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6 11:03
滕久寿,生于1899年,出身豪门。父亲腾子清,清朝末年于渡江厅任职,生有四子。滕久寿为三子,先入私塾,后进当地小学堂读书。滕久寿在读书时,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以“精忠报国自励”,受到人们的敬佩。
滕久寿考入贵州陆军讲武堂,在那里,他学习的是炮兵专科。进校第一年。被授入伍训练,第二年再进入讲武学校,学习战术学、交通学、地形学、兵器学及典范令,课程采用日本士官之教材,他们的顾问是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的能修村少校,协助策划教育训练工作。讲武学校学生纪律严明,颇得社会好评。学生要严格遵守军队内务、卫戍服制、卫兵勤务、服装、武器、背负保存等规定。
1919年,滕久寿毕业于贵州陆军讲武学堂炮兵科。
滕久寿贵州陆军讲武毕业后,历任黔军排、连、营、团长等职务。他既有军事才干,又有远大抱负,对当时贵州军阀间的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等现象十分不满。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了国民革命军,这为一心想要报国的滕久寿带来了希望。
1926年,滕久寿离开贵州到广州,投奔国民革命军。先后任中央军校潮州分校教官,潮州警备司令部参谋处处长,以后又调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二师及第十军二十九师参谋长。
1929年,滕久寿调到第十九路军吴淞要塞司令部任参谋长。
1932年,日本海军陆战队向上海阵地发起全线攻占,战斗中滕久寿壮烈殉国。
1932年1月28日夜,日本军队借口保护其侨民,向上海闸北阵地发起了全线攻击,并集中火力轰击扬子江的第一门户吴淞要塞。驻守上海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和上海人民同仇敌忾,奋勇抵抗,“一二八”淞沪抗战打响。当时吴淞要塞的司令临阵辞职,对日军没作任何反抗。在紧急时刻,滕久寿奉命督战。他登上炮台,率领全体炮兵配合友军奋勇还击,屡次击败日军的凶猛进攻。在多次击退日军进攻后的第七天,虽然伤亡惨重,吴淞要塞却依然掌握在中国军队手中。
1932年2月4日上午10时左右,日本侵略军舰13艘,飞机20架,向要塞炮台轮番轰击。吴淞全镇变成火海,炮台内到处是一、二丈深的弹坑。滕久寿巍然坚守岗位,指挥炮兵奋力还击。战斗中弹片击中左膀,鲜血染红衣服,随身护兵请参谋长暂时退避,滕久寿坚决的说:“我辈军人,负有保国卫民之责,速还炮杀敌,后退者枪毙!”话未说完,左腋又中敌弹,炸去了右手,接着,弹片又穿透胸腹,倒在血泊中壮烈牺牲,时年33岁。战火中,士兵将其遗体用棉絮包裹好后,就地掩埋。同年3月中旬,遗体安葬在上海永安公墓。
1984年6月2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原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吴淞要塞司令部参谋长滕久寿将军为革命烈士。同年7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滕久寿正式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
2014年9月1日,滕久寿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我辈军人,负有保国卫民之责,速还炮杀敌,后退者枪毙!
父亲:腾子清(清朝末年于渡江厅任职)
妻子:杨氏
女儿:滕树霞(曾在三都水利局工作,曾任三都县的政协委员。)
次子:滕树威
孙子:滕建松
滕久寿为国捐躯后,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濡墨挥毫,写下“血洒淞沪”条幅,以慰英灵。宋庆龄也发表演说,赞扬十九路军和滕久寿将军奋勇抗敌的爱国精神。
滕久寿是中日对决之中战死沙场的第一位中国将军。(三都县纪委监委评)
1932年,滕久寿牺牲后,上海《新闻报》《申报》《时事新报》等都报道了滕久寿将军的英勇事迹。
1932年4月,《申报》刊载的《滕将军死事诗》。
滕久寿奋勇抗日,为国捐躯,上海各界爱国人士和全国人民同志钦佩。十九路军领导人蔡廷锴领衔组成治丧委员会,濡墨挥毫,写下“血洒松沪”4字,宋庆龄也发表演说,赞扬十九路军和滕久寿将军奋勇抗敌的爱国精神,上海各报报道了滕久寿将军的英勇壮举,大夏大学教授王蘧常撰写《滕将军传》。
2000年,在虹桥路1518号附近发现了一块墓碑,墓碑宽120厘米,高60厘米,碑上刻有“滕公久寿,贵州都江县人,任吴淞要塞司令部参谋长,民国二十一年一月,日寇侵沪,忠勇御侮,屡挫敌锋,于二月四日一役阵亡,捐躯卫国,日月争光,同人等特为卜葬于斯,以彰义烈。邓振铨张维翰、赵锡恩、陈其采同拜立。”这块普通的墓碑,是珍贵的文物,见证了六十多年前烽火连天的鏖战,记录了上海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2022年4月2日,三都县政务服务中心党支部开展“缅怀革命英烈、赓续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在烈士陵园中讲英烈滕久寿将军事迹。
三都县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梳理,编写了爱国主义教育材料《在淞沪抗战中为国捐躯的滕久寿将军》,为三都县的革命传统教育奠定基础。
三都县开发修缮保护都江滕久寿将军故居遗址,成为贵州省内有名的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旅游网红打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