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十二景

更新时间:2024-02-07 18:34

湖州贡生尹梦璧于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在滁州任通判时,将滁州秀丽风光的最佳景致归为滁州十二景。当年,尹梦璧曾将所绘的图画,配以诗文,勒刻于石碑。碑石共有6块,长176厘米、宽50厘米。每块碑石分刻两幅诗画,镶嵌在丰乐亭院内保丰堂的内壁。可惜文革中遭到破坏,尚存碑刻4块,残存在丰乐亭外的林间空地上,字画尚可辨识。

琅琊古刹

1.1 尹梦璧原诗:

南谯幽爽地,东晋翠华临。

寺隐云中路,钟传岭外音。

僧庐花作供,客座鸟同吟。

偏引闲司马,斋心入慧林。

原画题字:“古开化寺也。张方平藏悟经于隔世,晋琅琊王避兵其中,古迹不可胜述,相传有李阳冰篆《庶子泉铭》,今不可考。” 

1.2 详细介绍

景区即今坐落在琅琊山中的“琅琊寺”,为皖东著名佛寺和游览胜地,是全国重点寺观之一。“琅琊寺”曾名“宝应寺”、“开化禅寺”、“开化律寺”,已有1200多年历史,称之“古刹”名符其实。1956年,此寺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琅琊古刹即今“琅琊寺”。始建于唐代大历六年(771年),滁州刺史李幼卿筹资,法琛禅师所建。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刺史胡琉奉赵匡胤之命,藏“四朝御书”于御书阁内。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太宗赵光义御赐匾额,易名“开化禅寺”。清代嘉庆年间,皓清律师募金扩建, 改寺名为“开化律寺”。太平天国时期,“寺经烽火”,仅存无梁殿一座。光绪三十年(1904年),达修(李赞泉)住持此寺, 募集资金,重复旧貌。该寺有大雄宝殿、玉皇殿(无梁殿)、韦驮殿、明月观、明月池、藏经楼、濯缨泉、祗园、雪鸿洞、归云洞等著名景点。在玉皇殿东约150米的山坡上,有唐代摩崖石刻三处:李幼卿摩崖题诗、柳遂摩崖题诗、皇莆曾摩崖题诗。在大雄宝殿后壁有唐吴道子绘观音像碑。在寺西归云洞内,有宋治平元年(1064年)杜符卿摩崖石刻两处。在玉皇殿西150米清风亭后,有南宋抗金名将辛弃疾于乾道九年(1173年)冬,亲书纪游的摩崖石刻。还有明代、清代、民国的石刻约200处。

琅琊寺中藏有很多佛教经典、字画和历代名人题字的匾额。琅琊区政协办公室原主任仇一曾在《琅琊文史》第二辑《跟随魏心一专员巡视琅琊山》一文中,回忆1949年春节之前,陪同专员魏心一视察琅琊寺时的情景:“丰富多彩,金碧辉煌,是古寺精华所在的藏经楼,在大佛主殿的顶楼之上。根如大和尚打开常年深锁的樟木、楠木的橱柜,让我们大开眼界,参观到大批金铸、牙雕、玉刻、瓷塑、泥捏、木摹的各型佛像、佛家经典、文集、精辟的佛经原件和复制的佛师手迹、笔记、帖册,令人襟臆扩袤,一扫尘埃。在讲究的藤竹箱笼间,还聚藏许多绘画、书籍,精奇夺目,缤彩纷呈。其中价值连城、叹为观止者,有唐寅、文征明、仇十洲、丁南羽、朱徽、郑板桥、戴虎卿的绘画杰作,还有刘子冈书楹联和满清最末一个探花商衍鎏的手书双联,其中最珍贵者有:古印度梵文贝叶真经和贝叶佛像、蜀僧竹禅和尚亲勒策页(竹简)真经。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看。可惜这些珍贵的宝藏,在文革期间被红卫兵造反时夺走即不知去向”。

文化大革命中寺内菩萨全被砸毁。1977年成立了琅琊山管理处,政府拨专款修复,焕然一新。因该寺位于琅琊山上,多年来,人们习惯于称之“琅琊寺”,1984年正式以“琅琊寺”冠名。

