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渔鼓

更新时间:2024-06-26 22:47

湖南渔鼓,又称“道情”或“渔鼓道情”,是湖南省的主要曲种之一。

历史沿革

关于渔鼓的起源众说不一,但大多与道教人物有关。

相传唐朝时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昆仑山上砍了一根翠竹。他上不用、下不用、除枝去叶,将竹梢送给牧鸭人,将竹莞送给卜卦者,留下中间二尺四寸长的竹筒,一头空着,一头蒙上猪板油膜,用手指击膜,咚咚作响,便成了渔鼓筒。

清末常德、澄水一带曾出现一批半职业化的曲艺艺人,他们在四乡流动,演唱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尤其是在同治、光绪年间曾国藩等人领导的湘军将士纷纷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他们大都挥金如上经常出入于茶楼酒馆,点唱俏酒。在促进城市畸形繁荣的同时,也导致渔鼓艺人的大规模进入城镇。

从清末开始在湖南出现渔鼓至民国这一阶段,常德渔鼓经历了一个生长、发展的自然过程,民国至1949年是湖南渔鼓发展时期,这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及群众文化生活形态不无关系。这一时期湖南战火频繁、灾祸连年,但学艺与从艺的渔鼓艺人却日益增多。此时渔鼓艺人的演出形式也有两种:一种是在农村沿门卖唱,这一类艺人大都没有经过正式拜师学艺,一般只能演唱一些短篇书目,他们以渔鼓作为行乞手段;另一种是被邀上门演唱或进入城镇坐馆演唱,随着渔鼓进入城镇,各地涌现出了一批有文字能力、精通技艺的渔鼓艺人。他们曾师从一些有名气的艺人学艺,一般都能演唱几十部长篇书目,并有较高表演水平。

1950年至80年代,这一段时期,常德渔鼓经历了一个阶段的繁盛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出面收编民间戏曲、说唱艺人,组建了数以千计的官办剧团和少量说唱团,由而将这些流散于城乡基层社会的民间音乐汇聚成一股“宫办传统音乐”的巨流,使之进入了官方支撑的上层音乐(艺术)文化领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传统曲目和老艺人遭到批判,曲艺演出团体被解散,艺人被遣散,正规的渔鼓场、书场不复存在,大部分渔鼓艺人回到以前农忙务农、农闲行艺的生活,为农民的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演唱。

1976年后,曲艺传统曲目开禁,农村的渔鼓艺人也由隐蔽走向公开,80年代初,常德各地区文化部门又重新对零散艺人登记造册,发放民间艺人演出证,并参加由湖南省文化部门举办的各类曲艺汇演和比赛。这一时期,渔鼓艺人们除了活跃于乡镇、茶馆,还会参加文化部门组织的一些以宣传政治思想、普法知识等为目的的宣传活动。

艺术特点

表演特征

湖南渔鼓的演出方式有很多种,一般情况下短的唱段有特定的唱本,长篇唱段反而没有固定唱本。表演时主要靠艺人即兴演唱临场发挥,需要表演者对唱本中的人物及故事情节有独到理解,只有这样的演出,才能使表演的艺术效果不断地升华和强化。

唱腔特征

湖南渔鼓唱腔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南岳衡山佛教和道教音乐深刻影响了湖南渔鼓的音乐特点。经过多年的演变、融合和加工,它的形成随着演出内容的变化不断形成了散板、正腔等多种唱腔,唱腔纯美,对唱和伴唱也成为了演唱的形式。

音乐器械

在乐器使用方面,渔鼓和简板是湖南渔鼓的伴奏乐器,若音乐元素复杂时还会用到小铙。

唱词特点

湖南渔鼓曲式结构灵活多变,衬词、衬腔的广泛应用。全篇唱词有多种分法,有七字句和十字句,在七字句中一节四句,十字句上下反复。唱词分为开场诗、正词、锁口三个部分;由于衬词、衬腔的广泛运用,不仅能突出语言特色和地方风格,而且对承前启后,情绪的转换,曲式结构的扩充与平衡等等,均起到很大作用。

