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9-07 08:51
明代时期,属青阳下都治湖图。
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属治湖上里。
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属源潭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为源潭镇。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为源潭乡。
1949年,属二区。
1955年,设立源潭乡。
1958年,大跃进时期,改为源潭镇人民公社。
1960年,将聂市大队划出。
1963年5月,将乘风大队划出。
1992年,改为源潭镇。
1995年,冶湖渔场成立,区域内丁家坊、排壁和东冶划归儒溪镇。
2015年12月,乘风乡、源潭镇、聂市镇成建制合并设立聂市镇。
2011年末,源潭镇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源潭社区、枫林、万竹、友谊、同德、平湖、黄盖、新源、长源、同合、聂坳、曹家和东港,下设14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5年10月,源潭镇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源潭社区、枫林村、万竹村、同德村、友谊村、东港村、曹家村、同合村、聂坳村、平湖村、新源村、长源村、黄盖村,镇人民政府驻源潭社区。
源潭镇地处临湘市北部,东依定湖镇,南邻聂市镇,西与儒溪镇相连,北与乘风乡接壤,辖区总面积94平方千米。
源潭镇地处黄盖湖畔,源潭河流经其间,于新河口流入黄盖湖,把源潭镇分成河东、河西两个部分。境内东、西、南三面多山丘。镇区中部与北部连成一片,地势平坦。境内最高峰位于平湖村马鞍山,海拔165.4米,最低点位于新河渔场,海拔24.5米。
源潭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沛,降水充足,分布不均;春季多寒潮活动,夏季伏热,降水集中,常有洪涝,秋季干旱,冬季少雨,时有冰冻。多年平均气温16.8℃,1月平均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18.1℃(1969年1月31日);7月平均气温28.8℃,极端最高气温40.4℃(1966年8月11日)。最低月平均气温0.7℃(1977年1月),最高月平均气温31.0℃(1971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4.6℃,最大日较差21.4℃(1986年3月6日)。无霜期年平均253.1天,最长达293天,最短为20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562.6小时。0℃以上持续期362.3天(一般为1月16日一次年1月13日)。年平均降水量1582.5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45.7天,最多达173天(1982年),最少为119天(1986年),极端年最大雨量2352.7毫米(2002年),极端年最少雨量906.6毫米(1968年)。降水主要集中在3至8月,6月最多。
源潭镇境内河道属于长江流域,其中主要河道有一级河源潭河,总长9.4千米,年排涝量0.6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0.75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源潭河,从长安至新河口流经境内黄盖村、新源村、长源村、同德村和友谊村,直通黄盖湖入长江,流域面积396平方千米。
源潭镇主要自然灾害是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每年7月至9月。最严重的发生在1954年、1998年、2010年,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源潭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主要有钨、铜、黄金、铁等。
2011年,源潭镇有耕地30167亩。
2011年末,源潭镇总人口16334人,全部为汉族,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324人,城镇化率20%。另有流动人口1425人。总人口中,男性8479人,占51.91%;女性7855人,占48.09%;14岁以下2839人,占17.38%;15—64岁11086人,占67.87%;65岁以上2409人,占14.74%;2011年人口出生率16.25‰,人口死亡率7.81‰,人口自然增长率8.44‰。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73人。
2011年,源潭镇完成财政总收入0.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0.76亿元,比上年增长4.3%。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0.14亿元,增值税0.32亿元,企业所得税0.23亿元,个人所得税0.53亿元。人均财政收入1.3万元,比上年增长1.3%。完成财政支出0.65亿元,比上年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7530元。
源潭镇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1579吨,人均1331千克,其中水稻2010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苎麻等。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1100亩,产量94吨;柑桔种植面积56亩;茶叶面积39亩,产量39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9167亩,产量879吨,其中油菜758吨,蔬菜种植面积2457亩,产量4177吨。“洞庭一号”西瓜种植面积5000亩,优质苎麻6000亩。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3200亩,主要品种有柑桔、桃、梨等。
源潭镇畜牧业以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30900头,年末存栏15500头;羊饲养量2250只,年末存栏1350只;牛饲养量1120头,年末存栏900头;家禽饲养量34万羽,上市家禽15.4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1084吨,其中猪肉1047吨,牛肉26吨,羊肉11吨;禽蛋231吨。