琅琊山在民国期间成为首都南京的后花园,每个星期日都有游览专车(火车专列)早发滁州,暮归南京,当日往返。大量的南京市民、民国要人、文化名人前来游山。林森、戴季陶、邵元冲等人前来度假休闲(见1933年5月24日——6月3日《中央日报》、《邵元冲日记》);孙科、许世英、孔祥熙、阎锡山、方振武、林翔等留下了题字和碑刻;顾祝同、胡宗南等五人留下合影照片(见冷欣《从参加抗战到目睹日军投降》);丁玲、徐悲鸿、方令孺等前来游山,品尝了“滁州城内中心桥傅同兴酒馆所烧的孟公坝黑尾金鳞的大鲫鱼”,方令孺还写了一篇美文《琅琊山游记》。

1927年5月28日,琅琊山的美景引来了出巡蚌埠的蒋介石,“下午两点左右,蒋介石乘坐的铁甲专车驶进滁州站。”“蒋介石坐上特制的轿子,便向琅琊山进发”。“为防不测,蒋介石并未在山上过宿,仍然回到铁路专车上,第二天早晨5点多,蒋介石专车继续北上”。两日后,上海《新闻报》报道了此事。(《皖东文史》第三辑丁言模著《蒋介石等人兴游琅琊山》)。

让泉秋月

2.1 古诗

尹梦璧原诗:

空山古雨泻芳液,酿作泠泠一泓碧。

秋高露滑天无痕,四望清空孤月白。

忽看有月泉底流,怪问何来多皓魄。

山雨酿泉泉酿酒,月中之人能饮否?

僧能煮月供满瓯,泉能醉人月可取。

呼起荒祠古醉翁,闲对素娥作三友。

原画题字:“两峰让出,潺湲澄澈,欧公政暇,构亭植梅,与民同乐,迄今勿剪此于甘棠。

2.2 详细介绍

“让泉”位于醉翁亭门前,隔一溪之水与醉翁亭相望,泉眼周围用石块砌成二个方池,分别有泉水交替涌出。

泉的上方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滁州知州王赐魁题刻的“让泉”二字碑刻。据说,“让泉”之名典出于西南

边陲有一种让树,一颗种子发两棵芽,出土后必自行枯萎一芽让另一芽存活,象兄弟一样友爱。 “让泉秋

月”就是如今的醉翁亭景区。醉翁亭为山僧智仙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后屡毁屡建。清光绪七年(1881年)全椒人薛时雨募集资金修建,“宝宋斋”里现存薛时雨的《重修醉翁亭记》石碑,碑文记载了曾国藩、刘铭

吴棠等晚清名臣出资捐助的情况。醉翁亭院内还有宋代建筑“二贤堂”,明代建筑“宝宋斋”、“意在

亭”、“曲水流觞”、“影香亭”、“方池”、“古梅亭”等;清代建筑“解酲阁”、“怡亭”、“六一

亭”等。欧阳修所植梅花在古梅亭之前,原梅已枯,此株约为明代嘉靖年间后人补植。距今四百年以上,枝茁叶

茂,老而不衰。

景区位于如今的醉翁亭景区。泉侧有珍稀树种“醉翁榆”,树龄180年以上;被誉为天下第一亭的醉翁亭立在让泉之侧,山僧智仙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智仙(一作智先)禅师,有戒行,而通儒言。宋庆历中,欧阳文忠公守滁,尝命师建亭于让泉之旁,公颜之曰‘醉翁’,为作记焉”(万历《滁阳志·卷九·仙释》)。“今师塔(墓)尚存,在亭东数十步(光绪《滁州志·卷十二》)”。后来醉翁亭屡毁屡建,逐渐形成今日醉翁亭风景区的规模。

宋代有三次修缮和增建:第一次是建亭39年之后,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州守章衡(嘉祐二年欧阳修知贡举时的状元)维护和整修;第二次大规模扩建是由曾肇于绍圣二年(1095年)进行;第三次是知州唐恪于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进行。

元代不可考。

明代重修、增建共有五次:第一次是洪熙元年(1425年),南京太仆寺卿赵次进对久已荒芜的醉翁亭景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复建;第二次是南京太仆寺卿郑悠、少卿鲁崇志进行翻建;第三次是州守贾光大于万历五年(1577年)进行了重修;第四次是州守卢洪夏对景区进行了全面的翻建和增建,誉为“佳木繁阴,泉声鸟语,亭榭间匝,远近如画”。第五次是天启年间南京太仆寺少卿冯若愚、崇祯年间南京太仆寺卿冯元飚父子进行了增建。

清代可见记载的两次:一是康熙二十三年两江督学使者赵仑捐俸、州守王赐魁集资维修,“仍其规制而整赡,视旧加倍”;二是现存的建筑为清光绪七年(1881年)薛时雨募集资金所修建,曾国藩、李翰章、李鸿章、英翰、刘铭传、吴棠等都出资捐助。亭中匾联为薛时雨题书,后毁,今人吴伯初重书,薛时雨联文为:

