔,由金丝雕嵌成阿文图案,门上正中悬有乾隆帝御笔红涂金字匾额。内置24根朱红通天木柱,承托着42间广厦的上部结构,后檐连接着阔3间、深2间的三层后殿,殿正中设有象征性的“圣笼”,上部为六角攒尖式窑顶。窑顶峰折陡峭,起伏错落,檐下斗拱罗列,翼角飞翘,顶覆黄绿色琉璃瓦,脊饰16 条滚龙,中御两颗圆珠,垂脊饰云龙、走兽、鸱尾等。六角楼顶上高竖铜质鎏金宝瓶。殿内油漆彩绘,可容纳两千余众进行“礼拜”活动。
望月楼位于大殿后约6米,是穆斯林“斋月”期间登高望月的地方。楼为双层,砖木结构,斗拱挑檐,顶覆绿色琉璃瓦,正脊垂脊装饰龙凤、花卉等。
据史载,济宁清真寺最多时曾达9座,包括7座男寺和2座女寺,其中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清真东大寺,坐落在济宁市小闸口上河西街,因寺门临古大运河西岸,故俗称“顺河东大寺”。建筑年代有不同说法,根据寺内碑刻和坊间传说,一般认为建于明宣德年间(1426至1435年)。
济宁东大寺布局严谨,设计精巧,营造高超,集伊斯兰和中国建筑艺术为一体,为研究明清时期清真寺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1992年6月,济宁东大寺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济宁东大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宁东大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小闸口运河路29号。
山东省济宁市内乘坐3、9、16、21、69、201、2011、D809路公交车,在东大寺站下车前往。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政府距离济宁东大寺约6.2千米,驾车约17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