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9 21:13
游艾青,男,汉族,1965年11月出生,湖北天门人,中共党员,博士,院首席科学家,研究员。
1990年07月,江苏农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工作;
1990年07月,任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科技干部;
2001年03月,任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其间:2001年7月至2007年6月在武汉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
2005年03月,任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委员,其间: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在湖北省党政干部华中师范大学培训部处级干部第48期进修班学习;
2013年01月,任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党委委员,其间:2016年5月至2016年7月在省委党校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习,2017年6月当选中共湖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党的十九大代表;
2018年12月,任湖北省农科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其间:2019年5月增补为中共湖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2021年5月至2021年7月在省委党校厅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2022年02月,任湖北省农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2022年2月11日消息,游艾青拟任省直正厅级事业单位正职。
游艾青是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中国科协提名
长期从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具有较扎实的遗传育种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水稻育种技术及组织能力。
曾先后主持和参与多项研究及开发课题,主持“八五”、“九五”国家863项目两系杂交稻中试开发研究;国家“十五”国家863计划长江流域超级杂交稻新组合选育课题第二主持人;主持湖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选育;主持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超级杂交稻两优932试验示范及配套技术”;担任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湖北省农科院水稻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总投资940万元)和湖北省工程技术项目“湖北省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投资100万元)技术负责人。“鄂粳杂1号开发及应用”获2001年度省科技成果推广三等奖(排名第一);“两优培九的引进与应用”获2004年省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排名第一)。
2021年11月3日,游艾青主持的项目“长江中游优质中籼稻新品种培育与应用”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4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先后在《中国农业科学》、《杂交水稻》、《湖北农业科学》、《科学通报》和《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上发表论文20多篇,合著专著《杂交水稻制种与栽培技术》,博士论文Identification of QTLs across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and Testcross Populations for Traits of Agronomic Importance in Rice已在美国遗传学会的专业杂志《Genetics》172: 1287–1300 (February 2006) 上发表。
2023年5月26日,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高级专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农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水稻产业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及相关技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稻产量QTL热点区间和褐飞虱抗性基因快速聚合”;
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重点课题“抗褐飞虱转基因水稻培育”;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水稻分子与细胞工程育种创新团队”
湖北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选育”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长江中游优质中籼稻新品种培育与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两系法杂交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档优质中籼鄂中5号选育与产业化开发”
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高档优质中籼新品种鄂中5号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开发”
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高档优质稻鄂中5号配套技术应用与产业化”
“一种优质多抗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快速培育方法”获国家专利
“一种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
“一种筛选抗褐飞虱水稻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
1.Identifica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Across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and Testcross Populations for Traits of Agronomic Importance in Rice ,Aiqing You , Xinggui Lu , Huajun Jin , Xiang Ren , Kai Liu , Guocai Yang , Haiyuan Yang , Lili Zhu , Guangcun He
2.High-resolution genetic mapping at the Bph15 locus for brown planthopper resistance in rice (Oryza sativa L.) ,Haiyuan Yang, Aiqing You, Zhifan Yang, Futie Zhang, Ruifeng He, Lili Zhu, Guangcun He,
3.Activation of gibberellin 2-oxidase 6 decreases active gibberellin levels and creates a dominant semi-dwarf phenotype in rice (Oryza sativa L.), Jian Huang, Ding Tang, Yi Shen, Baoxiang Qin, Lilan Hong, Aiqing You, Ming Li, Xin Wang, Hengxiu Yu, Minghong Gu, Zhukuan Cheng
4.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PCR-based functional marker system for the 2 brown planthopper resistance gene Bph14 in rice,Lei Zhou, Zhijun Chen, Xuyong Lang, Bo Du,Kai Liu,Guocai Yang,Gang Hu, Sanhe Li, Guangcun He
5.水稻品种广亲和基因等位关系遗传分析,中国农业科学 1993
6.合著《杂交水稻制种与栽培技术》,湖北科技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