翁昔醉吟时 想溪山入画 禽鸟亲人 一管迁谪何妨 把酒临风 只范希文素心可证

我来凭眺处 怅琴操无声 梅魂不返 十亩蒿莱重辟 扪碑剔藓 幸苏子瞻墨迹长存

欧阳修《醉翁亭记》云:“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让泉自此随《醉翁亭记》扬名天下。时至清代,乾隆皇帝在欣赏大臣敬奉的《醉翁亭小景》图时,也曾赋诗一首:

环滁深秀有佳山,泻出双峰水一湾。

酒冽泉香招客醉,讼稀刑简共民闲。

时臣妙旨形容表,永叔风流想象间。

设使终无同乐意,宴酣放浪早宜删。

丰岭祥云

3.1 古诗

尹梦璧原诗:

南山当面郁苍苍,青霭轻云弄日光。

云自无心随去住,老农何意惯书祥!

奇云片片吐晴峦,卜岁频劳拄笏看。

苍狗白衣随幻出,尽传岭下有龙蟠。

原画题字:“《礼》日:山川出云,蒸而为云,注即为雨。丰冒以云,为雨之兆,故望以为祥。”

3.2 详细介绍

丰岭祥云所指的风景,在大丰山南侧一带。“丰岭”即丰山,紧靠滁城西郊。丰山之名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楚汉相争时刘邦在山顶饮过马,见水草丰美,登基后就把沛县丰邑的人迁来滁州,故有丰山和侨置的沛县之称;一说此山为附近诸山主峰,凡雨泽大至时,必有云气预发山顶,谚语说“丰山着帽,丰年之兆。”以丰山为主体、以丰乐亭为中心的风景区,历史上很有名气。明洪武六年(1373年),兵部在此山麓建养马场,并设置太仆寺——管理马政的机构。

丰山上有汉高祖庙,又名高皇庙。始建于汉代。宋代宣和五年(1123年)知州梅执礼重建,后该庙在战火中毁坏。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任滁时,曾撰写《祈雨祭汉高祖文》。明代宋濂《琅琊山游记》说:“山上有汉高祖祠,又有饮马池,世俗妄传汉高祖曾饮马于此”。查《史记·项羽本纪》和《史记·刘邦本纪》均没有刘邦来滁的记载,当年楚汉相争,率军追赶项羽经过丰山的不是刘邦,而是汉将灌婴。汉文帝时下旨在全国建高祖庙,祭祀刘邦。并非刘邦亲自到此,正如各地都有关帝庙,关羽也不可能都亲临各地一样。

丰山东北侧,三面环山,山下有一幽谷,欧阳修在此修建了丰乐亭、醒心亭,开凿了“紫薇泉”。九百多年来,历代文人名宦游丰山幽谷,览丰乐亭,祭汉高祖,留存了几百首诗词、游记、祭文。还在丰乐亭附近修建了阳明祠等建筑。2005年丰乐亭已修葺一新,紫薇泉的泉水甘甜如故,1974年建的油库已经搬迁,丰乐亭文化公园建设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丰岭祥云”这个古老的景点在不久的将来就能让游人观赏。

清流瑞雪

4.1 古诗

尹梦璧原诗:

岭控江淮高刺天,雪中形胜与云连。

鳞飞霄汉龙犹战,步滑关山马不前。

乱压长松成盖偃,半凝奔瀑化泉悬。

道旁快听山翁语,飞尽遗蝗定有年。

原画题字:“山阙崔嵬,险要可据。积雪满空,烽烟净尽。河山一色,故题取耳。

注:古清流关,在今城郊乡关山之巅,南唐时在此筑有关寨,已毁,尚存古道。

4.2 详细介绍

景区位于南谯区珠龙镇和西涧街道办事处交界处的关山中段。因南唐时地属清流县,又北望清流河上游,故名。因地处关山,关有圈洞,故又名“关山洞”。

关洞拱形,深10余丈,用石条、青砖、糯米汁建成。孔长30米、高5 米、宽7米。关洞东西门额刻有“古清流关”、“金陵锁钥”。清流关始置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初年(937-943年),烈祖李昪为“以御北师”( 北方的后晋、后汉、后周等国)而建。清流关削壁峭立,下临深涧,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被誉为“九省通衢”、“金陵锁钥”。

