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30 19:07
通山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北麓,隶属于咸宁市,为武汉“1+8”城市圈的重要成员。县境南邻江西省九江市的武宁县、修水县,东接黄石市阳新县,北连咸安区,西部与崇阳县接壤。总面积2680平方公里。截至2024年,通山县辖8个镇、4个乡。截至2023年末,通山县常住人口38.69万人。
陶唐属荆扬之域。
虞、夏、商三代属古荆州。
西周属鄂国。
东周属楚国。
秦属南郡。
三国属吴国荆州江夏郡阳新县。
晋属荆州武昌郡阳新县。
南朝承晋,未有太大变动。
太平兴国二年(977),属江南西道兴国军。
太平兴国三年(978),降为羊山镇,不久复县。
崇宁元年(1102),属江西路兴国军。
绍兴四年(1134),再次降为镇。
绍兴五年(1135),通山复置县。
至元十七年(1280),属江淮行省蕲黄道。
洪武元年(1368),属湖广行省兴国府。
洪武九年(1376),属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武昌府兴国州。
康熙三年(1664),属湖北省武昌道武昌府。
民国时期,通山县始终属于湖北省管辖。
民国元年(1912),属第一区。
2年(1913)1月,属武汉黄德道,旋改鄂东道。
3年(1914)5月,属江汉道。
16年(1927),直属湖北省辖。
21年(1932)11月,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25年(1936)3月,改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27年(1938)10月31日,日军铃木支队(铃木春松)占领通山县,在县城至花桥、西坑、界首、大畈、慈口沿线和县城至寺下、南林桥沿线设立军事据点,并在南林桥设立兵站。日军在通山实行殖民统治,犯下累累罪行,罄竹难书。
34年(1945)9月29日,通山光复,国民党通山县政府返治。
1949年5月17日,解放军40军356团从武昌南下,解放通山,县长刘慕麒逃跑,通山划属新设的大冶专区。同年6月4日,国府末任通山县长刘慕麒率部下回到县城投诚解放军。
1952年1月,属孝感专区。
1958年11月,与通城县一起并入崇阳县。
1959年3月,恢复通山县建制。
1959年11月,属武汉市。
1961年4月,复属孝感专区。
1965年6月,属咸宁专区。
1968年,属咸宁地区。
1998年6月,属咸宁市,至2024未变。
自宋建县起至民国,通山县域未发生大的变化。建国后,阳新县西部燕厦、大畈、洪港、黄沙、梅田、慈口、沙店、杨林等地区来属。
通山的古县城非常小,范围东至唐家地,西抵北门岭,被称为六里街、麻花街、草鞋街,有老话“一边清水一边崖”(俗称前溪后山)。
一街(和平街):马槽桥至大王殿(现通羊一小)。
二街(胜利街):大王殿至踏水桥(现通羊大桥)。
三街(建设街):踏水桥至圣庙(柴油机厂,现通羊二小)。
四街(民主街):圣庙至南门桥(现镇南中学)。
2006年,一、二、三、四街和马肚街合并为通羊大道。
通山古县城有三桥和六道门。
三桥为马槽桥(怀远桥)、踏水桥(今通羊大桥)、南门桥(通津桥、镇南桥)。
六道门
1.马槽桥北端有一门,名六安门/怀远门。
2.范家垅处有一门,名顺德门/景阳门。
3.东门,名寅宾门/雄关门,位于东门阁(今通羊三小)。
4.南门,名弦歌门/引薰门,位于南门桥(今镇南中学)。
5.北门,名景星门/拱宸门,位于通羊城北几十米。
6.西门,名德胜门/成宝门,位于通洋河以北踏水桥以西。
明朝时期,县城有12坊,以县衙(今圣庙旁)为界,东西各6坊。
东街6坊:兴孝坊、敦礼坊、克仁坊、全忠坊、尚廉坊、致谦坊。
西街6坊:兴悌坊、敦义坊、克让坊、全信坊、尚节坊、致和坊。
清乾隆年间,县城有26坊,以县衙(今圣庙旁)为界,以下为东街8坊,以上为西街18坊(1坊名失)。
东街8坊:承流坊、毓材坊、近圣坊、攀桂坊、名寿坊、万寿坊、迎翠坊、仁里坊。
西街17坊:忠义坊、全信坊、下集贤坊、上集贤坊、仁寿坊、永宁坊、荣恩坊、仁恩坊、三多坊、迎恩坊、云路坊、瑞应坊、青云坊、胜贤坊、尚贤坊、得胜坊、致和坊。
宋分全县为两乡六里。
水北乡:新丰里、兴善里、崇仁里。
水南乡:上管里、下管里、并行里。
明成化年间,设37保:洋都、吴田、山口、长林头、石牛岭、塘坪、石门、黄田、雨山、巨塘、蜈蚣洞、芦陂、草鞋铺、寨下、西坑、南坑、花桥、方塘、马鞍山、焦岩、湄港、城港、岩坑、浮油、朦胧岭、界头、郭城、大源、小源、高湖、聚潭、龟墩、大枫树、宝石、官堰、泥坑、船埠。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设19保:上三里有6保,为上市、洋都、田东、山口、茅田、界头,下三里有13保,为下市、石桥、草鞋铺、朦胧岭、茅埠、郭城、邮亭、石泉、茅坪、官堰、白土、九宫、高湖。
康熙三年(1664年),通山全县编户六都(里),县治城关(天元会),下设12会,辖78保,至清末无重大变动。
县城为倡善之地,设天元会,辖5保:城东,城西,西关,上护城,下护城。
一都(兴善里),设1个会,辖9保。
世兴会,辖洋都,山口上,山口下,吴田上,吴田下,石宕上,石宕下,田东上,田东下共9个保。
二都(崇仁里),设2个会,辖16保。
雨霖会,辖雨霖,南山,新桥,高岭,朗口,湄港,狮子,罗城8个保。
灵泉会,辖大坪,高桥,石门,石硚,塘坪,黄田,雨山,黄坪8个保。
三都(仁厚里),设1个会,辖9保。
茅田会,辖隐垅,茶滩,港塘,衢潭,高坑,寨下,茅田,茅洲,西坑9个保。
四都(永安里),设3个会,辖13保。
望江会,辖望兴,耒阳,关山,丰隆4个保。
翠屏会,辖茅坪,万家,黄公,象牙4个保。
万杉会,辖宣泥,岩轩,富有,万杉,东溪5个保。
五都(丰乐里),设1个会,辖7保。
郭城会,辖山溪上,山溪下,龙会上,龙会下,宁张上,宁张下,正阳7个保。