2011年,源潭镇累计造林16500亩,其中防护林11000亩,经济林4700亩,农民住宅四旁植树200万株,林木覆盖率29.5%,活立木蓄积量38800立方米。退耕还林7500亩。国家公益林12800亩,省级公益林6500亩。
源潭镇渔业以鳝鱼、牛蛙、甲鱼、螃蟹及四大家鱼为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水面858公顷。2011年,人工水产养殖228公顷,水产品总产量6039吨。网箱养鳍成为特色产业,全镇发展网箱养鳝2.5万口,1430个网箱养殖户。淡水珍珠、甲鱼养殖、河蟹养殖蓬勃发展。2011年,拥有大型农业机械132台(辆)。
2011年末,源潭镇共有商业网点130个,职工1410人。
2011年末,源潭镇有幼儿园(所)2所,在园幼儿385人,专任教师11人;小学2所,在校生637人,专任教师4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01人,专任教师5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
2011年末,源潭镇有文化艺术团3个,十样锦演奏团、花鼓戏团、源潭艺术团(军乐队、腰鼓队、秧歌队、老年健身队)比上年增加43人,增幅100%,从业人员8人,比上年增加400%,剧院(场)2座,座位1000个,年演出25场次,观众1.1万人次;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3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藏书2.6万册;还有群众室外文化活动场所、群众休闲歌厅、公共文化信息共享室、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等娱乐设施。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5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4人。2011年,有线电视用户105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050户,电视综合频道覆盖率100%。电影院1座,座位1000个。
2011年底,源潭镇有社会体育指导员5人,每年定期举办活动有:拔河比赛、乒乓球赛、篮球赛等。全镇己实施3批全民健身工程,建有4条健身路径,在全镇2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实施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口的20.5%,人均寿命76岁。体育场地3个(非标准场地3个。其中运动场2个)。
2011年末,源潭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4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3所。病床40张。专业卫生人员55人,其中执业医师8人,执业助理医师8人,注册护士6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7000人次,住院病人手术12台次,出院病人650人次,病床使用率100%。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2757人,参合率97%;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0‰,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00‰。在辖区内14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00‰。创建省级卫生村1个。
2011年,源潭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5户,人数230人,支出38.64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140元,比上年增长10%;城市医疗救助15人次,城市医疗救助200人次,共支出0.4万元,比上年增长50%;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15人次,支出5000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8户,人数450人,支出35万元,比上年增长20%,月人均65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9人,支出12万元,比上年增长5%。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1人,支出6.2万元,比上年增长30%:农村医疗救助25人次,城市医疗救助450人次,共支出9000元,比上年增长20%;城乡临时救助1500人次,支出49万元,比上年增长20%。
2011年末,源潭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05千米,投递点315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2.3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0.3万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0.8万件,征订报纸3万份、杂志2.3万册。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4个;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000门,固定电话用户1152户,比上年增加146户,电话用户普及率30%;移动电话用户13405万户,比上年增加425户,移动电话普及率85.3%;宽带接入用户566户,比上年增加127户。
2011年末,源潭镇拥有主变压器89台,总容量4250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3条,总长度36.3千米,用电负荷40万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05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100%,供电可靠率100%。
2011年末,源潭镇有液化气站1个,煤气用户3461户,全为居民用户,燃气普及率87.2%。
源潭镇境内有206省道经过。
源潭镇因昔日境内有石壁、水月庵、杨家嘴3潭,潭深数丈,且有地下水涌出,终年不绝,故名源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