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画派

更新时间:2023-04-04 15:02

漓江画派是当代中国最活跃的绘画流派之一。所谓漓江画派,是指以表现时代风貌为宗旨,以广西秀美山水为主要表现对象,以传统中国画为主体,以广西当代画家为主要力量的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和鲜明艺术风格的画家群体。

画派介绍

画派就是在一定地域、有类似风格的一个新兴起的美术流派。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与社会条件下,于同一地域从事艺术的画家往往会持有类似的艺术观念,关注类似的题材,采用类似的形式和材料,进而形成相近的艺术风格,形成一定的艺术影响。中国画史上的浙派吴门派华亭派松江派虞山派等,是地域美术流派的典型。

审美特征

漓江画派的主要审美特征是现代南方的新田园诗画风,其中国画的最大特色是写生化和生活化。作品大都以对景写生为基础,具有典型的南方式的温润平和、鲜活大气和包容开放。在技法上以线见长,水墨淋漓,色彩明丽。漓江画派是一个多画种的画派,具有鲜明的当代性,其中以南方山水为创作主题的水墨画家群、以“南方的风景”亚热带地域为创作主题的油画家群、以北部湾风情为创作主题的水彩画家群,已经在国内画坛有较大的影响。画派领军人物黄格胜创作的《漓江百里图》长卷和《漓江百景图》系列是漓江画派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代表画家有张复兴郑军里张冬峰刘绍昆梁耀石向东雷务武阳山黄菁谢森刘南一肖舜之黄宗湖余永健黄超成左剑虹伍小东姚震西徐家珏韦俊平陈毅刚杨诚黄少鹏周松熊丁和美术理论家苏旅刘新等,在中国当代画坛有较高的知名度。

代表人物

中国历史上就有很多画家画过漓江山水或以漓江山水成名,如15世纪的石涛及20世纪的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李可染等。

广西老一辈画家帅础坚阳太阳黄独峰涂克等也曾经创作出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漓江山水作品,为漓江画派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黄格胜为首的广西一批画家,把创作重心放在描绘漓江山水和广西南方的风景上,逐渐形成了有着鲜明地域特色和独特艺术追求的画家群体,这些画家以共同的艺术表现对象和相近的绘画风格,在国内画坛独树一帜,引人瞩目,漓江画派逐渐形成。

现代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培育漓江画派高度重视。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培育和扶持八桂民族音乐、漓江画派、山水实景演艺等优秀文化品牌,提高该区原创文化水平。”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确立了“促进广西文化实力新提升,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目标任务,继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培育和扶持包括漓江画派在内的优秀文化品牌,第十次党代会又把漓江画派写进了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把漓江画派作为文化品牌之一重点巩固提升,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对漓江画派的重视和关心,又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对漓江画派寄予的高度期望。促进漓江画派的发展是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的需要,也是促进和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贡献的需要。

广西“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培育和扶持八桂民族音乐、漓江画派、山水实景演艺等优秀文化品牌”。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组织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展览、创作和研讨等活动,出版了大量画册,其中2007年12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所举行的“新时代·新广西·新画派——漓江画派作品大展”在中国画坛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受到首都美术界、理论界、新闻界和首都人民的高度赞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两次视察漓江画派的的创作基地和画展,作了重要指示,并和漓江画派的主要画家合影,这在中国当代画坛绝无先例。全国各大主流媒体对漓江画派作了大量报道,漓江画派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21世纪中国画坛的重要画派。

漓江画派前史

两位古代大师

最早与桂林山水结缘的画家,据目前接触到的资料,是北宋时期的米芾。大约1070-1075年间,20多岁的米芾在桂林任临桂县尉。传说他画过不少桂林山水题材的画,其中一幅《阳朔山图》,图中题有:“拜石人,居岩壑,至奇之地,作宦佳处,无过于此。”在漓江画派前史上,米芾的意义不仅在于最早描绘桂林山水,而且,据推测,在中国山水画历史上影响甚大的“米家山”(也称米氏云山、米点山水)水墨技法,“用浓淡不同的墨,慢慢渲染出云的流动,以及云雾中的山水”(蒋勋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就与米芾面对桂林山水的感悟有关。比米芾稍晚几十年的张孝祥在歌咏桂林山水的诗歌中就写道:“云山米家画,水竹辋川庄。”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绘画史上留下名字的桂林籍画家清代的石涛,1642年出生于桂林靖江王府,是靖江王朱亨嘉之子。石涛喜欢用一枚印章,上刻“粤山”二字,暗示他的粤西人出身。有学者认为,“圆锥形山峰与石涛的密切必然跟桂林一带著名的石灰岩地形有关。靖江王府坐落在桂林城内石灰岩地形最著名的独秀峰下,这个事实也加强了这种山形对他的意义……若进一步推测,他以山洞岩窟为题的许多画作,在唤起宗教苦行和超脱的意象之外,也让人想到其出生地桂林的与山峰同样闻名的岩洞”。(乔迅《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作为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石涛虽然没有绘制过以桂林山水为题材的画作,但桂林山水的记忆与印象却已经成为其山水画的文化基因,并影响了其后许多桂林画家。