六都(庆和里),设3个会,辖19保。
云梯会,辖官堰上,官堰下,牛犊上,牛犊下,文明上,文明下,炮石7个保。
北山会,辖小寨,泥坑,黄城,船埠,茅埠,寨头6个保。
崇福会,辖沙坪,小源上,小源下,宝石上,宝石下,聚潭6个保。
1929年,东南革命根据地形成,经大冶中心县委决议,阳新所属梅田、黄沙、大畈、慈口等地划归通山县辖。这一时期,苏维埃县府与国民县府并存,国民县府的辖域只限于南林、城关、厦铺一线数点。
1933年后,革命趋向低潮,苏区渐转向边缘山区,国民党政区扩展,梅田、黄沙、大畈、慈口等地仍归阳新县辖。
1934年5月,湖北省政府决定将阳新的黄沙、九折、慈口、大畈、燕厦与通山的富有、横石潭大桥背等地,划为“大畈特别区”,直属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辖。
1935年6月,撤销大畈特别区,各地复归原县辖。
1938年,日军在占领区建伪政权。
1940年,伪湖北省政府将阳新县原大畈特别区重新划归通山县辖。
抗日战争胜利后,阳新、通山两县参政机关争议纷起,经省咨议院决议,大畈特别区仍归阳新县辖。
1950年3月,大冶专区析出阳新县燕厦、大畈、洪港、黄沙、梅田、慈口、沙店、杨林等地划入通山。
1954年,南林区高桥乡的黄泥档、三界宕、张家、孙家、花红等村及雨山乡的廖家山村划归崇阳县。
1955年3月,阳新县第八区白果乡陈村划归通山县。
1971年,通山县黄沙区杉木桥、太平塘、东源等地划归阳新县。
1982年,城关镇更名通羊镇。
1984年,通山县下辖8镇7区35乡。
通羊镇、南林桥镇、九宫山镇3镇为县直辖镇。
环城区:湄港乡、畈泥乡、万家乡、大路乡、西坑潭乡、郑家坪乡、富有乡。
横石区:横石潭镇、宝石乡、高湖乡、界牌乡、集潭乡、陈坪乡。
黄沙区:黄沙铺镇、梅田乡、孟垅乡、源头乡。
寺下区:港畈乡、大港桥乡、石门乡、焦厦乡、罗城乡。
厦铺区:厦铺镇、杨芳林乡、三界乡、翠屏乡、林上乡、花纹泉乡、郭家岭乡。
大畈区:官塘镇、白泥乡、慈口乡、下泉乡。
燕厦区:大塘山镇、燕厦乡、沙店乡、杨林乡、畅周乡、三源乡、新庄坪乡。
1992年,梅田乡划出黄沙铺镇。
1996年,通山县面积2680平方千米,辖8镇18乡:通羊镇、九宫山镇、大畈镇、南林桥镇、洪港镇、黄沙铺镇、厦铺镇、横石潭镇、三界乡、三源乡、下泉乡、大路乡、万家乡、杨芳乡、杨林乡、沙店乡、畅周乡、宝石乡、畈泥乡、港路乡、梅田乡、高湖乡、富有乡、湄港乡、慈口乡、燕厦乡。县政府驻通羊镇。
1999年,通山县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湄港乡并入通羊镇,三界乡并入厦铺镇,三源乡、杨林乡、沙店乡并入洪港镇,下泉乡并入慈口乡,梅田乡、万家乡并入黄沙铺镇,杨芳乡改名杨芳林乡,畅周乡并入燕厦乡,畈泥乡并入大畈镇,宝石乡和高湖乡合并设闯王镇,富有乡并入横石潭镇,港路乡并入南林桥镇。
2000年,畈泥乡西片并入通羊镇。
2002年,九宫山镇并入横石潭镇,横石潭镇改名九宫山镇。
2008年,设立九宫山风景区。
截至2024年6月,通山县辖8个镇、4个乡:通羊镇、南林桥镇、黄沙铺镇、厦铺镇、九宫山镇、闯王镇、洪港镇、大畈镇、大路乡、杨芳林乡、燕厦乡、慈口乡。另辖:九宫山自然保护管理局、通山县经济开发区,共有20个社区、187个行政村。通山县人民政府驻地通羊镇新城社区洋都大道100号。
通山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14°14′—114°58′,北纬29°51′。以治所通羊镇为中心,西北距咸宁市政府所在地温泉37公里,北距武汉市124公里,东北向径直32公里至石栏桥界的阳新县,东南向径直41公里至太平山主峰界江西省武宁县,南向径直28.5公里至老崖尖界武宁县,南偏西向径直35公里至老虎头主峰界江西省修水县,西向径直21公里至冷铺崇阳县。
通山县地貌为低山丘陵区。境南幕阜山脉绵亘约150公里,为鄂赣界山,平均海拔800米,千米以上山峰10余座,最高点是太阳山主峰老鸦尖,海拔1656.7米。大幕山横卧于北,平均海拔750米,最高点954.1米。县域中部丘陵、盆地交错分布。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78.6%。整个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向东缓降,最低点在境东富水水库库底,海拔20.13米。
通山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的特点。按地形和气温变化的特点,全县大致分为:中部丘陵平贩温暖湿润区、南北低山丘陵温和阴湿区,南部中低山温凉多雨多雾区。由于雨热同季,时空分布不匀,降水量春夏多于秋冬,山区多于丘陵平畈区,水旱灾时有发生。全年平均日照数1845小时,平均日照率42%。全年平均气温16.3℃,1月最冷,极端最低气温-20℃(1969年2月1日,九宫山铜鼓凸);7月最热,极端最高气温40.5℃(1978年7月9日,通羊镇)。全年无霜期在226-248天之间。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春夏两季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2-75%。全年暴雨多集中在4-9月份,尤以6-7月次数最多,常常造成洪涝灾害。
通山县境内溪沟纵横,河网密布。河道总长800余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300余米。主要河系5条(燕厦河、横石河、厦铺河、通羊河、黄沙河),流域面积2517平方公里。集水注入富水水库。年平均降水量45.3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25.4亿立方米。其中。本境地表径流20.5亿立方米,过境客水径流1.12亿立方米,地下水径流3.8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4.15亿立方米。山泉250处。在海拔1500余米的九宫山铜鼓凸、风车口,山泉四时不枯,原三源乡迎风台温泉,水温达50℃。
