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梁坝

更新时间:2024-11-03 10:29

渔梁坝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渔梁村,渔梁坝始建于唐代,明代重建,距今有近1400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

历史沿革

渔梁坝是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该坝始建于唐代,距今有近1400年的历史。隋唐时期,徽州人祖先、越国公汪华徙新安郡治于歙县,并筑坝截流,为水上军需民用。

绍定二年(1229年),袁甫复指挥江东,乃委派本州推官赵希恕督办渔梁坝修建事宜,得闽工甚精,开始凿山取石。

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尽去坝心灰沙”,成为全部砌石的重力滚水坝,此后又多次修葺。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渔梁坝,修坝记事碑可考。

建筑特点

渔梁坝全部用花岗岩石层层垒筑而成。它们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墩如钉插入,这种石质的插钉称为“稳定”,也称元宝钉。这样,上下层如穿了石锁,互相衔接,极为牢固。每一层各条石之间,又用石锁连锁,这样上下左右紧联一体,构筑成了跨江而卧的坚实渔梁坝。坝中间有开水门,用于排水。

渔梁坝横截练江,使坝上水势平坦,坝下激流奔腾。坝南端依龙井山,北端接渔梁古镇老街。这条老街至今保存完好,是典型的徽派民居布局,青石板路往河边侧有许多叉口,拾级而下,使可下到渔梁。

文物遗址

紫阳桥

紫阳桥,此桥长140米,高14米,宽10米,因桥的上游即为徽商行舟的码头,所以桥孔建得比一般桥要高大得多。

渔梁坝

渔梁坝可蓄上游之水,缓坝下之流。无论灌溉、行舟、放筏、抗洪,都可兼而利之。坝长138米,底宽27米,顶宽4米,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重达吨余。

文物价值

渔梁坝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墩如钉插入。上下层如穿了石锁,互相衔接,极为牢固。每一层各条石之间又用石锁连锁,如此上下左右紧联一体,构筑成了跨江而卧的坚实渔梁坝。至今仍在发挥着它的功能,渔梁坝的设计、建设和功能具有综合利用价值。

文物保护

2001年06月25日,渔梁坝作为唐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5年,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歙县徽城镇渔梁村等24个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历史文化

渔梁坝名字来源

渔梁坝岸边的唐宋古街犹如鱼形,“鱼肚”姚家巷海拔121.78米,而“鱼头”原土地庙处、“鱼尾”白云禅院均只有115米左右,落差约7米。“中间高两头低,因此得名。

徽商之源

横跨明清两代、商界400多年之久的徽商发展。可以说,如果没有渔梁坝,也就没有徽商的辉煌。徽州自古以来山多田少,农业收入不足以自给,人民只好转而从事手工业和商业。在徽州,不仅是贫无立锥的农民,义无反顾地外出经商;甚至连一些家有资产的富户或士大夫之家,也对投资经商产生极为浓厚的兴趣。因此才有了那句流传千古的话:“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而这“一丢”的起始点,就是渔梁坝。

受地形影响,古徽州陆路交通十分不便,当地的大小商贾只能依靠丰富的水运资源,从新安江上最大支流练江中放排出水,再转入新安江,继而飘摇至苏浙等地,把茶叶、木材、棉布、丝绸、纸墨等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茶庄和市场,并最终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作为新安江最上游、规模最大的渔梁坝,担当起了这份“重任”,徽商中的十之八九都是由此走出徽州的。明清徽商中,古徽州一府六县就数作为府治的歙县,还有绩溪两地人数最多。而歙县和绩溪的徽商下苏杭、去京城等地,无不从渔梁坝出发。”

明清时期直至现代公路开通前,渔梁坝热闹非凡,坝下最多时停靠300余艘船只,水路交通的繁荣刺激着渔梁古镇的发展,最终使这一带形成一个热闹的商业街市,其中号称徽商四大行当的盐、茶、木、典当诸业在商业街占有突出地位。

旅游信息

地址:渔梁坝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渔梁村。

开放时间:7:00-17:00

交通:

1、可乘1路公交车伯仕庄园——南源口至渔梁景区站或香格里拉小区站(渔梁景区西入口)后步行即可。

路线:全程3元。其中泊仕庄园→潭渡中学1元,潭渡中学→塘坞口1元,塘坞口→南源口终点站1元。

2、黄山市屯溪至渔梁坝的交通车:屯溪汽车站有开往些景点的旅2路旅游巴士:沿途经过潜口民宅、唐模、牌坊群、徽州古城等,发车时间:8:00、9:30、11:00、13:00、14:30、16:00点。双向对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