据史志记载,清流关置关以后,曾发生过许多重大的战争。其中最有历史意义的是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后周殿前都虞侯赵匡胤率部“倍道奇袭清流关”,生擒姚凤、皇甫晖,一举击溃南唐守军1.5万人(一说15万人)。生擒将领皇甫晖和姚凤。

清流关初建时仅有隘道、关口,宋代以后陆续扩建,增建了关圈、阁楼。明代以后成为南北交通要塞,被誉为“九省通衢”。明崇祯八年(1635年)十二月,总理五省军务卢象升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在清流关展开血战,河水为之赤。清代末年津浦铁路通轨,清流关沦为偏僻山路,建筑渐渐残损。

修建于明代以前的古道现存长约3公里、宽4.5米,全为青石铺垫。道中遗留宽5厘米、深3厘米的车辙痕,清晰可见。关楼附近原有关山寺、关帝庙、包公祠、娘娘殿、无梁殿、练兵场、中军帐、营房;西有马号、滴水庵、藏经楼、胡天官祠等建筑群。清流关历经千年沧桑,一切建筑均遭严重毁坏,今仅存半壁关洞、上马石、下马石、试剑石、古井等。

早在20世纪80年代,清流关就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登关一望,群山逶迤,峭壁削之,仍不失当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漫步在古驿道上,发思古之幽情,遥想当年古战场上金戈铁马、旌旗蔽日、河水为之赤的惨烈,不禁为之动容。

到了冬季,漫山遍岭飞雪如柳絮当空舞,吟诵着欧阳修“清流关前一尺雪,鸟飞不渡人行绝”的诗句,观赏“清流瑞雪”之佳景是多么令人神往。

花山簇锦

5.1古诗

尹梦璧原诗:

山山花发满丛围,霁后郊行历翠微。

匝影自成苔面锦,残英吹堕酒边衣。

千林树艳逢僧语,半日身闲与世违。

试问天香几零落,春来依旧长芳菲。

原画题字云:“此发滁祖山也。层峦叠岫,望如簇锦。”

5.2 详细介绍

花山在南谯区花山乡境内,离滁城约20公里。尹梦璧原画题词云:“此发滁祖山也。层峦叠岫,望如簇锦。

景区位于南谯区施集镇花山村与丰山村交界处,在滁城西南19.5公里。在丰山村境内有一彩云洞(花山洞)。据当地村民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有很多洞穴,洞洞相通,居住着两条恶龙,经常抢吃民间小儿。村里人哭儿呼女,凄惨之声惊天动地。恰逢玉皇大帝在南天门观赏天女散花,闻知后勃然大怒,派天女前去镇恶。天女将鲜花变作山头,堵住洞穴,镇住了恶龙。春天来临,群山开遍山花,争奇斗艳,这就是“花山簇锦”的由来。如今山中尚有一个洞,据说是玉帝派来监视恶龙的天神所居,来去彩云飘飘,故名彩云洞。传说并不可信。杭海著《滁州乡土志》说:“花山在小西乡石城边保,排列数峰,有如列萼。”山峰犹如花萼排列才形如簇锦。

1985年,原县级滁州市政府顾问时霞云带领有关人士前往探洞,携带绳索、手电筒、干粮等入洞探察,历尽辛苦。据余炳华先生在《两探花山洞》一文中记述:“洞内共分为五层,层与层之间坡度约为25度。从洞口至第五层的尽头约有1500米,每层分界地段都是陡壁,垂直高度不等。在第三层有两个岔道各成一洞,奇的是洞内有形态各异的钟乳石,似“寿星捧桃”、“大肚佛”、“擎天柱”、“宝塔”、“白雪山峰”、“美女迎宾”、“蛟龙戏水”等。

原滁州市政府曾拨款整修彩云洞。1987年“琅琊山森林公园建筑规划”第一期建设六个风景区,其中就有彩云洞。后来因故未能实行,倒是曾有民营企业家来此开发过。2004年的一天,雨后初晴,琅琊区政协副主席徐茵和几个朋友气喘吁吁地爬上山顶,发现洞口很小,洞里却很大,一片漆黑,需借助矿灯和手电的光线摸索前行,洞内的钟乳石很美丽。

今日花山风景如画,遍山的林木翠竹,郁郁葱葱。登其主峰,仍望如簇锦。

重熙洞天

6.1 古诗

尹梦璧原诗:

谁劈滁山山室空?山中怪玉幻玲珑。

望穷真境何人到?步入灵源有路通。

仙客归眠宵雾湿,野僧起曝曙曦红。

缘知此地堪招隐,不用携藤访八公。

6.2 详细介绍

重熙洞在滁州市开发区凤凰办事处陈桥村鸡爪山北腹,距离滁城约五公里之遥。明代嘉靖丙寅年间(1566年),太仆寺卿盛汝谦偕郡人孟津在鸡爪山发现此洞,见洞顶有熙阳射入,宛如另有一重天,因命名为重熙洞。民国《琅琊山志》记载崇祯丙子年(1636年)滁人避寇于此,普救万众之数。故又名普救洞。 明人肖崇业在《游重熙洞龙蟠琅琊记》中曾对洞内有这样的描述,“上有天窗闭启,吐日吸月,容光掩映,万形可辨,怪石玲珑,纹肖刻画”。当时游人众多,踏山成径。清代以后,其洞半淤,洞口为山石所堵。如今,重熙洞经多次挖掘后的洞口宽敞高大,可容二人并排同时进入。洞口石壁上“万历丁丑仲夏省祭官邵富督工重建”的石刻依然清晰。进洞十余步,可见洞顶有一窍天然空隙,自洞内可看到天空的景观,别有情趣,明人称“一窍天”名不虚传。惜“怪石玲珑纹肖刻画”的景象已不复见。

西涧春潮

7.1 古诗

原诗:

东风吹雨过城头,洒落千山水驶流。

百鸟乍惊迷古渡,青蒲微露失芳洲。

怪看潮势思强弩,喜听涛声欲泛舟。

抚景漫追韦刺史,寻诗长伴道人游。

原画题字:“涧水穿城,滁之得名本此,以朝满而夕除故也。百姓喜见其盈,韦公作诗以志焉。” 

注:此涧源头在滁州西二里乌兔(土)河畔,流经滁城,因韦应物题诗而名闻遐迩。1958年建城西水库后,西涧源头被淹没。2009年,城西水库恢复“西涧”之名。

7.2 详细介绍

该景题词说“滁之得名,本此以朝满而夕除故也”并不属实,“滁州”名隋代即有,显然尹梦璧失考。诗中的韦刺史即著名诗人韦应物。唐建中四年(783年),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写了一首绝句《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脍炙人口的诗句广为流传,使西涧至今名声在外。外地人来滁州,常问西涧在何处。据清光绪年间《滁州志》记载,西涧本属小沙河,西部山区汇集的水自西向东合金家桥下之水为乌土(兔)河,东入上水关,过广惠桥(西桥)、通济桥(南桥)、三元桥(文德桥)穿城而过,出下水关入清流河。因其主河道在滁州城西,故名西涧。

宋代以后州人依据《滁州西涧》诗意,在涧边建有野渡庵、野渡桥、幽草亭。清代康熙年间,著名诗人王士祯经此曾赋《西涧》诗:“西涧萧萧数骑过,韦公诗句奈愁何?黄鹂唤客且须住,野渡庵前风雨多”。(《精华集·卷10》)根据有关方志记载,野渡庵在民国时期尚存,毁于侵华日寇之手。野渡桥、幽草亭久已无存。

1958年修建城西水库(西涧湖),将西涧大部分淹去,如今只存水库大闸至上水关(滁州中学后院围墙处)一段水面,仍依稀可见旧时影子。城西水库于1965年竣工受益,控制流域面积为168平方公里,总库容量8525万立方米。碧波粼粼,水天一色,山水影映,美不胜收。韦应物笔下的西涧正在为滁州人民造福,登大堤在湖光山色中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心旷神怡。乘小舟探寻上、下水关的古幽,谁说这里不是滁州新的一景呢?

2012年大滁城建设,拆迁了上水关一带的民房,即将修复上水关。

龙蟠叠翠

8.1 古诗

原诗:

琅琊南望郁嵯峨,山似惊虬转顾多。

积翠远从天上出,飞泉暗入井中过。

洞门月偃千秋桂,石壁风蟠百尺萝。

久厌尘寰思昔静,老僧先巳入云阿。

原画题字:“势若蟠龙,蜿蜒周匝,中怀蛛山,形象取焉。古刹毁而再建,石洞掩映,乔柯形胜,推此为奇。

8.2 详细介绍

龙蟠叠翠之景位于滁城西南7公里左右的琅琊山林场境内,滁花公路煤炭口南侧数百米远的山洼处。景区内原有龙蟠寺、偃月洞、灵芝井等,山峦夹峙,岩石耸立,林木茂密,郁郁青青,灌木丛生,野花繁盛,故称“龙蟠叠翠”。 龙蟠寺亦名广福禅寺,又名寿圣寺,寺僧吴广建于北宋元佑年间,八年而成,规模宏大,“费钱千万”。据滁州文物志记载:“1985年时,遗址尚有直径60厘米的楹底石墩十数,自南向北,屋基为5层,共进深130米,东西宽80米”。当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已是瓦砾遍地,仅余一阶梯形石础。再寻找灵芝井(宋人张希尹凿于1088年,仰泉涌出,因产灵芝而名,龙蟠寺众僧皆赖此井水为食用),也早已崩塞,唯有一凹可辨。偃月洞在龙蟠寺遗址北数十步,洞门已毁不可寻,只见一片怪石屹立林间,形态各异,石间有洞,洞与洞似乎相通。洞周围有宋代摩崖石刻多处,宋绍圣四年(1097年)知州曾肇(曾巩的弟弟)的题洞名刻岩已字迹模糊。另有宽40厘米、高50厘米的一块宋代摩崖石刻,上书“蔡延庆、韦骧、沈铢,元丰庚申(1080年)孟夏十七日游”。虽经千年风雨仍字迹清晰,殊为珍贵。然漫山林木茂密苍翠,“森森万丈凌苍穹,怪石垒垒若蹲虎,古柏屈曲如蟠龙,林鸟自啼花自落”,仍不失为一佳景之处。

菱溪夜雨

9.1 古诗

原诗:

濒滁古溪烟水深,黑云泻雨声沉沉。

荇带纵横菱叶乱,中流怪石成蛟吟。

船窗灯火青欲灭,枕边流水鸣孤琴。

漾波咽潺援,压草啼萧森。

客愁竹枝怨,我调畴知音。

打蓬催作菱溪吟,暗如巫峡惨淡萧湘阴。

原画题字:“在州东五里,宋刘金将军宅处。此日与父老行溪上,游鱼夜出,弄津水面,作霖雨之声。” 

9.2 详细介绍

景区在今琅琊区扬子街道办事处菱溪村。菱溪原名荇溪,因五代时避吴王杨行密讳改为菱溪。据清康熙《滁州志》载,“菱溪塘在州东七里,周一百三十丈”。菱溪原为清流河东侧的一条自北向南流入清流河的小溪,溪已废,今只存一池塘,称菱溪塘。吴王杨行密部将滁州刺史刘金的宅院就在菱溪塘边,家藏六块奇石。后子孙沦落,奇石被弃之溪边,其中四块被识者取走,另有一块“差小而尤奇,亦藏于白塔朱氏”,独有一块最大“偃然僵卧于溪侧”。欧阳修知滁时,多次前去观看,视为珍玩,认为此物应当让百姓都来观赏。特用三条牛驾车把大小两块菱溪石运到丰乐亭,立于南北两侧,与“朱栏绿竹相映掩,供游人岁时嬉游”。还特地作了《菱溪石记》文和《菱溪大石》诗以显其胜。大的菱溪石在清光绪年间被移于醉翁亭院内。小的菱溪石民国时期“在明伦堂院中,以其形似魁星,故谓之魁星石”。古老的菱溪湖畔已经新建了菱溪湖公园,美景胜过当年。

石濑飞琼

10.1 古诗

原诗:

迢迢赤湖深,泠泠下岩谷。

聚作潺湲声,九天喷白玉。

怪石如蹲彪,摩牙尚潜伏。

浪花千尺飞,奔雷撼地轴。

既洗听者耳,复豁观者目。

予心矢如冰,平生澹何欲?

唾之非咄泉,聊以祛吾俗。

何时化灵雨?润彼千亩绿。

原画题字:“涧底石碛嵯峨,流泉湍激,溅起琼珠,飞腾数丈,观者奇之。”

10.2 详细介绍

诗中“赤湖”即赤湖铺,其名源自南梁时在此建置的“赤湖县”。石濑涧在西涧街道办事处关山村赤湖组境内,距滁州城约7.5公里,源自如今花山的北面,经九莲峰、蚂蚁山南,过官庄东仙桥入赤湖。据清康熙年间《滁州志·卷十九》载:“石濑涧在赤湖铺之北,石生水底,嵯峨突兀,连亘数十丈,水流其间,萦纡回复,每春夏泛涨,水石相激,澎湃有声,波澜眩转,观者忘倦,为州之异景。”“飞琼”即水激石涧而形成的急流,如溅飞的琼珠,是一大奇观。石濑涧边还有一“飞泉胜概亭”,至光绪年间,便“已久废”。1958年,滁州修筑城西水库,石濑涧淹入城西水库之中。尹梦璧当年的梦想“何时化灵雨,润彼千亩绿?”已经成为美好现实。城西水库的碧波滋润着万顷良田。