境内有大型水库1座(富水水库),中型水库3座(石门、雨山、石门塘),小(一)型水库14座,小(二)型水库61座,总库容0.995亿立方米(不含富水水库)。塘堰2810处,其中1万立方米以上大塘205处。
境内水能蕴藏量为10.5万千瓦,可供开发量6.6万千瓦。到2002年末,已建成水电站39座(包括民营电站),装机总容量2.64万千瓦。
通山县国土总面积26.8万公顷。其中,耕地13575.4公顷,占总面积的5.07%;园地3131.89公顷,占总面积的1.17%;林地175066.67公顷,占总面积的65.32%;牧草地1.2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726.21公顷,占总面积的1.39%;交通用地1021.9公顷,占总面积的0.38%;水域13400公顷,占总面积的5%;未利用土地(含石头山面积)58076.73公顷,占21.7%。
通山县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12类48种。已探明的有煤、锑、大理石、花岗石、石英石、白云石、石灰石、玄武岩等。
煤储量1308.1万吨,锑80万吨,大理石10亿立方米,花岗石1.2亿立方米,石英石5000万吨,石灰石6亿吨,白云石7亿吨。煤主要产地是横石、老虎槽、鲁家源、泉港等地;锑产地在徐家山、湄港。
石英石、白云石主要分布在闯王镇;玄武岩主要分布在通羊、大路两个乡镇。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资源遍布域内多数乡镇,已全面开采。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通山县常住人口391311人,其中:通羊镇140644人,南林桥镇29075人,黄沙铺镇28537人,厦铺镇13248人,九宫山镇28469人,闯王镇14143人,洪港镇24611人,大畈镇16204人,大路乡42013人,杨芳林乡13607人,燕厦乡26484人,慈口乡11838人,九宫山风景区2438人。
截至2023年末,通山县总户数为142516户,户籍总人口487122人,常住人口38.69万人,城镇化率46.52%。户籍出生人口3794人,出生率7.79‰;户籍人口死亡2460人,死亡率5.05‰。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4‰。
2023年,通山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0.0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28亿元,增长3.8%,全市第5名;第二产业增加值37.98亿元,下降5.9%,全市第4名;第三产业增加值88.80亿元,增长6.9%,全市第4名。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 14.61:29.50:55.89 调整为15.51:25.31:59.18。工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为14.96%。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21.76%、 -59.95%、138.16%,分别拉动 GDP 增长0.61、-1.67、3.84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785元。
2023年,通山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以下简称投资)比上年增长11.6%。按行业分,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70.0%、15.9%、19.2%。按建设性质分,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分别增长10.4%、53.4%、19.4%。
2023年,通山县实现财政总收入9.77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72亿元,可比增长11.5%。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4.72亿元,可比增长5.5%,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40亿元,同比增长0.3%。
2023年,通山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49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2.43万亩,增长4.2%。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4.89万亩,增长2.7%;油料作物面积17.16万亩,增长16.0%。其中,油菜籽面积13.98万亩,增长18.5%;蔬菜及食用菌面积13.83万亩,增长3.6%。
2023年,通山县粮食产量12.85万吨,比上年增长10.0%。其中,谷物10.4万吨,豆类0.33万吨,薯类2.12万吨。
