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口镇

更新时间:2024-04-09 12:17

渌口镇,隶属于湖南省株洲渌口区,地处渌口区北部,东与醴陵市石亭镇接壤,南濒渌江与南洲镇隔江相望,西临湘江与天元区雷打石镇隔江交界,北与芦淞区白关镇毗邻,行政区域面积138.56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渌口镇境域旧属醴陵县北二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设立渌口镇,属醴陵县第五区。

1949年,属醴陵县盘石乡。

1950年,恢复渌口镇,为醴陵县直属镇。

1958年,设立渌口人民公社。

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恢复渌口镇。

1961年,设立渌口区。

1965年,成立株洲县,划入株洲县。

1967年,渌口区改为第三区。

1987年,撤区恢复渌口镇。

1995年,均坝乡并入渌口镇。

2015年,仙井乡行政区域并入渌口镇。

2018年,株洲县撤县设渌口区,属渌口区。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原渌口镇辖8个社区、19个行政村:接龙桥、向阳、伏波岭、南塘、桔园、关口、姚家岭、甘塘坡、渌口、双月、快山、杨梅、湾塘、王家洲、象石、柏树、杨塘、思梅、排上、花园、汤家冲、蛇头、团山、东塘、松岗、西塘、子规;下设93个居民小组、23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渌口镇辖4个社区、22个行政村:松西子社区、向阳社区、伏波岭社区、接龙桥社区、王家洲村、双月村、渌口村、湾塘村、杨梅村、花园村、蛇头村、均坝村、大乡村、青龙湾村、漂沙井村、晓岭村、黄霞村、油圳村、关王村、张公岭村、福生村、新城村、宏夏桥村、檀园村、高泉村、凳头村,镇人民政府驻接龙桥社区。

地理环境

渌口镇地处渌口区北部,东与醴陵市石亭镇接壤,南濒渌江与南洲镇隔江相望,西临湘江与天元区雷打石镇隔江交界,北与芦淞区白关镇毗邻,行政区域面积138.56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末,原渌口镇总人口6165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1983人,城镇化率51.8%。另有流动人口1511人。总人口中,男性31309人,占50.8%;女性30345人,占49.2%。18岁以下10500人,占17%;18—35岁15504人,占25%;35—60岁26147人,占43%;60岁以上9503人,占15%。2011年,人口出生率10.2‰,人口死亡率3.7‰,人口自然增长率6.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61人。

2017年末,渌口镇常住人口为110664人。

截至2018年末,渌口镇户籍人口为9887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原渌口镇完成财政收入4614万元,比上年增长37.1%。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601.2万元,增值税2289.1万元,企业所得税193.2万元,个人所得税215.9万元。人均财政收入7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140元,比上年增加1959元。

2015年,渌口镇完成生产总值72.68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7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78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350元。

2018年,渌口镇有工业企业158个,其中规模以上7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农业

2011年,原渌口镇实现农业增加值1.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占生产总值的3.8%。农业作物以水稻、豆类、蔬菜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6万吨,其中稻谷1.57万吨,豆类108吨,玉米79吨,人均260.9千克。有无公害蔬菜基地3个,2011年,蔬菜面积1.3万亩,产量2万吨。

原渌口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黑山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6.5万头,年末存栏2万头;黑山羊饲养量0.2万只,年末存栏0.2万只;家禽年饲养量24.7万羽,上市家禽16.3万羽。畜牧业总产值663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41.2%。

2011年,原渌口镇活立木蓄积量3.7万立方米,农民住宅四旁植树3.4万株。2011年,累计造林500亩。有油茶林2.6万亩,2011年,产油195.4吨。

原渌口镇渔业以江河捕捞和水库、山塘养殖为主。2011年,养殖面积360亩,产量1003吨,总产值91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5.7%。

工业

原渌口镇工业以锻造、陶瓷、服装、机械加工、塑料制品、建筑材料为主。

2011年,原渌口镇实现工业总产值41.47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实现工业增加值12.71亿元,比上年增长25.3%。拥有工业企业18家,职工5192人。

2015年,渌口镇共有规模工业企业76家,约占渌口区规模工业企业70%。

商业

2011年,原渌口镇完成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2.44亿元,比上年增长7.1%。有商业网点246个,城乡集贸市场12个,年成交额6亿元。

金融业

2011年,原渌口镇有银行网点24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原渌口镇有幼儿园20所,在园幼儿1700人,专任教师129人;小学7所,在校学生2553人,专任教师17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4所,在校学生2365人,专任教师33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

科学技术

2011年末,原渌口镇有农技站1家,有农家乐餐饮协会等5个,各类科技人才95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原渌口镇有镇文化站1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0处,农家书屋23处,藏书30.12万册。腰鼓、龙灯、舞狮等文艺队伍18支。2011年,有线电视用户12715户,入户率57%。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原渌口镇有乡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7所,病床130张。专业卫生人员50人,其中执业医师14人,执业助理医师8人,注册护士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原渌口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2728户3867人,支出1160万元,月人均25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781户1129人,支出88.3万元,月人均65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40人,支出18.1万元;分散供养87人,支出22.6万元。医疗救助23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947人次,共支出72.2万元。临时救助727人次,支出14.6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57人,支出67.7万元。危房改造及救灾支出41.8万元。敬老院1所,床位50张,入住五保人员40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2.4万人,参保率96%。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原渌口镇有邮政代办所3处,电信服务网点26个。电话普及率98%,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99%,固定电话普及率97%。

基础设施

2011年,原渌口镇境内有小二型水库14座,库容170.1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339亩;山平塘802口。电力提灌站75处,装机容量2083.5千瓦,灌溉面积19805亩;电力排灌站13处,装机容量732千瓦,排渍面积4070亩。

交通运输

渌口镇境内设有渌口火车站。另有省道S211、县道芷渌公路过境。

历史文化

渌江自东向西流入湘江交汇于此,故名渌口。古称漉浦,又称津口。

风景名胜

磨山遗址位于渌口区原仙井乡(今渌口镇)黄霞垅村,1986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1987年8月通过试掘,共发现房址3座、发掘墓葬24座,为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农耕聚落遗址,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

伏波庙位于伏波岭上,在渌口区南面。相传为纪念汉代伏波将军马援而建,伏波庙因此而得名。2011年1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伏波庙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关王庙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原仙井乡(今渌口区)芦下桥村孙公祠组的一座小山上,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2011年1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关王庙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