柏子灵湫

11.1 古诗

原诗:

风吹老柏作龙呼,龙去潭空想壮图。

万壑生云从驻辇,九霄摩隼避开弧。

群夸颂猎镌灵壁,几欲攀髯泣鼎湖。

今古泠泠一泓水,可能飞雨慰来苏。

原画题字:“水有龙斯灵。潭为汉时采铜而凿。宋太祖濯缨潭滨,乃有龙瑞:建祠祀之。明太祖祷雨辄应,敕祀不绝,今踵行之。

11.2 详细介绍

柏子灵湫又称柏子龙潭,是汉代人采铜留下的矿坑,潭中水呈深黑色,给人神秘莫测的感觉。该景区在离滁城三里的丰山东南,今天的龙池街龙潭。“潭在深谷底,延袤亩余”。现已淤塞,四周建筑了许多民房。但潭边的地形、地貌和高台仍依稀可辨当年的情景,当地人称为“马娘娘梳妆台”。2012年在大滁城建设中拆迁,市政府准备新建为公园。

柏子潭侧有“柏子龙潭庙”,又名“五龙君祠”,是宋代乾德四年(966年)知州高保绪建,祠中绘有五龙像。从宋代至民国,每年六月初六,滁人都前往祭祀,络绎不绝。欧阳修知滁时,曾作《柏子坑赛龙》记其胜景:“明朝老农拜潭侧,鼓声坎坎鸣山隅。”

柏子潭东侧有马神庙、时若亭;南侧有绎思亭、甘霖亭;西北侧有龙王庙、双燕洞、吕公泉,均久已废圮。

“明太祖祷雨辄应”是指元代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璋率义军驻扎滁州,正值大旱,朱元璋亲挽雕弓,向潭中射箭三支,祭祷“神龙”请三日后雨,至时果然大雨,圣衷大悦。明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遣秦府右傅文厚吉以御撰文《至柏子潭前致祭》,九年“敕有司建祠”,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朱元璋再次下诏,在柏子潭前建亭,亭内安放御制的“柏子潭神龙效灵碑”,十九年疏浚龙潭,在潭周围建楼,极其壮丽。

明洪武八年(1375年)12月,大学士宋濂游琅琊山,曾在游记中形容潭水“色正深黑”。到清康熙年间,“潭上之楼久废,止存遗址及龙王庙三楹。”(康熙《滁州志·卷十八》)1936年4月,著名散文家方令孺女士偕徐悲鸿、盛成等一道游琅琊山,犹见“龙潭在一块低洼的大壑里,里面有方形的墙基,象一座废墟的四方城。潭底地更低,从前这里有一潭黑水,1936年只西北角一湾清水了。现潭上楼已废,只剩石础十六,潭中石柱四根。石柱极宏壮。每柱共四节,乃凿石为十六角,大方形堆叠而成”。由方令孺的记述不难看出,往昔“柏子灵湫”周围建筑的宏伟壮观。

谯楼大观

12.1 古诗

原诗:

高楼上与碧霄连,坐镇谯南半壁天。

抱槛江淮雄辅甸,卷帘风雨散齐烟。

角声忽壮愁中调,龙气犹存战后田。

时事关心催作赋,长安遥在五云边。

12.2 详细介绍

景区在滁城内滁州中学至西桥一带。杭海《滁州乡土志》说:“赞皇楼在旧日州治后,其下有统军池,偏东有大观楼,地势甚高,可为登眺之所。”州治即州衙,在滁州中学。明万历《滁阳志》有州衙图,中有大观楼。该楼先为谯楼,后名大观,登斯楼远眺琅琊山,近观幽幽碧水、三塔峙云。远景如图,近景似画,故曰谯楼大观。可惜此楼于清代晚期损毁。

清康熙《滁州志·卷十九》记载:“在州仪门之外,东去三十余步,旧名皆春。元至元五年(1268年),郡守刘淇重建。栖鼓角壶漏于上,改为谯楼。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郡守赵大纲创拓之,改名大观楼。国朝康熙九年地震,楼欹将圮,郡守余国木普重建”。