2023年,通山县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8.65万吨,比上年增长0.2%;油料产量2.20万吨,增长14.3%;花生产量0.35万吨,增长18.8%;油菜籽产量1.81万吨,增长12.8%,芝麻产量0.04万吨,增长60.5%。
2023年,通山县猪牛羊禽肉总产量32500吨,比上年增长3.8%。其中,猪肉产量27223吨,增长3.5%;牛肉产量696吨,增长19.8%;羊肉产量2194吨,增长5.0%;禽肉产量2387吨,增长1.6%。禽蛋产量10926吨。全年生猪出栏33.63万头,增长3.5%;家禽出笼186.15万只,增长1.6%。
2023年,通山县水产品产量1.39万吨,比上年增长9.4%。
2023年,通山县全部工业增加值22.45亿元,工业用电量(全口径)2867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9.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4家,比上年净增7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54亿元,同比下降19.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6.22%,实现营业收入40.89亿元,利润总额2.59亿元,工业增值税10482.0万元,同比增长52.8%。
截至2023年末,通山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2家,完成总产值32.99亿元,比上年增长2.1%,建筑业增加值15.55亿元,增长7.9%。其中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2.6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3%,房屋竣工面积91.2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5%。
2023年,通山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6.27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8.46亿元,增长6.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7.81亿元,增长14.8%。承办的“2023湖北农产品产销对接幕阜山(咸宁)片区行”活动,举行荆楚购•2023通山县首届汽车展销会。按消费类型统计,批发业23.10亿元,同比增长8.6%;零售业53.91亿元,同比增长7.2%;住宿业5.50亿元,同比增长3.9%;餐饮业13.75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7亿元,同比增长20.7%,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8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0.26亿元,与2022年相比翻了一番。
2023年,通山县实现进出口总额87392.2万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进口220.4万元,同比下降20.3%;出口87171.8万元,同比增长14.1%。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20万美元,同比增长20%,全市排名第三。
截至2023年末,通山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9.83亿元,比年初增加27.54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0.89亿元,比年初增加28.30亿元。
2023年,通山县实现保费收入61414万元,同比增长13.8%。其中,财产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4696万元,同比增长6.95%;人寿保险实现保费收入46718万元,同比增长16.14%。各项赔款支出20147万元,赔付率26.96%,其中,财产保险赔款支出12807万元,赔付率33.48%;人寿保险赔款支出7340万元,赔付率16.98%。
2023年,通山县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0.40%。全年10家企业申报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创立通山(武汉)离岸科创中心,招引10家企业入驻科创中心,其中4家企业落地通山建设生产基地。完成成果转化15个,完成科技成果登记10个;43家企业建立校企共建研发平台。5家农业企业(合作社)成功申报为市级科技创新示范基地,选派11名“三区”人才。
2023年,通山县5G站点建设完工交付137个,为补充网络盲点,新建楼面站4个、新建5G塔6个、新建普服塔7个,通山区域5G站点累计建设完成505个,其中移动300个、电信联通205个,基本实现通山城区、新城开发区及各乡镇人口密集区域5G网络覆盖。
截至2023年末,通山县共有各类学校204所,其中,幼儿园83所,小学88所,初中25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普通高中6所(含十二年一贯制学校3所),中职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87912人,其中,幼儿园12440人,小学39394人,初中21871人,普通高中10478人,中职学校3614人,特殊教育学校115人。教职工6643人。
