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09 02:10
游移湖(wandering lake)是指在历史时期多次发生位移的湖泊。中国新疆的罗布泊是一个典型的游移湖(仍有争议,没有明确的论断)。罗布泊是孔雀河与塔里木河的河口湖。两千多年来,塔里木河下游有三次明显改道,罗布泊也相应地移动三次,位置变动于北纬39°~40°与40°~41°之间。1952年,新疆尉犁县修筑了大坝,截断塔里木河的水流,只有孔雀河的河水注入罗布泊,而塔里木河注入台特马湖(南罗布泊)。这样,两个湖的位置相对稳定下来。
游移湖的概念是由瑞典探险家和地理学家斯文·赫定提出的,并创立了有名的 “游移湖” 理论。 “游移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公元330年以前, 塔里木河一直向东奔流, 注入楼兰南面的老“罗布泊” ,即清代地图上的罗布淖尔。 塔里木河改道后, 又向东南流入喀拉库顺地区的湖泊。罗布泊犹如塔里木河钟摆上挂的锤,反复地南北摆动,一个来回游移的周期约1500年。罗布泊之所以南北游移,是由于进入湖中的河水挟带大量泥沙, 沉积在湖盆里, 从而使湖底抬高,导致湖水往较低的地方流动。 一段时期后, 被泥沙抬高的湖底又遭到强风的吹蚀而降低,这时湖水又流到原来的湖盆之中。
对于游移湖形成的原因,还没有定论,专家观点各一,主要有以下三种论断:
1、游移湖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质构造和运动表现不均衡的结果;
2、科学家们认为,除了地壳活动的因素外,最大的原因是河床中堆积了大量的泥沙而造成的。例如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中的泥沙汇聚在罗布泊的河口,日久月长,泥沙越积越多,淤塞了河道,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便另觅新道,流向低洼处,形成新湖。而旧湖在炎热的气候中,逐渐蒸发,成为沙漠;
3、还有人认为是由于河流在土质松软的谷地流淌,会自行改道,形成新的河床,造成新的湖泊,即湖泊游移。
关于罗布泊游移问题的争论:
斯文·赫定提出的游移湖理论一段时期内影响广泛,几成定论。 但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一些科学家结合20世纪70年代美国宇航局地球资源卫星发射后得到的罗布泊卫星影像, 否定了斯文·赫定的 “游移湖” 理论, 提出了罗布泊始终在罗布洼地的 “未迁说” 。 一时间,学术著作、报刊论述、学校教科书、科普读物等出现了风行草偃现象,一提到罗布泊就众口一词地指出该湖“并非游移湖” 。
可是, 罗布泊真的从来没有 “游移” 过吗?近年来, 有专家经过潜心研究,又否定了“未迁说” 。专家指出,干旱区的一些湖泊具有迁移的特性,而罗布泊是一个具有典型的迁移特征的荒漠湖泊。河流变迁是湖泊迁移的先导,而湖泊迁移是河流变迁的结果,塔里木河下游的河道变迁是引起罗布泊迁移的根本原因。 罗布泊的迁移过程复原如下:汉晋时期,塔里木河下游的库姆河和古代罗布泊 (即古籍所记载的 泽、盐泽、蒲昌海) ,孕育了辉煌的楼兰古文明。后来库姆河改道经罗布沙漠西侧的“小河”流注屯城(即今米兰)北的湖泊,即《水经注》所称的牢兰海。 库姆河改道后,楼兰古城无声无息地被遗弃在沙漠之中。大约在晚唐至五代之际,塔里木河下游水系再次出现巨大变动,改道后的湖泊在英苏-阿拉干一带潴积,清时称之为罗布淖尔。18世纪后期或稍晚,罗布淖尔从英苏-阿拉干一带迁移到喀拉库顺湖。1921年,塔里木河大改道,经东河滩流入孔雀河,并在铁门堡河曲发育的地方突破薄弱的河岸, 东注罗布洼地, 形成现代史上的罗布泊。1952年,尉犁县在塔里木河中游筑坝,塔里木河因而复入故道, 终点湖在台特马湖。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 塔里木河正值丰水期,洪水多次涌入下游, 突破台特马湖湖区, 致使罗布洼地出现面积极大、水深极浅的大湖。但由于塔里木河下游水库和孔雀河水坝的修筑,罗布洼地来水渐绝。60年代中后期,广袤无垠的罗布泊终于在罗布洼地消失了,塔里木河在大西海子水库形成终点湖。此外,罗布泊的迁移还有着十分复杂的中间环节,有待专家们的深入研究。
罗布泊迁移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没有很确凿的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