为何此楼叫做大观?古人把景物美盛称为大观,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故全椒文人戚贤在《建大观楼记》中说“夫以一隅而欲观万方,以一身而欲视万民,以一时而欲观万世。”康熙八年(1669年)州守余国木普撰《重修大观楼记》,亦曰“大观楼建于前守赵公,迄今百年,鞠为茂草,址将灭焉。今上御极十有二年,重修楼,始告成。峙者益高,流者益深。内城外池,沟恤涂陌,皎如图画。其视琅琊、龙潭、醉翁、丰乐,晴雨烟云,如在几案”。雍正七年(1729年)郡守万士良重修时,也撰有《重修大观楼记》,并“复以己意额其东翼曰‘梧冈凤翙’,西翼曰‘雄峙丰山’。”“落成之时,州人咸贺堂下,肆宴数十,举酒为寿。”“时集者数千人,蔽街塡巷,欢歌竟日,远近相望,皆啧啧称数十年所未有。”

大观楼建筑雄伟,登楼可远眺全城。全椒知县蓝学鉴诗云:“大观楼上正环山,钟鼓新晴竟日闲。眺望不知城郭内,登临都在画图间。琴弹衙散唯吟咏,鹤放公余自往还。最喜欧亭时入望,琅琊空翠染芝颜。”

清代人张羽登大观楼远眺,有诗:“城势平浮三塔出,山形遥送二亭来。”滁城旧有三塔:大圣寺塔、大圣塔和文峰塔。明万历《滁阳志·卷十·官师表》记载:“大圣塔二,一在南门外二百步,一在乾明寺西偏”。大圣寺塔因位于大圣寺内而得名。大圣寺位于在“南门外两百步”的南小村(街)。大圣塔座落“在乾明寺西偏”,今南桥的北面,基督教堂的西北面。20世纪50年代这两座塔被拆除。第三座塔是文峰塔,位于今国际大酒店西侧。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滁州知州丁士奇建,1966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被“造反派”开拖拉机用钢索绳拉倒。

到了清代,滁州城的人口逐渐增多,街市逐渐繁华,城市建设向东扩建。首先跨越大东门和下水关,老东关就就在这个时期开始建设。今文德桥和五拱桥一带形成了新的景点。清代康熙十二年(1673年),州守余国木普修《滁州志》,命郡痒生陈伟烈“更图于首”。陈伟烈在尹梦璧“明代十二景”的基础上,去掉“重熙洞天”和“谯楼大观”,加上“凤阁朝曦”、“东郊桃浪”二景,形成新的“滁州十二景”。

新增清代二景:“凤阁朝曦”、“东郊桃浪”:

陈伟烈作有《南谯形胜图》,载于康熙《滁州志》,其中“凤阁朝曦”图中题字曰:“《禹贡》记山川物产,而不及人材,人材由上所教,下所化也。崇阁掩映,黉宫勃兴文。瑞日斯升,两川斯至,上下其交,勉夫。”根据图中所示,该景区在三元桥(今文德桥)一带。桥北面有三元宫,三元宫的西侧有泮宫(学宫)。桥南面有文峰塔和起凤阁。载于康熙《滁州续志》的《清还起凤阁瞻田碑记》中这样记载:“泮之东有桥曰三元,为下沙键也。逾桥而稍南则有起凤阁,矗起霄汉间,尤为黉宫重镇。”可惜文峰塔、起凤阁、学宫都已无存,唯有文德桥和下水关依然临于小沙河之上。

陈伟烈在“东郊桃浪”图中题字:“东郭河流如带,乃西北河流之所汇也。桃始华时,积雨涨为泽国。惟惜其盈之易,而逝者疾耳。” 根据图中所示,该景位于五川桥(今五拱桥)以西一带。

五川桥古名清流桥,唐代以后称滁和桥。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年)重修,又名永乐桥。宋代刘得恕、明代陈琏、石玺都写有记。康熙十年(1671年)二月,郡人金铎倡议捐款重修该桥。《滁州市志·第三十三章·宗教》记载:“这个时期的道观还有五拱桥西的东岳行宫。”图中所标识的“东行庙”应该就是东岳行宫。 图中还有两座塔,一座是大圣塔,一座是文峰塔,均在滁城内。古代没有高楼,故于五川桥处也能看到城内的高塔。该景区图中所示的建筑基本无存,唯有五川桥依然临于清流河上。

由于尹梦璧的诗画碑镶嵌在丰乐亭院内保丰堂的内壁,影响较大,故而滁人习惯上仍然称为滁州明代十二景。通过明、清滁州十二景寻踪,让人深深感受到滁州历史文化的厚重。尽管随着时光的推移,“十二景”都已发生诸多变化,“大滁城”的建设和发展,给旧时景色增添了时代新意,更相信今人定能创造出更多的“十二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