2023年,通山县高考本科上线人数1109人,上线率提高到91.2%,600分以上人数71人,创历史新高,其中1人考入清华大学。
2023年,通山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发射站点(有塔)7个。九宫山、龙隐山景区、隐水洞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九宫山被评为“省级旅游度假区”,九宫山竹林下民宿荣获“国家乙级民宿”称号,成为咸宁市首家国家级民宿。改造建设乡村旅游客房2334间,农家餐桌1792桌,评选出20道本土特色菜。全县2023年度接待游客18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4.6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6%、21.8%。新增5家文化服务业规上企业,共计26家。戏曲进校园成果展演相继被荆楚网湖北日报、学习强国等平台大力推送。
2023年,通山县拥有医疗卫生健康单位238个,全县医疗机构床位总数2503张,卫生机构人员2949人,执业(助理)医师1093人,注册护士1027人。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累计检测11178人次,发现感染病例709人次,感染率6.34%,累计接诊发热病人4911人次。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完成建设,处于试运行阶段。
2023年,通山县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8938人(农村16485人);城乡特困供养人员1829人(农村1718人),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312人、孤儿82人,依法办理收养登记10例。建成乡镇级养老综合体1个、村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提档升级项目3个、家庭养老床位320张。180人通过养老护理技能鉴定。登记社会组织179家(其中:社会团体93家,民办非企业单位86家,宗教场所法人登记1家,基金会1家)。全年办理结婚登记1628对,离婚登记830对。社会募捐110.75万元。
2023年,通山县基本医保参保401756人(职工27287人、居民374469人),参保率达到95%以上,生育保险参保1.80万人。落实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全年实现门诊共济1348人次,报销金额23.06万元。“咸惠保”参保56567人(其中政府资助参保34869人)。全县DIP付费整体支付率由去年93.5%提升到今年108%,全县定点医疗机构患者例均费用由去年5487元/例下降到4654元/例。年末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68946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16021人,企业养老保险21325人,工伤保险24075人,失业保险19266人。
2023年,通山县公路总里程3164.93公里,公路密度118.09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7公里,一级公路9.805公里,二级公路410.94公里,三级公路227.43公里,四级公路2412.473公里;国道2条87.364公里,省道5条195.144公里,县道531.375公里,乡道714.396公里,村道1539.651公里。内河通航总里程89公里(界河按二分之一算),渡口30处。客运站10个,其中一级客运站1个,三级客运站2个,五级客运站7个。咸九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全面完成,隧道控制性工程全面贯通,路面工程启动建设。
G56杭瑞高速(杭州-瑞丽)
G45大广高速(大庆-广州)
S33咸通高速(咸宁-通山)
在建:通武高速(咸九高速通山-武宁段)
注:未来咸通高速和通武高速会合并成咸九高速。
G106京广线(北京-广州)
G316福兰线(福州-兰州)
S209咸通线(咸宁-通山)
S356横木线(咸宁横沟桥-阳新木港)
S358通富线(通山-阳新富水)
S414燕洪线(通山燕厦-通山洪港)
S415港厦线(崇阳港口-通山厦铺)
未来通山的火车站备选站点地址:武咸昌高速铁路通山西站高铁站拟设在南林桥镇石垅村,常岳九铁路通山站普铁站拟设在通羊镇宋家桥村。
通山是一片文化的热土。据考古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刀耕火种。墩头山出土的石斧、石刀,郭家岭出土的甬钟,磨盘山出土的铜剑等,都是通山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通山还有独具地方特色的汉戏、采茶戏、山鼓、民歌或民间故事传说,它们在民间艺苑摇曳生姿,顾盼流芳,被后人视为民间艺术奇葩。
相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通山山鼓,是农民在野外劳动时,边劳动边以山鼓伴奏、唱歌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山鼓的形状如戏曲中所用的小堂鼓,尺寸形制略小,鼓身两边安铁环,系有牛皮带或缎带,便于鼓匠挂在胸前。演唱时,鼓匠右手执扦击鼓,左手托着鼓的底部,配合用手指调节出不同的音色。一名技艺出色的鼓匠,一般能够打出数十种节奏迥然不同、情绪各异的鼓点子。山鼓之音响亮清脆,数里之外能闻其声。