音乐结构

音乐主要为徵调式。湖南的民间音乐的形成、发展、变化,不管是山歌、田歌、劳动号子、还是小调,均是以徵调式占绝对优势。湖南渔鼓也就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徵”音为主音。因此,老百姓听后才会感到亲切,才会感到朗朗上口。

经典剧目

湖南渔鼓的传统曲目有《百人赞》《劝世文》《江湖礼义》《武松打店》《娘教女》《红花山》《蒙杯茶》《陶澎访江南》《二度梅》《天宝图》《四下河南》《访苏州》《粉妆楼》《梁山伯与祝英台》《乌金记》《桃花岭》《七剑女侠》《双拜寿》《玉印记》等几十部。

流行地区

渔鼓流布于湖南全省广大城乡,湖南渔鼓有两大支派。

一是流行于湘方言地区,即湘江流域的湘中、湘南渔鼓;往西北一直流布到邵阳、娄底沿资水中游一带,向西南延伸至零陵地区诸县乃至湘桂边境,以及广西桂林地区,湖南南部与广东接壤的郴州地区,长期以来则受衡州渔鼓的影响。

二是流行于澧水、沅水流域,即北方官话西南方言区的湘北、湘西渔鼓。除散布至湘鄂、湘川边境以外,也向南流传至资水中下游的部分地区。湘东一带赣客方言区内流行的渔鼓,受湘南渔鼓影响较深。

传承保护

流传现状

20世纪80以来,湖南渔鼓已经几乎没有被请去农民家中演出的机会了。一部分艺人会转向大鼓、丝弦或其他艺术,或者组建一支现代通俗类的文艺团体,以通俗歌舞、小品节目为主,附带渔鼓演出。这就要求渔鼓演员不能只会打渔鼓,还要兼具其他技艺。大体上看,湖南渔鼓如今只能靠这种依托形式在夹缝中求生存。当代渔鼓艺人还是以非职业化为主。他们以农业生产作为主要生活来源,渔鼓只是作为增加收入的副业。渔鼓传承艺人也面临着收不到正式的徒弟的问题,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渔鼓,因为他们觉得外出打工的收入远比渔鼓可观。湖南渔鼓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况。

保护措施

中央财政2015-2017年连续三年对“湖南渔鼓”共投入保护专项资金120万元;湖南省财政从2008年至2016年共对祁东县、临澧县、零陵区、衡南县的渔鼓投入项目保护专项资金81万元,2017年对湖南省文化馆投入项目保护专项资金10万元;市级财政除对市级传承人中的渔鼓传承人每年给予补助资金3000元。县级财政有祁东县、零陵区的渔鼓项目经常得到县财政的专项活动经费,有祁阳县、慈利县、永顺县、鼎城区的渔鼓项目偶尔得到过县财政2-3万元的专项活动经费,还有桃源县、龙山县2个县的渔鼓传承人每年可得到县财政的传承人补助资金。

2015年11月,湖南省文化馆与临澧县文化馆、祁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零陵区文化馆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约定由湖南省文化馆牵头,三个合作单位参与,共同对“湖南渔鼓”实施整体保护。2015年和2017年,湖南省文化馆得到中央财政“湖南渔鼓”专项保护资金后,即分别与三个保护基地签订协议,转拨了8万元和9万元,要求按照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要求,完成“支持组织传徒授艺活动、举办传承人培训班和推进‘湖南渔鼓’进校园”等工作任务。

2016年7月17日至20日,湖南省文化馆组织举办了“渔乡鼓韵——首届湖南渔鼓汇演”系列活动。在全省选调12个渔鼓精品节目在长沙进行了3场公益性演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期间还召集各地渔鼓传承人和本省曲艺专家一起座谈。

在2016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湖南渔鼓项目保护工作的通知》中,湖南省文化馆还要求全省各地收集、整理、上报,完成了《湖南渔鼓集粹》一书的资料收集工作。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湖南省文化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湖南渔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湖南渔鼓项目保护单位湖南省文化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

传承人物

邹昆山,男,汉族,2018年5月,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入选非遗

2014年07月16日,湖南省申报的“湖南渔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124。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