米芾和石涛都是中国绘画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一个客居桂林,一个籍贯桂林,都深受桂林山水的哺育。在涉桂画家谱系中,他们既是开先创性的人物,也是登峰造极式的人物。对于广西画坛而言,他们就像桂林的独秀峰一样:平地拔起,卓然独秀;遗世独立,不见绵延。漓江画派前史,因为有这两个人物的存在,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

三个桂林家族

18世纪以后,广西出现了一批名实相符的本土画家,并逐渐形成了以桂林山水为表现对象的水墨传统。据史料记载,有三个家族在广西画坛颇有影响,他们的绘画成就远不如米芾和石涛那样显赫,但是,他们的存在,使广西画坛有了可供依凭的山脉和可供承传的文脉

周李家族。周位庚,临桂人,1763年进士,官泽州知府。他宗法石涛,同时融合“四王”和巨然诸家笔意,注重创新,晚年用赭墨斧劈技法画桂林山水,开创山水画新途径。周位庚的女婿李熙垣是永福罗锦崇山村人,他继承了周位庚的绘画技法,毕生致力于山水画创作。1837年,他由桂林溯漓江过湘江至长沙,又经岳阳、赤壁顺长江到武昌,创作了35幅画,每画题诗一首,成《江行图》山水画一册。李熙垣之子李吉寿,8岁就开始习画,其墨梅极负盛名。李家世代书画相传,有“李氏一门,画笔如林”之誉,先后有李熙垣、李冕、李吉寿、李益寿、李骥年、李其华、李翰华、李允元、李毅元等集书画之大成者,男女皆袭,代不乏人,至今已传八世。

罗氏家族。罗存理,桂林人,自号五岳游人。喜作穷岩绝壑,灌木丛莽,写粤西山水得心应手。其子罗辰,工诗擅画精书,人称“漓江三绝”。所画桂林山水精于布置,疏淡有致。著有配诗画集《桂林山水》,每幅画配说明文字及诗一首,如阳朔画山所配诗为:“山以画为名,画自天公设;人间老画师,到此寸心折;斯世无荆关,画意对谁说。”相当深刻地阐释了桂林山水与中国山水画的关系。罗辰女罗杏初亦长于绘画,故有“罗氏一门三代风雅”之誉。

李氏家族。清朝桂林富商李宜民生有四子:长子李秉礼,擅长诗文;次子李秉钺,强于篆体隶书,山水画也十分飘逸雅致;三子李秉铨,以绘画墨兰而闻名;幺子李秉绶,擅长书画,所绘兰竹梅石尤佳。

李秉绶长于绘画兰竹梅石,名列“乾嘉十六画人”之中,时人用向秀听到山阳笛声而怀念嵇康的典故来比喻观赏李秉绶兰竹画的感受,形容其画作意境的高洁清远。桂林叠彩山风洞、伏波山还珠洞、普陀山七星岩口和虞山韶音洞石壁上各刻有他两幅兰竹画。李秉绶在叠彩山白鹤洞下建有画室,名为环碧园,聘请江苏画家孟觐乙和宋宝光课徒教子,当时的从学者除了李氏后辈外,还有来自广东的居巢、居廉兄弟。如今,人们普遍认为“居巢一生中对其艺术最具影响的经历是与陈良玉、居廉赴广西……二居在广西期间,既饱览桂林山川,又结识了在桂林李秉绶的环碧园客居的江苏画家宋宝光、孟觐乙——结识宋、孟二人的意义恐怕是很重要的”。(李公明《广东美术史》)拜师、观画、交友,桂林之行使居巢、居廉收获极大,画艺猛进。正是由于有这番因缘,有人认为李秉绶的环碧园是“岭南画派”的源头,李秉绶本人则是“岭南画派”的肇始人。