通山山鼓主要分《挖山鼓》和《栽田鼓》两大类。此外还有一种《山锣鼓》。这种《山锣鼓》除鼓匠身背一面山鼓外,腰间还挂有一面铜锣,左手执钟打锣,右手拿扦击鼓。
山鼓的曲调与地方语言结合紧密,节奏性很强,加上旋律高亢激昂,质朴热烈,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一种活跃劳动场面的艺术形式。1988年湖北省民间音乐舞蹈电视比赛中,通山县改编的节目《喜耘禾》山鼓,荣获银杯奖。
通山山歌,亦名樵歌,是当地人民以世代相传的独特腔调和方言土语唱出的民间歌谣。其唱腔丰富,通常以“打山鼓”伴唱的形式唱出来。清同治版《通山县志》载:“山壁晴光,桥间夜色,渔歌樵唱,田鼓寺钟……”,樵歌指的是山歌,田鼓则指山鼓中的栽田鼓。
建国后,通山民歌在口头流传的基础上,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2006年通山山歌被列入湖北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通山县境内山清水秀,东有道教名山太平山,南有华中胜景九宫山,西有百洞之山大城山,北有森林公园大幕山,中有“水土乐园”富水湖及“地下长廊”隐水洞。
在旅游业上,通山县树立“游九宫山东,玩富水湖、探隐水洞、漂太阳溪、观古民居、谒闯王陵”的旅游整体形象,形成大旅游的格局。
九宫山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通山县境南部的鄂赣两省交界处。106国道东西横贯县境中部,316国道从东部过境与106国道交汇,九宫山景区有干线公路与这两条国道相通。北距省会武汉178公里,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山岳型自然风景旅游区。早在汉魏六朝时期,这里就有了相关人文活动,文化积淀丰厚。
九宫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宗教氛围与文化内涵溶为一体,集观光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避暑名山于一身,既有江南山峰之奇秀,又具有塞北岭岳之雄伟。海拨1230米的云中湖,落差420米,为中国落差之最;森林覆盖率高达96.6%,堪称天然氧吧和绿色宝库。宋代以来,历代文人雅士钟情于此,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传世之作。特别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殉难于此,使其人文历史更为厚重。九宫山以避暑名山而著称,7月份平均气温22.1℃,比北戴河低1℃,比庐山低0.7℃,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8℃。每年7月20日—8月30日举办九宫山避暑节。九宫山拥有云中湖、金鸡谷、石龙沟、铜鼓包、闯王陵以及中港六大景区。
湖北通山隐水洞位于湖北核电之都——通山县大畈境内,九宫山下,富水湖畔,距通山县城12公里,距武汉市130公里,交通便利。隐水洞因洞中隐藏有两条河流而得名。与中国已发现的地下河洞穴相比,通山隐水洞兼备现代地下河与古河道景观,其景观质量及分布结构较好。如已开发的辽宁本溪水洞、贵州安顺龙宫、广西桂林冠岩、荔蒲丰鱼岩、重庆张关水洞等,不是地下河景观较少,便是景观仅分布在地下河的上层古通道。与通山隐水洞属于同一档次冠岩附近的小河里岩水洞、广西平果龙马岩、柳城龙寨水岩,地下河道景观多、品级高,还没有开发。
通山隐水洞钟乳石类质地纯净,少见风化现象,且其主要景观如“鲤鱼跃龙门”、“天降神靴”、“玉兔观桃”、“寒山寺古钟”、“水生石莲”、“天鹅之吻”、“金银瀑布”、“仙人田”、“马良神笔”,“雪山飞狐”,“电闪雷鸣”“八仙送客”等体量巨大、造型逼真。通山隐水洞的景观荟萃了大自然的形态美、动态美、色彩美、声音美和朦胧美,是一处观赏价值较高的游览洞穴。游览方式堪称一绝,游人既可泛舟地下河和聆听地下河的涛声,又可乘坐轨道车体验洞中快速步移景换,还可以步行零距离触摸大自然。[1]被誉为“洞天华中——中华天洞”和“神秘的地下明珠宫殿”。
大城山原名蛇山。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和优美自然风光的名山,为通山县第三高山(最高峰海拔912.5米)山上有很多美丽的景点和湖泊平原,整座山有大小山洞上百个,最大有足球场大,冬暖夏凉。两山头各有一座庙最为出名属张衡庙香火很旺。还属于半开发状态,景点和山林都属于原始状态。
太阳溪漂流位于通山县厦铺镇青山村,地处海拔1380米的太阳山山麓,景区交通便利,距武汉市仅120公里,毗邻著名的避暑胜地九宫山;漂流河道长约5公里,落差100余米,漂流需时两小时左右,属于大落差、强刺激的双人自助漂流。漂流河道两岸悬崖峭壁、怪石嶙峋、滩多水急、跌宕起伏;河道落差大、落差陡,共有数10个2至8米高的大落差,很多落差接近于垂直。
太阳山位于通山县厦铺镇的太阳山是一块尚未开发的旅游处女地,传说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隐居在那里。湖北旅游考察团去了一次太阳山。旅游考察团由武汉大学的齐子鹏教授带队,有十几名考察队员。当天一早,考察队就沿飞龙沟大峡谷进发。一路上,钻白水港森林幽道,踏黑潭河滑石,爬黄崖陡坡,过安平电站险渠,攀飞龙绝壁,观形态各异的神奇飞瀑,赏黄鹤尖下的秀美群峰,游安平湖,在古墓群中读刻有刘基隐居一事的碑序……一个个惊得大呼小叫。
