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华鲮

更新时间:2024-04-30 11:07

鱼类,属鲤形目, 鲤科,华鲮属。分布于湘江水系。外形似华鲮。口部构造也相似。幼鱼具须2对,成鱼退化。背鳍无硬刺,外缘平截。

识别特征

背鳍iii-lO;胸鳍i—16;腹鳍i-8;臀鳍iii一5。侧线鳞40 6/6-V;背鳍前鳞17;围尾柄鳞22。第一鳃弓外侧鳃耙47。下蝈齿3行,2.4.5—5.4.2。鳔2室,呈圆柱形,前室短,其外包有白色皮膜,后室长,末端稍小,后室约为前室长的1.8倍。肠管细长,盘曲多次。腹腔膜灰黑色。标准长为体高的3.8倍,为头长的4.5倍,为尾柄长的7.3倍,为尾柄高的6.9倍。头长为吻长的2.3倍,为眼径的4.7倍,为眼间距的1.9倍,为口宽的2.3倍。体长,后段侧扁;尾柄较高,约与其长相等,短于头长。头较短,吻圆钝,向前突出,吻长约与眼后头长相当。吻皮下垂盖住上唇的中段,吻皮中段边缘有许多细小的缺刻。口下位,口裂呈弧形。上颈与吻皮之间有一沟相隔,下颌与下唇之间也隔有深沟。上唇两侧端外露,在口角处与下唇相连。下唇外缘一般无许多小乳突。唇后沟仅在口角处存在。须2对,吻须位于吻侧,甚短小。颌须位于上唇侧端的外面。眼位于头侧稍偏上方,眼间宽阔,稍隆起。鼻孔位于眼前缘上方,距眼前缘较近。鳃膜与鳃峡相连。鳃耙短小,较薄,呈三角形,排列紧密。下咽齿末端侧扁,齿冠面斜截状。背鳍外缘平截,最长鳍条比头长为短,末根不分枝鳍条柔软,其起点在腹鳍起点之前,距吻端与距尾鳍最末鳞片约相等。胸鳍后伸不达腹鲭起点。腹鳍起点与背鳍第二、三根分枝鳍条基部相对,后伸不达肛门或接近。臀鳍较小,后伸不及尾鳍基,其起点至腹鳍起点与至尾鳍基距离约相等。尾鳍叉形,末端稍钝,上、下叶等长。肛门紧靠臀鳍起点。 鳞片较小,胸部鳞片更小。腹鳍基部有一狭长的腋鳞,中央纵折呈菱形,其长度约为腹鳍长的l/3。侧线完全,在胸鳍上方稍向下弯,以后较平,直达尾柄中央。在成鱼的吻端有少数较大的珠星痕迹。身体灰黑色,腹部灰白色。体侧鳞片后缘有一个黑色斑点,中央有一稍大的桔红色的斑点。尾鳍上下外缘为黑色。其余各鳍为灰白色略带橙黄色。

生活习性

与华鲮相似。生长较慢。其食物以藻类、植物碎屑以及植物的嫰叶等为主。常生活在流水和河底多石的环境中产卵分布于湘江水系。

地理分布

湘华鲮,SinilabeodecorusTungting(Nichols),隶属鱼巴亚科(Barbinae),华鲮属(Sinilabeo),是湖南省特有的一种中型野生经济鱼类,湘、资、沅、澧四水中上游均有分布,尤以沅水的中上游产量较高。

营养价值

动物蛋白质的鲜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的组成与含量。湘华鲮的鲜味氨基酸总量(7.39%,鲜重)稍低于鳜鱼(7.80%,鲜重),而高于其它6种鱼类(5.21%~6.67%,鲜重。可见,湘华鲮肉味比较鲜美。

湘华鲮肌肉脂肪酸中PUFA含量与EPA和DHA总量都较高,说明湘华鲮肌肉对人体有良好的保健价值。

湘华鲮肌肉鲜样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其中钙、钾、铜含量高于其它7种经济鱼类,也高于鸡蛋和牛肉的含量,其它元素含量也较丰富,与其它7种经济鱼类含量接近;对鱼类而言,肌肉中有恒定的钙、磷比(Ca:P),湘华鲮的Ca:P(1:1.76)高于其它7种经济鱼类(1:2.20~1:6.2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