李家有一个后人李瑞清,被认为是“中国绘画进入‘现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现代正规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开拓者和第一功臣”。“潘天寿吕凤子张大千汪采白姜丹书等等都是受了李瑞清的影响才成功的。”(陈传席《画坛点将录——评现代名家与大家》)李瑞清非常喜欢石涛的画,一生以临石涛画最多。陈传席评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收藏的李瑞清的《古梅图》,认为“其梅干全用钟鼎笔法缓缓写出,稳健深沉,清气、静气,格调高古,卓然独树,迥出时流。考诸画史,一空前古。仅此图,亦可定李瑞清为20世纪第一流的画家”。

题材重心南移

1905年7月,广西提学使汪颂年邀请齐白石游览桂林。齐白石在桂林居住了近半年,创作了《独秀峰》《漓江泛舟》等作品。多年后,齐白石曾对北京画家胡佩衡说:“我在壮年游览过许多名胜,桂林一带山水形势陡峭,我最喜欢,别处山水总觉不新奇。我平生喜画桂林一带风景,奇峰高耸,平滩捕鱼,或画些山居图等,也都是在漓江边所见到的。”(吕立新《齐白石:从木匠到巨匠》)

桂林山水对齐白石的山水画风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平地拔起,孤峰独立,一山一水,或一丘一壑的构图几乎成了齐白石山水画的典型符号。”(吕立新)他自己说:“进了广西境内,果然奇峰峻岭,目不暇接。画山水,到了广西,才算开了眼界!”(齐白石《白石老人自述》)然而,齐白石的创新并不被当时的画坛认同,一些画家骂他的山水画为“野狐禅”。为此,齐白石写过一首很著名的诗歌,诗名为《吾画不为宗派所拘,无心沽名,自娱而已,人欲骂之,我未听也》,诗的内容为:“逢人耻听说荆关,宗派夸能却汗颜。自有心胸甲天下,老夫看惯桂林山。”由此可见,桂林山水不仅是齐白石山水画的题材,也是齐白石山水画观念转型的重要媒介。

1936年,处于婚姻失意状态的徐悲鸿到了桂林。当时的广西当局专门在独秀峰西南盖了新楼房,准备为徐悲鸿创办桂林美术学院用,还专门为徐悲鸿在楼上西侧设了寝室和画室。1938年,广西教育厅在这座新楼举办了广西全省中学艺术教师暑期讲习班。徐悲鸿亲自为来自广西各地的80多位艺术教师讲美术理论,并带着大家画人体、练素描。桂林山水不仅慰藉了徐悲鸿那颗失意的心,而且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在桂林,徐悲鸿创作了《漓江春雨》《青厄渡》《漓江两岸》等山水画名作。有论者认为徐悲鸿的山水画有三点创新:一是真正的放弃了线的皴法,而使用阔笔的泼墨法,可称是真正的泼墨画;二是使用了清楚的倒影,增强了水的质感,而不沿用古代用线画水的技法,影响到当代的水墨画家,使用倒影的画法已经比比皆是;三是将山水画前景的人文景观转变为鱼鹰这样的动物景观,增强了水光山色的远离尘嚣和充满着野逸的趣味,使得画中的意境别具一格。(王学仲)

1940年10月,关山月到达桂林,桂林成为他“行万里路”的第一站。在桂林,他创作了不少桂林山水画如《月牙山全景》《訾洲晚霞》《桃花江》等。他还专门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创作了一幅宽32.8厘米、长2850厘米的长卷《漓江百里图》。画面自桂林漓江桥起,沿江而下,直至阳朔。在桂林展出后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这是目前笔者所了解到的第一幅“漓江百里图”。多年后的1976年,黄独峰完成了他的长卷《漓江百里图》。又过了9年,1985年,黄独峰的学生黄格胜完成长达200米的长卷《漓江百里图》。

抗日战争期间,桂林成为举世瞩目的抗战文化城,除了徐悲鸿、关山月,中国一批杰出的绘画大师如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张大千云集桂林。人们发现,此时中国山水画的题材重心,逐渐从江南转移到了岭南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