王氏老屋位于湖北省通山县洪港镇西南三面环山的江源自然村南侧迪德堂,全村160余户、800余人口,为王氏的世居之地。自106国道杨林段始已修筑村级公路沿南岭口通至该地。2009年6月5日,通山县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进行了登录。建筑命名为王氏老屋,2014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王氏老屋建于清代晚期,为该村进士王迪吉与富甲一方的大地主王迪光兄弟所建,由东西并联的正屋与横屋组成,面阔共8间,深四进,占地面积2300余平方,建筑面积1404.36平方米,砖木混构,穿斗与抬梁木构架,正屋面墙呈八字门楼式,硬山顶一字式山墙,小青瓦盖顶,外檐饰墀头和砖瓦质翼角,各进明间分设槽门、中门,前进天井二侧饰镂孔花砖看墙,各进前后檐饰卷棚和望板,正脊饰斗拱,浮雕龙状挑尖梁。横屋二、三进之间以影壁式镂孔花墙隔断。整个建筑高大庄重,具有一定的气势,外貌与装修上不泛建筑科学艺术价值。
王明璠府第位于大路乡吴田村1组畈上王湾。古时该地为一片田畈,畈上聚居着王姓人家,故名“畈上王”湾。王明璠家族从五里外吴田洞引水至田畈,称吴田畈,距县城3公里。又名“芋园”,即大而无华之意,又呼为“大夫第”,1901年王明璠因功授受封四品“朝议大夫”,其大门额书有“大夫第”的门匾之故。是湖北省现存单体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清代民宅,享有“湖北第一宅”之称。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位于鄂东南通山县城南25公里处的闯王镇宝石村,是湖北省著名的“民居之乡”。据调查考证,通山县现存具有研究、观赏、保护开发价值的明清民居群落30多处,其中列入省级保护单位4处,县级保护单位15处。通山县古民居以明清民居为主体,存量多、品类齐全,宗祠、寺庙、家居、牌坊等均有遗存。这些明清民居建筑风格上融合南北,连贯东西,而又自成一体;建筑技艺上独特,三雕(木雕、砖雕、石雕)艺术题材广泛,构图新颖,堪称明清民居建筑奇葩。
焦氏宗祠焦氏宗祠位于通山县高湖芭蕉湾村。这栋古民居第一重为戏台,第二重为空旷的大厅,第三重为祭祀祖先的神台。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屋檐上,硕大的鳌鱼挑雕工精细、栩栩如生,雕梁画栋、7架梁建筑形式,显示着主人的显赫身份。罕见的是,在二三重之间,经通山县文化局初步考证,该民居修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由于主人的祖先考取过探花,才有资格修建这种较高规格的民居。被湖北省古建筑和文物专家称之为“古民居极品”。
周家大屋,名为周步山,位于通山县中港景区东南部,是中港景区主要景点之一。占地面积4400平方米,由青石、青砖、青瓦、青木构成,内建有厢房、祠堂、小姐闺阁,大小房间132间,48个天井,屋内家家相通,户户相连,在屋内周游,晴不戴帽,雨不打伞。
周家大屋历史悠久,史载乾隆戊戌年,三国东吴大将周瑜的后裔同统万公举家迁徙于此兴建而成。已有两百余年,民国21年(1932)国民党通山县中学曾迁址周家大屋,历时三年之久,随后国民党某军26师医院曾驻扎于此。
通山包坨,又名大坨,相传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发明,外表为圆形,寓意团圆和吉祥,独具地方特色,是通山人最为喜爱的地方特色美食之一。
大畈麻饼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清时期,商贸人士沿富水河至长江,往来做生意,从而给富水中游的大畈街带来了商机和繁荣。传说麻饼始创于阮氏之手,当时堪称湖广“一绝”。大畈麻饼曾享誉武汉三镇,销遍荆楚大地。大畈麻饼配料精致。由高级面粉、上等芝麻,优质茶油,加之冰糖、葡萄干、陈皮、金钱桔等十几种食料,先人工拌、揉、搓、打、削成圆形,再一蒸二熏三烘四烤,然后出笼凉干即可食用。
杨芳林乡是鄂东南黑豆的主要产地,年产量60公斤,以地产黑豆生产的酱油、豆豉具有原汁原味的天然食品风味,早在康乾年间就被称列为贡品闻名于世,绵延300多年。杨芳酱油、豆豉以其香浓味醇,汤色厚爽,开胃健脾,滋补健身而誉湘、鄂、赣的周边地区,堪称调料之精品。1987年9月经省农科院农业测试中心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杨芳酱油含人体需氨基酸17种,含氨基酸总和达10.76%。且保鲜期达12个月以上。
种植苦荞酿酒,在黄沙至少有300年的历史了。在当地历史上一直将苦荞当作一种杂粮,风调雨顺的岁月,农民有了余粮剩米,便将收获后的苦荞酿酒。逢年过节,视之为宴请嘉宾、新朋的珍品。现代实验证明苦荞富含19种氨基酸和10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特别是所含芦丁具有促进人体胰岛素分泌、软化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2001年3月,“苦荞泉”牌苦荞酒被首届湖北武汉“3·15”精品博览会评为“首选推荐产品”。4月份,又被湖北省商品计量管理协会、武汉商业总会授予“2001年湖北市场质量信得过品牌”称号。
精选野山茶籽自于国家4A原始森林景区湖北九宫山;及其周边余脉甄选原始生态林中、有30年树龄的野山茶树结果的珍稀山茶籽。采用原生态物理压榨技术,不调和、无添加、不勾兑,充分保留山茶油的原色原味,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角鲨烯、茶多酚、黄酮等天热物质。低脂肪、高烟点,成就非常健康生活。
清代以前,本县已有柑桔栽培,品种多为香圆、泡柑、巴柑等。1979年,国家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领导机关及科研单位相继派人来通山考察,试验和传授技术。并决定不分集体个人,一律无偿发放桔苗,至1980年,全县共辟桔园1.5万亩。近三十年的选种培植,通山富水库区已成为柑桔、甜橙等亚热带水果的天然生长地。“龟井”品种密桔被评为湖北省品牌等一名。长红橙、锦橙等,促销省内外。
通山县中部沉水山(天梯),是通山县板栗的重要基地,素以“板栗之乡”著称。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清代就盛产板栗。天梯板栗品种多样,主要有早粟、红光粟、羊毛粟、油粟等。它们的风味不尽相同。早粟,果壳红润,内质松脆,其味甘香;红光粟,质脆嫩爽口,入食香甜;羊毛粟,生食清香,熟食甜滋;油粟,青乌发亮,富有油腻,甜似梁饴,为板栗之上品。
初创于1853年的朱月胜油面铺,距今已有130年历史。空心面的特点是细长空心,复煮不糊汤。主要原料是精面粉、茶油、食盐等。制作的关键是揉面技术。在揉面过程中,须用十指对面团进行纵向穿孔,要反复数百次,直到干水起皮,软硬适度,才打条,擦油、上筷,待其干燥即成。
宝石花红果大,平均20个为一斤。果把短而歪,皮薄肉多,核小无渣,沙甜不酸。经过炮制可以变成主治积食、消化不良的良药,能够生津开胃,增进食欲。用储存的雪水加白糖浸泡的宝石花红可以治痢疾。用开水冲泡青红或花红叶子是上好的清火祛热饮料。
燕厦是有名的“水产之乡”,燕厦薰鱼烤色、香、味俱全,在通山久盛名。正宗的燕厦薰鱼烤主要原料是用麻钩鱼、船钉、红尾稍、翘嘴白等鱼制成,这些鱼是富水河特色鱼种。制成的薰鱼烤肉厚、细腻、鱼刺少。薰鱼烤很讲究工艺,一是洗,将鱼先破肚,把鱼脏掏尽,然后用清水冲洗,反复几次。二是蒸,将洗尽的鱼撒一些盐,放入大锅中用中火清蒸,蒸的时间根据鱼的多少而定,直到蒸熟为止。三是晒,将煮熟的鱼,一条一条地放在竹杆上晒,在拿鱼的过程中动作要轻缓,防止把鱼搞碎。晒的时间不能过长,只要把蒸后的鱼晒干水即可。四是薰,这是关键环节,先将晒干水的鱼放在铁丝网上薰烤,不能用明火,燃料最好选择板屑和谷壳两种,在薰的时候还可以加上一些桔皮,薰鱼时烟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每隔一段时间把鱼翻动一下,一次不行再翻第二次,白天也可以放在太阳上晒一晒,薰成后的颜色呈淡黄色,有香味,可以生吃。
民国时期,位于通山腹地的“浮油街”是方圆几十公里农副产品的聚散地,当地千亩沃野,物产丰富,“富有”即由过去的“浮油”谐音而得名。“浮油油面”以当地小麦手工石磨磨成粉,调以适当麻油或菜油、盐等。通过发酵,手工搓揉成条,上架拉丝制作而成,外型纤细、圆润,味道鲜美,耐煮耐储,气味芳香,油而不腻。
隐水村的枇杷以果大,味美著称。其果主要供生食,同时也可以制罐头食品,树供观赏,花为良蜜源,叶可入药,其性平、味苦,功能清肺下气,和胃降逆,主治肺热咳嗽,呕吐呃逆等症状。
万家地处丘陵地带,平均海拔在600米左右,一年中有近140天雾气萦绕,年平均气温在25℃左右,在通山有“小九宫”之称,属半高寒地域,气候非常适宜柿子的生长。万家的房前屋后,田间小路边,山间处处都有柿子。万家柿子甜美可口,营养丰富,含丰富的多种氨基酸、糖类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特别是清热解毒的功效,眼病(特别是红眼病),牙痛、咽喉痛和热胃病等病症。
横石青山海拔800米,土壤酸性,非常适宜油茶生长,青山油茶果大,出油率高,质量好。
早在唐代陆羽所蕃的《茶经》中记载的“八之出”茶生鄂州,即包括通山等地。宋代,本县所产茶砖以商品形式在内蒙易马,1块茶砖抑止上等马1匹。后历代规定本县具有茶叶的贡献任务。至消代中叶,茶叶贸易已居重要地位。历经千余种植,茶叶已形成本地多属群体混杂品种。
通山县药材品种繁多,分布甚广,家种,野生药材在500多种。九宫山是天然的药材植物宝库,计有木本药用植物204种,其中各光药材有石耳、七叶一枝花、江边一碗水、竹节人参、川香、独活、明党参、沙参、白芨等19种。
(通山名人相关参考资料来源)
南唐后主李煜听闻吴楚交界的通羊小镇风景独特,专程从帝都金陵来到这游玩,并在凤池山一住数月,回到金陵后,李煜为此设立通山县。
北宋大臣、政治家、诗人蒋之奇,任监察御史时因弹劾某朝臣所参之事与事实不符,被贬任监道州酒税,后改任通山县令(为通山县首任县令),通山县令任期内著有《我爱通羊好》五言绝句十首,该组诗诗风清新自然,语言质朴,写活了通山的山水,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及对通山深厚的感情,引起通山人民强烈的共鸣,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闯王李自成受败之后,经史学界深入考证,终确认战死并葬于通山县九宫山北麓的牛迹岭。
历任湖北省建设厅长、浙江省建设厅长、南京市市长、湖北省参议会议长的石瑛就是通山燕厦乡新庄坪人,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湖北三怪”之一。石瑛其人,为官廉洁奉公,终生安贫若素,勤政务实,所在皆有政声。而尤其使他在民国官场显得特立独行的乃是他那不畏权贵、疾恶如仇的刚烈之举,被誉为“民国第一清官”。
2016年11月,通山县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9年3月,通山县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6月,通山县入选第二批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0年12月,通山县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2年4月,通山县入选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